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标题:以史为鉴台湾需要自信与胸襟 当前大陆人普遍视台湾人为同胞,台湾人却普遍视大陆人为外人,甚至抱有敌意。这让不少大陆人困惑,为何善意不能得到积极响应? 对此疑问,或许很多台湾人会说:大陆为何给善意?不就是想统一台湾! 所以两岸一热一冷的现状出现了。但这对大陆而言只是小事,对台湾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它表明台湾已经出现古今没落或“末期割据”的共同病征:保守、自闭、自卑、焦躁、不务实际、缺乏理性。 这绝非刻意贬低台湾,因为台湾今天之状况在历史上早已有先例可寻。 晋朝想统一东吴,大将羊祜修德以怀吴人,不偷袭,不犯境,不侵掠……羊祜以善意待东吴,东吴大将陆抗也以善意响应,很好的维持了双边关系。但吴主孙皓并不认同陆抗的做法,依然屡屡侵盗晋边。 隋朝每抓到陈朝的间谍都礼送回陈,但陈仍不停止侵犯隋境。隋文帝给陈后主的书信态度谦恭,而陈后主的答书却十分傲慢。 唐朝大将许绍但凡俘获王世充、萧铣的士兵,都给予路费遣返。唐兵凡被王、萧所俘获的则均遭杀害。 吴相对于晋,陈相对于隋,王世充、萧铣相对于唐,都处于弱势。强者待弱者以善意,弱者待强者以敌意。这样的现象难道不与今天的两岸关系十分相似吗? 也许台湾人可以说晋、隋、唐之善意跟当今大陆一样,都是为收买人心,以便统一对方。这固然没错,只是面对善意若不能以善意响应,甚至以怨报德,不仅输在道义上,而且输在自信与胸襟上。 台湾虽蕞尔一隅,曾经不乏恢弘大气,敢与大陆争统一主导权,争正统,争做中国人,奋发进取,开放豁达。而如今的台湾却自甘堕落,一无敢争,不敢言统,不做中国人,保守自闭,坐井观天,自欺欺人,唯求苟安一隅,早已失去往日的自信。 许多台湾人一边赚陆客的钱一边骂陆客,甚至公然羞辱陆客;一边享受大陆的种种优惠,却连陆生最基本的健保都吝啬;对于祸害大陆民众的电信诈骗犯不仅不秉公处理,反而刻意纵容……这样的台湾还有胸襟吗? 也许一些台湾人会觉得台湾对大陆仍有优势有自信,这点必须承认。但局部优势难抵整体颓势,否则不会日益走向保守自闭,而保守自闭中潜藏着越来越深的自卑与焦虑,尤其面对大陆的高速发展及自身的停滞,优势快速丧失,原本全方面的优势被挤压到有限领域内,而这些领域是否真正具备优势亦值得商榷,至少有一部分是源自于不了解大陆,孤芳自赏,并非真正自信。 东吴大将陆抗深知晋朝有统一东吴之志,清楚东吴相对晋朝处于劣势,也明白羊祜对吴人善意的企图,但他还是以善意来应对羊祜。因为他清楚即使处于劣势,即使对方别有用心,但是道义、自信、胸襟不能失,这是自立自存的基本要求。所以他对士兵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以及对吴主孙皓说“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羊)祜无伤也。” 陆抗在而东吴存,陆抗死而东吴亡,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陆抗的存在及其对晋朝的做法至少影响了晋对东吴的判断,推迟了晋朝的统一进程。 如果大陆以敌意对台湾,台湾以敌意应之,无可厚非。如果大陆表达善意,台湾亦应以善意应之,才是明智之举。 当今许多台湾民众,尤其主张“台独”的民众,对大陆的态度颇似清末义和团,保守自闭,盲目排斥。愿台湾以史为鉴,学陆抗,不要学义和团。保守、自闭、敌视、排斥对台湾的伤害更大,无碍大陆统一进程,徒增台湾之困弊。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作者:权璟畧(中国大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