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赵亮:在北大种一棵野草

 昵称37301840 2016-10-14



本报记者

严丹华 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陈琬睿 历史学系2015级本科生
祝 晗 信息管理系2015级本科生
王子怡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本科生


野草要走了?


这学期开学前,物美地下重新招标的消息一出,正在耶鲁留学的法学院2014级硕士生吴景键第一时间向赵亮求证,得到回复:“不好生存了,我会尽力,超出承受能力就要走。”一时间,这张聊天截屏挤占了许多北大学生的朋友圈。紧接着,一篇题为《救救野草》的声援帖也在短短几天内被顶上了未名BBS十大热门话题。


“在燕园的土地上,留下一棵野草。”吴景键在朋友圈中这么写道。




赵老板的微信

● ● ●


赵老板今天刚买了第三个手机。


“把书包一下,发广东。”赵亮从身后的书堆里抽出两本书,冲店员吆喝,一面头也不抬,眯眼盯着手机屏幕。


他要抓紧时间激活手机,然后注册一个新微信号。就在昨天,他的第二个微信号达到了人数上限。


赵亮的第一个微信号是在2014年申请的,这个念想却源自一场不快。每逢开学季卖教材的时候,总有一大摞教材挤堆在隔壁书店门口,拐角处也常有店员进进出出。过道不宽,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野草就成了视线死角。一连几学期饱受“有书卖不出”之苦的赵亮在负气之余,思忖着,“我得发明一种方法,叫他们堵不住。”


就这样,赵亮的微信营销生涯起步了。


他每天都会更新朋友圈,少则十来条,多则数十条,全是特价书的照片与简介。发完一份3.5折-5.5折的书单不过10分钟,底下就多了4条留言,有8本书被指名订购。赵亮习惯在每条朋友圈的文字前加上两个“可爱”的表情,对留言的回复则简短利索,“有书”。


这些订书的人中,有校内师生,有校外慕名而来的市民,也有外省市的书客。赵亮每天平均要填几十张邮单,寄往全国各地,而对于校内的预定,他则会把书拣出来,用塑料袋包好,摞在身后的小柜子上等待师生自取。


而每一个来到店里的新面孔,都会在赵亮的强烈邀请下扫码加上微信,“加上了不吃亏,有什么好书都知道。”


来一个,加一个;加一个,传一群。赵老板的好友列表渐渐充实。去年年底,创号两年之际,第一个微信号达到了人数上限,而第二个号加满只用了不到一年。


但赵亮并没有把二维码张贴在物美超市入口或其他更显眼的位置。“我们靠的是这个。”赵亮抬手指了指门口褪了色的招牌——便宜才是硬道理。




 “老板,昨天的书还在嘛?我还是打算买一本。”一位在校女生小跑进书店,冲赵亮歪着头笑了一下。


赵亮一愣,继而立马反应过来,猫身从书桌底下抽出一大厚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票集》,“只有一本了,不过你先带走吧,两折。”


哲学系的杨学功教授是这里的常客,他背着手在各个书架前踱步,一待就是半个多小时。收银台前已经码了十几本他挑出来的书。他说,买书多了,赵老板就会找人送到他的办公室去。


“赵老板好说话,找他办事容易。”杨老师扭头和赵亮商量补上回买书发票的事,赵亮一口答应,“一会儿加上,没问题。”


“我回去整个书单给你,发你邮箱?”


“你给我发微信吧。”赵亮重又埋下头,回复方才收到的十来条微信消息。


活在书堆里从不看书的人

  


准确说来,师生口中的“赵老板”赵亮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老板,他负责这家书店的日常运营,只是北大野草书店的经理。


而赵亮成为书店经理的经历则颇为波折。


和许多男孩一样,少年时期的赵亮一心梦想着当个好兵,报效祖国。时至今日,赵亮仍买了很多带有迷彩图案的军旅风衣服,野草收银台旁的标签打印器,他也特意挑选了枪的形状。“每一个来这里的小孩子都喜欢我这‘枪’。”赵亮停下手上的活,起身鼓励一个正直勾勾地盯着这把“枪”的孩子,“摸一下吧,摸一下没关系的。”


然而,高一那年,赵亮在老乡的撺掇下一时兴起,跟着半个班的同学跑到广东“碰运气”,在一家玩具厂落下脚来。向来听话的赵亮自作主张辍学离家使母亲大为光火,但离家千里,一时也无可奈何。


