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余年的笔架历史, 造就了它多样化的性格, 南北朝随性豁达, 唐代的雍容华贵, 宋元的端庄规矩, 明清的精雕细琢, 还有民国的自由奔放。 …… - 笔架之美 - 南北朝之前的笔架传世品还不曾发现,故具体面目不甚清晰,不过从文献来看,当为山形。另外有南朝梁吴均所作《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看在南北朝时期,笔架材质应当以为木为主。 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唐诗中已有很多对于笔架材质或用法的描写,例如“自拂烟霞安笔格”、“珊瑚笔架真珠履”等等。 芙蓉石灵芝笔架 白玉雕龙形笔架 有宋一代,笔架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宋代笔架以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形状大致有以下三种:一为上窄下宽的长方形,上有几个圆凹孔用来搁笔一为上窄下宽的长方形,上有几个圆孔和一个长方形凹孔,长方凹孔用来放墨一为山形,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称其为:“远峰列如笔架。” 巧色红芙蓉玉兰笔架 芙蓉石花卉笔架套件 元代的笔架崇尚宋人的山峰式,直至明代官窑的瓷制笔架山峰式仍是常见形式之一,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载了明代笔架的样式“白定三山、五山及卧花畦者,俱藏以供玩……” 明代以后,文人们对文房用具的追求逐渐高起来。笔架也由最初的石质发展为瓷质山形笔架为明代主流,峰数一般不过五峰。明代笔架造型较之前代更加多样,不再拘泥于山峰式,造型多变,材质也十分丰富,有玉石、瓷、犀角、木雕等。 明 火烧玉龙凤纹笔架 明 铜鎏金农耕图笔架 明 铜龙纹笔架 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清代笔架从形状上可分为传统的山形,山峰较为粗壮,多用镂雕彩绘等进行装饰;象生形,以动植物的形状起伏搁笔;天然物,如鹿角等。 清初 紫砂干枝梅笔架 清 湘妃竹笔架 清 铜鎏金太平有象笔架 清 哥釉笔架 清 孔雀石雕赏石笔架 及至民国时期,笔架文风渐浓,渐渐的带上了“西风”的味道。民国的笔架有知识,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讲品格和风骨。 清 民国 铜龙形笔架 铜镇纸 民国 宝石红料山形笔架 民国 素三彩海浪纹笔架 寿山石 三彩芙蓉晶石 云纹笔架摆件 紫檀彩石十二灵芝笔架 紫砂玉兰笔架 豆青刻花卉纹笔架 粉彩描金花卉纹笔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