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分享:社会规范。大约2.5-6岁是幼儿社会规范敏感期,孩子从依赖父母、自我中心的状态,逐渐学会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幼儿为了获得同伴的青

 中外比上 2016-10-13
每日分享:社会规范。大约2.5-6岁是幼儿社会规范敏感期,孩子从依赖父母、自我中心的状态,逐渐学会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幼儿为了获得同伴的青睐,而修正自己不恰当或粗暴的行为,使交往能够成为可能。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在乐于模仿的阶段,不管看到他人有什么样的行为,他都会充满激情地去模仿。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社会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元素,促进宝宝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防止宝宝将来出现自私、依赖性太强等问题,让他变成一个懂规矩、有分寸而又乐于分享、人见人爱的好宝宝。
   2岁以后的宝宝,非常乐意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此时,千万不要为了省事而打压他的这种积极性。相反,我们可以从培养宝宝自我服务意识入手,让他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整理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自我服务意识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有意识地鼓励他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利用宝宝喜欢模仿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行为,或者特意
设定一些游戏,将一些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内容带进来,给宝宝一个模仿的机会。比如,带宝宝外出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与邻居、朋友多一些交流,以实际行动带给宝宝正面的影响。此外,适当给宝宝一些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温和而坚定地执行,但绝对不要因为宝宝存在某些叛逆行为而大动肝火,否则,我们的做法就会给宝宝一些负面的影响,反而强化他的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当宝宝发现,父母很温和,同时又很坚持时,他就会明白父母的底线是不可以突破的,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配合了。现在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规则意识,都与父母不能正确坚持原则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