“三个月才发一次工资,太穷了。澡也洗不起,只能用洗衣粉洗身子。”大城市的打工生活让赵亮吃尽苦头,等终于熬成“只需要看别人干活”的组长时,赵亮的长姐一通电话打到广东,说姐夫开在海淀图书城的野草书店正缺人手,需要帮忙。2002年,因为觉得对不住母亲,赵亮离开驾轻就熟的岗位,独自北上,来到北京。


初入野草的赵亮对周遭的一切一无所知。彼时,信息化管理还是一个太遥远的概念,书店的运营全靠纸、笔、计算器,还有店员的眼睛与大脑。


在这个以学术书籍为主要经营范围的书店里,“死背”就是赵亮的秘诀。一有空闲,他便扫过一排一排书架,记忆每个作者写了多少书,作品的译者、定价......书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时常刚背下了一批,就又来了一批新的,赵亮也因而从不得闲。


“背着背着就上路了。”赵亮感慨。这一背就是六年。




2007年,野草进驻北大,赵亮也在这一年学成出师,开始独立经营这家分店。但赵亮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选书、进书的工作仍由“内行”姐夫完成,作为经理的他,只需负责好书店的日常管理。


下午两点半,一批新书准时运到,印刷纸的气味充塞了整条过道。赵亮和四个店员钻进书堆,开始拆包、分拣书籍。这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刻。赵亮从每种书中拆开一本,拍摄封面、扉页、书脊和若干内容充实的内页,然后上网检索信息,把从豆瓣上收集的书评略加整理,作为朋友圈的文本内容。


在书堆里待久了,赵亮与书有种难言的默契。


如今的赵亮,能够一手填着垫在书上的快递单,一手指向身后,回应顾客的询问——“喏,在后排的第一个书架底下。还有一本商务印刷版的在这儿。”他还可以判断师生的学术品味,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


不过,据书店的女店员说,她从今年上半年来到野草打工以来,几乎没有看到过赵亮看书,“他太忙了,哪有时间啊。”


从下午一点上班,一直忙到夜里十点书店关门,回到租的房子里洗衣做饭,一觉睡到早晨十点,做点家务,赶去书店,赵亮的生活周而复始。每月两天的休假和短暂的春节假期,是他为数不多的用来陪伴媳妇小孩的时间。日子满得塞不下书。


在这个堆满书的屋子里,只有另外一个卷发的店员会趁老板不注意,得空翻上几页。


北大的“野草”

● ● 


和吴景键的一句感慨竟引起如此广泛关注,赵亮始料未及。感动之余,他更多的是惶恐与无奈。“这事儿别写,闹大了不好。”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赵亮执意拒绝采访,一再强调:要低调。


可他还是忍不住絮叨书店的境况。低头整理桌上的特价书时,他嘟哝一句,“得赶快把这堆新进的教材卖完,指不定哪天就搬走了。”


根据学校规定,物美地下商户所签合同均以两年为期,到期重签。赵亮已经为野草签过5次合同了,由于重新招标,今年的合同迟迟没有续签。“这次招标,悬啊。” 赵亮叹了口气。




野草前途未卜,赵亮心里不是没有过衡量:招标成功之后,校内房租预计会增涨,和校外租金可能最终相差无几。但如果把野草搬出北大经营,合同期限却能大大延长。尽管如此,他还是想留在北大。


在这里待了十年,一下子说要搬走,赵亮说自己还真有点不甘心。


“咳,哪想那么多,走一步看一步吧。这也由不得我。”


两年前,隔壁的汉学书店因为一次漏水事件搬走了,前阵子野草和博雅堂也遭遇了一次漏水,好在附近的商户帮着救书,才让两家书店渡过难关。


野草对面的小服装店近来没有进货,货架大多蒙上了布,店主准备竞标,打算一旦竞标成功,就重新装潢店面。


和服装店的店主一样,眼下赵亮最挂心的还是招标的事。


目前,招标暂时没有进行,但是赵亮对野草的前景比较乐观,他自己解释说,当初姐夫给书店取名“野草”,是取了生命力旺盛的意思。他相信书店的命运与这个店名不无关系。


虽然还没想好野草书店以后可能的出路,甚至没有想清楚是否还要继续这个行当,但是这个当初家里人塞给他的行当,赵亮干着干着也喜欢上了,不想走了。“喜欢跟老师同学打交道。再说了,出去,去哪呢?”


时近傍晚,书店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你第一次来吧,快加上微信。”赵亮眼尖,喊住一个前脚刚跨出店门的学生。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扭头对我们说:“跟身边的同学说,野草还没走呢,还没走。”


本文图片来自受访者及记者

微信编辑|吴凯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