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是大哲学家,顺便拿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下)

 木头1018 2016-10-15

3.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威廉·罗素

威廉·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872年5月18日生于威尔士的特莱勒克,1970年2月2日卒于威尔士的普拉斯·佩恩林。罗素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与哲学,后曾在母校执教,1916年因参加和平运动被政府剥夺教职,两年后甚至遭监禁6个月,1920年游历苏联,随后来北京讲学,1938年赴美,在一些大学讲学,40年代被重新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他在数学、哲学和逻辑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学上,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1910一1913)三卷,力图建立逻辑主义数学体系,把整个数学归结为逻辑学,他还提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原理“罗素悖论”。在哲学上,他继承洛克、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从最初的新实证论转向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逻辑原子论,他被认为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在这方面他的主要成果是《心的分析》(1920)、《物的分析》(1927)、《意义与真理的探究》(1940)、《西方哲学史》(1946)、《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1948)等。在政治上,他与爱因斯坦、萨特等人一起致力于反对战争的各种和平运动,60年代后,出版了三卷本的《自传》。


颁奖词——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奥斯特林致词(节选)

从最佳的意义上可以说,罗素的哲学恰好满足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设立这项奖时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有一些惊人的相似处,他们都是怀疑论者,同时也是乌托邦主义者,都对当代世界持阴暗的观点,但又坚定地相信给人的行为制定出逻辑标准的可能性。在庆祝诺贝尔基金会设立50周年之际,瑞典文学院希望授予罗素这―荣誉,承认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理性和人性杰出的发言人之一,是西方高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无畏战士,而且它相信这样做符合诺贝尔的心愿。

勋爵阁下——整整200年前,让·雅克·卢梭接受第戎科学院授予他的奖,这份奖褒扬他对一个问题作出的著名回答,这个问题是“艺术和科学是否对改善道德做出了贡献”,卢梭的回答是“否”。这个回答当时可能未必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回答,但无论如何却产生了最重大的后果,第戎科学院的授奖也并没有革命的目的,瑞典文学院现在奖赏您的哲学著作,因为这些著作为人类的道德文明提供了服务,还因为您对诺贝尔本人的意愿和精神做了最为著名的回答,瑞典文学院同样没有什么革命的目的,我们尊敬您,把您当作美好人性和自由思想的光荣战士,今天您能来参加诺贝尔基金会设立50周年的庆典,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现在,请您从国王陛下的手中接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讲演词——《什么欲望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节选)

政治与群体的关系比与个人的关系更大,因此,在政治中起重要作用的激情是一个群体的不同成员都能体验到的那种兴奋,作为政治大厦基础的广泛的本能机制之一是一个群体内部的合作以对抗其他的群体,群体内部的合作从来不是完满的,总有一些人不讲团结,从辞源学的意义上说是“太特殊”,也就是不合群,这些人不是在普通水平线以下,就是高出水平线之上,他们是;白痴,罪犯、预言家、发明家,一个明智的群体应该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那些行为古怪的不同凡响的人,同时也以最小的凶狠对待那些弱智的或犯罪的人。

至于说到和其他群体的关系,现代技术造成了自身利益和本能之间的冲突。在远古时代,两个部落发生战争,一个把另一个消灭了,把它的领土肢解了,从胜利者的眼光看来,整个行为是十分令人满意的,杀戮绝不是代价昂贵的,因此引发的激动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在这种情况下,战争当然会继续下去。不幸的是,我们今天仍然有和原始战争相适应的感情,而战争的真实面目已经完全不同往昔,在现代战争中杀死一个敌人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如果你知道上一次战争中有多少德国人被杀死,胜利者为此付出了多少所得税,你就能算出杀死一个德国人的代价,同时你也会发现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在东方,美国的敌人们赶走了战败国的人,占领了他们的土地,西方的胜利者没有获得这样的好处。显然,从钱财的角度看,现代战争是绝非有利可图的事,尽管两次世界大战我们都胜利了,但假若没有这两次战争我们今天会更富裕,如果人的行为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少数圣贤之外),整个人类都愿为此合作,那就再不会有战争,再不会有军队,再不会有海军,再不会有原子弹,再不会有宣传队,煽动A国反对B国或者B国反对A国,再不会有官员在边境阻止外国的书刊思想人境(而不管其价值大小),再不会有海关壁垒以维持许多小的企业的生存(尽管一个大企业会更经济), 如果人们渴望自身的幸福像渴望邻居受难一样真诚的话,这一切将会来得更快些,但是,你可能会说,做这些乌托邦式的梦幻有什么用呢?道德家们保证我们不会变得完全自私自利,当我们不完全自私自利时,太平盛世就可能实现。


