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一场凄美的T台丨史依弘丨10/28 玉堂春YU TANG CHUN

 cxag 2016-10-13

史  依  弘

YU TANG CHUN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将身来在大街前

苏三离了洪洞县


玉 · 堂 · 春

就算你从来没看过京剧,
你也一定知道这出家喻户晓的戏
——《玉堂春》。
咦~,谁说家喻户晓了,我怎么没听过...
也对,那我换个名儿,《苏三起解》,
“苏三离了洪洞县……”这您总知道了吧...


《玉堂春》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也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正是因为戏曲《玉堂春》的流传,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苏三的故事。全本《玉堂春》包括“嫖院”、“赠金”、“落难”、“起解”、“会审”、“监会”、“团圆”等,其中“起解”、“会审”这两折是全剧精华,最为精彩。

《玉堂春》是一出非常好看的戏,尤其是《三堂会审》一折。这折在观众眼里近乎是喜剧和轻微的闹剧,可贯穿全剧的真正主角却是一个无依的,也很难有笑容的年轻女子苏三。喜是别人的喜,她只有忧伤。这一折中蓝袍官员刘秉义对苏三隐私的直问,对嫖客的嘲讽,因为戏编的好,观众听上去、看上去,可谓趣味盎然。然而,这对一个被问了死罪,不知前途的,跪在公堂正中的弱女子,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凌逼。而崇公道——这个世事了然、心地善良的老年人——在前一折《女起解》中对着孤苦无依、纯情哀伤的苏三,也只是劝她认命,告诉她一切都“情有可原”而已。社会的黑暗现状逐渐磨坏了一个原本可能有棱角的草民,终让他变成“一切都是对的”,也会随波逐流“弄了双草鞋穿”,并劝苏三“往开了想”——想一想这真是人生的悲凉。
前几日长安大戏院史依弘演《玉堂春》,在《女起解》中,她在一声“苦哇”后出场,着大红色罪衣罪裤,白色的罪裙,背后正中是乌黑顺服的线尾子,这红、白、黑,最鲜明的三个颜色,配合上她落寞的神情和高挑的身形,头上垂下来在右边的蓝绸子,左边的一缕甩发,在挪动行进之间,又有长长的银锁链和头上顶花的明亮闪烁,美则美矣,哀也真是哀矣。后来她又扛上闪闪发亮、粉色金鱼摆尾、美仑美奂的一个“鱼形枷”。这“鱼形枷”也是如她的宿命——一场美丽的生命误会。纵使每一粒的水钻都是“SWAROVSKI (施华洛世奇)”的水晶打造,这样沉沉地箍在她瘦弱的臂膀上,不知道何时可以开解,也不过是“残酷”二字吧?越璀璨,越残忍。旧戏偏偏要在这样具体的地方释放它的浪漫主义和审美决心,真是“天纵其想”。不过这也使人不致于堕入凄厉恐怖的联想中。“起解”像是“走T台”,我们的人生恐怕也是一样的在这样精雕细刻、欣悦悲伤交织的忘我“起解”中。
——张敞 文艺评论

剧情梗概
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结识,誓偕白首,因钱财用尽,王金龙被鸨儿轰出妓院,苏三得悉,私赠银两,使王金龙得以回南京。后鸨儿将苏三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会审,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已是巡按大人的王金龙恰好是主审官,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得藩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之助,王金龙与苏三团圆。

请输入正文
史  依  弘
上海京剧院梅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史姐姐)。史依弘由武旦开蒙,师从著名武旦演员、京剧教育家张美娟以及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1999年毕业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后潜心研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参与多个京剧新剧目的创作,成为文武兼擅,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京剧演员。

十月二十八日
夜场
十九点十五分
京剧
︽玉堂春︾

史依弘

金喜全
金锡华特邀
王珮瑜
徐建忠

相关演出(点击查可放大图片)
021-63225294
福州路701号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不进天蟾不成名
戏曲
TIAN
CHAN YI
FU THEAT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