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燕窝发制方法是泡发,但是发制燕窝时,水温与发制时间要视燕窝的老嫩度、品种、季节和烹调方法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并经常检查,以防发不透留有硬心,或发过而导致溶烂。所以,当你准备泡发燕窝时,首先要注意下面四个关键: 1、发燕窝先识老燕窝和嫰燕窝 燕窝就像生物一样,有老、嫩之分,如果你不懂得区分,也就不能掌握正确的泡发时间。那么,什么样的燕窝较老,什么样的又为嫩燕窝呢?老的燕窝个头一般较大,长度大多在8厘米,有些甚至超过了10厘米,而且燕盏比较厚,大多超过1厘米。这种燕窝的浸泡时间一般控制在10个小时左右。嫩的燕窝个头比较小,燕盏的厚度也比较薄,浸泡时间非常短,一般都在5~6个小时。有一些比较嫩的燕窝个头也很大,但是没有足够的厚度,所以浸泡时间略长,需要6小时。 2、品种不同,泡发时间有差异 根据形态的不同,燕窝分为燕盏、燕角、燕网、燕碎、燕条等,原料不同,它们的涨发时间也不同。比较而言,燕网、燕碎、燕条的涨发时间都很好掌握,一般都控制在2~3个小时,燕盏的泡发时间前面也已提到,这里说说燕角。燕角是金丝燕用来固定燕窝两端的部分,是燕窝的“承重梁”,由于津液非常多,所以质地比较“硬“,浸泡时间一般要略多于10个小时。 三角燕也是酒店经常使用的一种燕窝。这种燕窝在发制时,一定要严格区分大小。一般三角燕的长度都在10厘米左右,浸泡时间一般控制在6个小时;而小的三角燕长度在5厘米左右,浸泡时间也只有3个小时。 3、冬长夏短 季节不同,食客对于燕窝口感的要求也会略有差别。一般,冬季发制的时间要略长一点,而夏季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所以浸泡时间略短一点。 4、加热方法不同,处理有异 目前,燕窝最常见的烹调方法有炖(放入蒸箱内隔水炖制)、红烧、炒、干捞四种。烹调方法不同,泡发燕窝的时间和方法也应略有差异。以白燕盏为例,将燕盏放入冷的矿泉水中,浸泡5~6个小时至回软,捞出去掉杂质和燕毛,后控干水分,放入保鲜盒内,用保鲜膜密封,入冰箱内冷藏保存。客人点菜时,将燕窝取出,先用冷水冲洗片刻,然后用50~60℃的温水冲洗片刻,可冰箱冷藏时产生的异味。最后根据菜肴烹调方法的不同,进行不同处理。 隔水炖将温水冲过的燕窝放入容器内,下入其他原料。如果选择的是屋燕,则中火“炖”约30分钟。如果选择的是洞燕或者燕角,则需要中火“炖”1个小时。切记不能使用大火,否则高温会造成燕窝融化。如果是燕碎或者燕条,经过温水冲洗后,直接放入容器内,浇上熬好的糖水即可上桌,绝对不能进行加热,否则上桌后就是一团“糨糊”。 红烧和温水冲洗后,将燕窝放入砂锅(铁锅不可以)内,倒入90℃的开水如果是嫩的燕窝,则继续小火加热2~3分钟即可捞出来烹调;如果是老的燕窝则继续小火加热4~5分钟,才能捞出来烹调。 干捞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菜肴,一般都选择燕碎或者燕条,所以温水冲过后即可使用。  泡发燕窝的五个误区: 很多人虽然懂得燕窝的泡发方法,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和关键点,并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加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下面给大家提示一下:
误区一:50摄氏度~80摄氏度浸泡 一般而言,泡制燕窝一定要采用常温水(20℃~30℃),只有在急用的时候,勉强可以用热水浸泡。所以说,用50℃~60℃水操作是绝对错误的,更别说70℃~80℃的水了。原因是,燕窝都是由一些胶原蛋白组成,如果采用高温浸泡,蛋白质受热变性,严重影响燕窝的营养价值。而且发好的燕窝口感不好,完全不能体现出本身的爽滑口感。另外,燕窝的膨胀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发好的燕窝不够蓬松。
误区二:自来水浸泡 燕窝是一种非常高档的食材,所以浸泡一定要用纯净水。自来水虽然成本低,但是由于其本身经过了处理,难免会有很多杂质和漂白粉的味道,会严重影响燕窝的口感。 误区三:10倍以上的发头 燕窝的发头基本是固定的,一般都保持在8倍左右,即100克干燕窝可以发到800克湿燕窝,有些品质非常好的燕窝,可以发到10倍。而燕碎、燕条如果处理得当,涨发率也会接近于8倍。但是,不要盲目追求燕窝的涨发率。从理论上说,燕窝的发头可以很高,要想发到30倍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口感呢?基本全无,吃起来就跟“糨糊”一般。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标准发燕窝,不可盲目追求涨发率。
误区四:12小时以上浸泡 为了追求高的涨发率,很多厨师采用长时间浸泡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过了18个小时,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长时间浸泡后的燕窝,经过烹调后口感总是水水的,效果很差。
误区五:加食用碱和化学添加剂 燕窝是一种很高档的食材,营养价值高是它区别于其他食材的一个特点。但是有很多厨师,在发制时加入碱性物质,比如食用碱、食粉、高弹素,增加发制效果。从健康饮食的观点出发,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接影响到燕窝本身的口感和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