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太监害惨了的明朝,最后靠崇祯皇帝的两个太监争了点气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不记得在哪本书里看过一个观点,说太监是皇权时代的怪胎。之所以如此讲,盖因太监,失掉了最重要的一个部件,作为人,是不完整的,是怪物。

而小时候,看《李商隐传》,读完甘露之变,皇帝与朝臣欲诛太监仇士良等人,却因准备不足,参与者不够镇定,反被太监指挥神策军杀了个血流成河。于是去问邻居读大学的哥哥,为何太监会如此狠心。他说太监身体不全,没有什么家庭之类的挂念,喜好的,唯权与钱而已。要掌权,不狠怎么行。

当时觉得好有道理。后来方知,他讲的,并不全面。

那些有头有脸的太监也是有家庭的。他们也能娶妻养子,皇帝也让他们如此做。他们虽然无法行男女之事,但他们也有爱与被爱的需求。

便如魏忠贤,《明史》里有写到,“忠贤自万历中选入宫,隶太监孙暹,夤缘入甲字库,又求为皇长孙母王才人典膳,谄事魏朝。朝数称忠贤于安,安亦善遇之。长孙乳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及忠贤入,又通焉。客氏遂薄朝而爱忠贤,两人深相结”——客氏先与魏朝对食,魏忠贤来了之后,却移情别恋,对魏朝感情日淡而对忠贤越来越依赖。

由是可知,太监虽残,却也非怪胎。他们的需求,与普通人,不论是钱还是权还是感情,其实是无异的——而且,在皇帝而言,既然宫女很多需重力的活做不了,便只有让男人来做。但皇帝对女人的占有,具有排他性,肯定不能让宫中做事的男人占了便宜去。因而,将他们去势,也就是最理性的选择了——由是言之,太监制度,也算不得什么怪胎——如果你要说割人器官,很是残忍,则皇权时代,更多的人,被割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岂非更可悲?

其实,很多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太监,不管是祸国殃民的,还是充满正能的,活脱脱都是上进的典型。

就让我们随便翻开史书,看看太监们,有着怎样的励志事故。

蔡伦,东汉宦官。历史教科书上,说他是蔡侯纸的发明者。他利用常见且便宜的树皮、废鱼网等造纸,大大降低了纸张的成果。之所以名蔡侯纸,乃在他被封为龙亭侯。然则,他的励志,在于“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一句话,办事尽心尽力,不怕死,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不惧逆龙鳞。你要说了,难道他自己认为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是的。就是这样——否则,《后汉书》里,就不会留下刚才所引的几句话,说他匡弼得失了。

唐朝太监李辅国亦是励志的典型。“少为阉,貌陋,粗知书计。为仆,事高力士,年且四十余”——他相貌丑陋,年纪又大,做了几十年小太监,一直没有出头之日。然则,一旦机会来了,他就狠狠地抓住。这个机会就是安史之乱。以马嵬坡,杨国忠与杨玉环被杀之后,“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辅国侍太子扈从……辅国献计太子,请分玄宗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辅国从至灵武,劝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既然在玄宗朝,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建树,何不另择明主,另起炉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在那风雨飘摇之中,太子远离父皇李隆基之阴影而径往灵武即位,乃是一着妙棋。从此,本无什么作为的李辅国,被唐肃宗李亨引为心腹,掌握兵权。

明朝阉祸极盛。然则李自成攻北京,崇祯皇帝身边却有两个太监,对其不离不弃。一为王承恩,先率众抵抗农民军,亲自发炮毙数人。待到事不可为,朱由检自缢在煤山歪脖子树下,他亦随之自缢,至死相随。一为方正化,亦是在李自成进攻之时,督守城池。城被攻破,他杀数十人。李自成兵问,你是哪个咯!他义正辞严地答到,“我总监方公也”——于是被砍成肉泥——列位,你要说了,他们这也是励志故事吗?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所为,激励着后来的忠君者——南渡时,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正化等附祀——南明建祠纪念他们——这难道不是以命换来的成功吗?

只是,能入正史的太监,又有几人?更多的,他们为生活所迫而净身,在宫中谋的,只是饭衣而已。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要爱没爱,孤单一世,可怜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