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DIY一套安全应急包,每个家庭都需要~~

 百战归来 2016-10-14


面对住宅火灾,或是地震来临的时候,如何有效自救和成功逃生?


平时在家中放一些逃生装备,在突发危险来临的时候,可以有效自救和保护家人,应急包里都应该放些什么呢?


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和美国家庭的应急包里的清单:



日本



日本是个地震高发的国家,在日本的各个大公司,员工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急包。那么,这种应急包中究竟有哪些物品呢?


1. 棉线手套。遭到地震后,自救逃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被砖石杂物困住时,单靠自己双手很难脱险。而戴上棉线手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挖掘砖石瓦砾的能力。同时,这种手套戴上后还可以防滑,有利攀爬。


2. 应急食品两罐。包括每罐110克有盐压缩饼干,冰糖糖块和熟花生米,这些食物热量很高,可以有效补充体力和矿物质。这两罐食品,在静止不动时能够满足一个成年人4天的营养需要。


3. 饮用水两罐。每罐340毫升。由于人对于水分的需要更甚于食品,所以在防灾应急包中的水用双层金属罐包装,以尽量避免在地震中遭遇挤压损坏。


4. 蜡烛两根,火柴一盒。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所以,在一些应急包中,你一定会以为有照明灯,但大多数日本的应急包放置的却是蜡烛。因为蜡烛不怕潮湿影响,除照明外还可以充当火种和判断氧气含量。这种通过特殊处理的蜡烛,可以连续燃烧4.5个小时,比大多数应急灯能够提供的照明时间都要长。


5. 超薄保温雨衣一件。地震之后,往往带来大雨,保暖防寒就很重要了,这种银色的保温雨衣是高科技产品,整件雨衣折叠后和一条手帕的体积不相上下,重量极轻,还可以有效地保存体温。


有的应急包中还有高频哨子手摇电灯药品绷带止血贴等。



美国



在许多美国家庭中有一样很特殊的东西,就是急救包。因为许多美国父母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生死危急关头,如果手边有点水,有点药,有点光亮,那么也许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1. 个人信息类

逃生手册:主要教你怎么逃生,根据各自国情、地区的情况撰写。

信息纸:其实一般的便条纸即可,上面写好个人信息,紧急情况下的联络人。

DVD教材:是教你怎么逃生的,比较形象,平常可以收看。


2. 求援类

哨子:吹肯定比喊省力。

荧光棒:没错,就是看演唱会用的那种。


3. 照明类

应急蜡烛:大小和普通蜡烛差不多,但燃烧时间要长好几倍。

手摇发电手电筒:蜡烛点完就没了,黑暗会夺走镇定和理智,所以手摇发电电筒是急救包里的必需品。别以为是一台发电机,其实它很小巧,手电底部有个小摇柄,摇动数下就有光亮。


4. 生活用品

应急毯:防水防寒防蚊虫,有不同大小的尺寸,摊开来面积不小,但折叠起来塞在急救包角落里,不占地方,适用各种野外天气。

  • 暖手包:一个迷你的暖宝宝,茶包大小。

  • 一次性雨披:有保暖、防雨等多个功能。但要记住,一定不要买那种比垃圾袋还要薄的。

  • 一次性帐篷:可供短期户外避难用。

  • 防水袋:装一些不能碰水的物品,如手机、数码电子产品。

  • 水袋:一字之差,却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如果在野外遇到危急情况,可以从河边运水,还可以接雨水!

  • 水壶:普通塑料水壶即可,请注意水壶的密封性。

  • 免洗消毒液:不用水洗的便携消毒用品。

  • 铝碗:户外野营用的,铝导热快,又轻。如果能吃到加热的食物或水,不但能更好恢复体能,而且更卫生。

  • 灰色布基胶带:比普通透明胶带要结实,黏性强。

  • 卷筒纸:可以把纸芯抽掉。

  • 垃圾袋:把生活垃圾、粪便装起来,可以尽量保持环境整洁,避免二次污染。

  • 净水器:灾难中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没有水,有了小型净水器,能将自然界的水等净化后直接饮用。

  • 医药包:包中包。有洗眼液、三角绷带、医用消毒绷带、医用手套、剪刀、口罩、基本药品、针线包等20多件东西,医药急救包“包中包”,里面的东西可以供你自己做个外科小手术。


5. 工具类

防水火柴:火柴头上有防水蜡封,防潮,塑胶盒包装,火柴柄也比一般的要粗、长。另外,还有金属的防水火柴。


  • 5米长绳:可以用来逃生、捆扎等多种用途,甚至可以捆在身上御寒。


  • 劳动手套:不论哪种灾难,总有可能受困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动手挖吧。


  • 多用折叠工具刀:这个也不用多说。


  • 折叠铲:带柄,铁制,小小一把铲子,可以挖开希望之路。


看了上面的介绍,您是否也决定配备一个应急包呢?我们建议,中国家庭的应急包应该有这几样东西——


1. 防烟面罩。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有效过滤烟气,是家庭逃生的必备品。


2. 灭火器。对于初起火灾扑救很有效果,家庭可以选择ABC干粉灭火器或水基型灭火器。


3. 多功能手电筒。可以照明、发出声响和光亮的求救信号。


来源:EHS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