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自珍妙句笑王孙

 江山携手 2016-10-14

龚自珍妙句笑王孙

                                        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第15

王树人

 

晚清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先后六次参加会试,38岁时始中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已亥杂诗》最为著名。

龚自珍在北京为官期间,有一次同几个朋友正在陶然亭散心时,被一个叫载福的宗室王孙碰见。载福此人虽然从前不学无术,因近期稍涉诗律,就俨然以诗人自居。当他看见名诗人龚自珍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后便想附庸风雅,和龚自珍一起联句赋诗。

寒暄一番后,当载福提出联句赋诗的要求后,了解载福底细的龚自珍自知不好一口回绝,于是就顺水推舟地说:“好吧,那就请你先唱一句吧!”龚自珍说罢,载福就趾高气扬地吟道:“柳暗花明三月天。”这是什么诗?怎么像戏曲中的一句小调?龚自珍听罢,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就顺口念出了《西厢记》里的一句唱词:“太夫人移步出堂前。”载福一听,并用手指算了一下,感到十分不解:他怎么用八个字对我的七个字呢?于是就问龚自珍:“我们赋诗,只是七个字一句或五个字一句的,你刚才怎么念的是八个字呀?”龚自珍微微一笑:“你这是在赋诗吗?假如你赋的像诗的话,我一定会用七言来同你联句,可是你赋的这是什么东西呀?”接着,龚自珍就给载福讲了如下的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富商,用钱买到了一个县令的官职。有一次他到省里去晋见巡抚。巡抚大人问他有关情况,富商马上像戏中的角色一样,用手一拱说:‘大人容禀。’巡抚听了,心里实在好笑,忍不住也用舞台上的套语回答说:‘听你道来。’这两句话的连续之妙,同我们的联句完全是一摸一样啊!”

在场的的人听了龚自珍讲的故事后,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载福虽然一时弄不清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什么,但也感到似乎是在取笑他,于是只好讪讪地走了。

综上所述,说明了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要到处碰壁,并会遭到别人取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