分享

一幅好画,怎么看都有余韵

 yulin8458 2016-10-13

所谓一幅好画,整体看,近看,远看,久看,拆开来看,都有余韵,常看常新。赵之谦的画也具有此种审美价值。

欣赏赵之谦的画,先要理解他的篆刻。以书法入画,古已有之;以篆刻入画,达到比较自觉的高度,赵之谦为第一人。



赵之谦  花卉扇面


他学篆刻始攻浙派,后改宗皖派,广泛吸收了碑额、古钱币、镜铭、诏版文字,以笔墨味入印,突破了邓石如、吴攘之的樊篱,秀而有骨,阳文刻侧款,独创一家。



赵之谦 《仁和魏锡曾稼孙之印》


晚年接近龙门造像诸记,可以乱真。他自评为“汉后隋前有此人”,不是夸张。赵之谦在篆刻史上承前启后,使徐三庚等以让头舒足的作家气难于独步一时。

《太华峰头玉井莲》,尺寸 175×45cm,一幅写意巨作。此画,三条莲茎亭亭玉立,玉柱擎天,一气呵成,遒劲有铮锋之骨。画的构图,有密有疏,轻重疏密,有篆刻之味。




大片留白,紧处不挤,空处透气,云影天光,波平如镜。使我们静对久看,不闷不紧,超出尘俗。这种享受正是艺术对人类潜移默化的力量所在。

莲花不染纤尘,使我们忆起王渔洋“门外野风开白莲”的神韵,又能勾起《子夜吴歌》中江南采莲的风俗画的联想。莲花下笔很巧,巧中有拙,畅滞相生,能显示出画家挥毫时拈须停笔的踌躇满志,洒出一劳动中的喜悦。



《白莲》局部


这幅画,有无光之光,有风的吹拂,有舒畅的呼吸,有静中求动,动中得静。

给我们一种生活启悟,珍惜岁月,珍惜美,珍惜不断更新的创造力,珍惜永恒的艺术生命。

来源:看得书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