4.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法国戏剧家、小说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1913年1月4日卒于法国约讷省维尔布勒万。加缪出身于无产者家庭,早年接近有强烈革命倾向的知识分子团体,对哲学寄予浓厚兴趣,25岁投身法国投身反法西斯运动,成为报纸专栏作者,后放弃新闻工作种而潜心创作,除小说和随笔外,同时还写作戏刷,著有《卡利古拉》(1944)等剧作,随笔《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阐明了世界的荒诞,小说《局外人》(1942)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上述随笔的观点,《鼠疫》(1947)的主题同样也是人类的荒谬世界的抗争,其他重要著作包插中篇小说《堕落》(1958)和《流放与王国》(1957)以及其他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道德秩序的求索与艺术上的古典主义的审美观相关联,显示了文体大家的风范。


颁奖词——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奥斯特林致词

就加缪个人而言,他已经远远地摆脱了虚无主义,他严肃地思索着,觉得有责任不事稍息地恢复那已经遭到蹂躏的东西,以及在这个非正义的世界上伸张正义,这使他成了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从未忘记对在地中海沿岸的蒂帕萨那一度向他昭示出来的希腊之美与匀称的膜拜。

加缪生机勃勃,极富创造力,即使在法国以外,也处于文学世界关注的核心之中,他受到一种真正的道德事业的激励,全身心地投人于人生重大的基本问题,毫无疑问,这种激励与设置诺贝尔奖的理想主义目标相吻合,在他不断肯定人生状况的荒谬背后,绝没有贫瘠不毛的怀疑主义。这种对事物的见解在他身上由一种强大的命令即“尽管如此”所补充,这就是对于唤起反抗荒谬那种意志的一种吁请,也由于这种原因创造出了一种价值。


加缪讲演词(节选)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但我又从来没有把艺术摆在一切事物之上,就另外一方式而言,我倘或需要艺术,那是因为它不能同我的同胞相分离,因为它使我这样的人能够跟同胞生活在一个水平之上。艺术是凭借为人们提供普通人欢乐与痛苦的画面,来打动绝大多数人的一种手段,它迫使艺术家个人不脱离人民,使他服务于最卑微,最普遍的真理。情况往往是一个由于自以为与他人不同而选择了艺术家生活的人,很快就会认识到,除非他承认与别人毫无一致,否则他就既不能维持他的艺术,也不能维持他的与众不同,艺术家在他不可或缺的美感和他不能使自己摆脱的社团中间,便与他人熔铸到一起了,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家不能蔑视任何事物的原因;他必须去理解而不是去判断,而且,他们倘或必须在这个世界上选择立场的话,那么或许只能选择与社会站在一起的立场。根据尼采的不平常的说法,在这个社会里进行统治的不是法官而是其创造者,而无论这个创造者是工人还是知识分子。

出于同样的原因,作家所起的作用不靠脱离困难的义务,跟据这一界定,他今天就不能使自己服务于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而是服务于那些受到历史折磨的人们。不然,他就会孤立无源,失去艺术。具有百万人马的暴政大军并不能都使他摆脱自己的孤立处境,即便是(以及特别是)当他与这些大军沆瀣一气的时候。然而,在世界另一端,一个受到羞辱的囚犯的缄默,却足以让作家摆脱自己的离群索居,至少是每当他在自由的特权之中还做到不忘记这种缄默,并为了使缄默通过他的艺术手段回响于世界而努力传达缄默的时候。


5.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法国作家、哲学家,1905年6月23日生于巴黎,1980年4月15日卒于巴黎。萨特在1924年至1929年曾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在巴黎等地任中学哲学教师多年,1932年由法兰西学院提供资助赴柏林学习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完全以写作为生,是法国战后的要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1948年发表《什么是文学》,阐明了文学是负有使命的,艺术创造是一种道德活动的观点。早期作品多为哲学著作:且相对而言未受公众注意。第一部小说《恶心》(1938)和短篇小说集《墙》(1938)立即使他获得成功,得到公认。这两部作品生动地表现了萨特早期的存在主义的主题,即异化和承诺、通过艺术获得拯救。主要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构筑了他的有关存在的概念,现代存在主义在极大程度上由此演化而来。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一文中他鼓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这种思想在多卷本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中可见一斑。他的剧作也颇负盛名,《群蝇》(1943)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积习〕直接刺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


声明———瑞典文学院院士奥斯特林声明

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由瑞典文学院颁给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因为他的作品思想丰富,充满着自由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探求,从而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会想起,这位奖金获得者已经宣布他不想接受本奖,他婉言谢绝这项殊荣,但并未丝毫减少本奖的有效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瑞典文学院只能宣布,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无法举行。 

在《费加罗报》1964年10月23号所发表的一项公开声明中,萨特先生对他谢绝诺贝尔文学奖竟招致非议诋毁表示遗憾,并希望说明,他并不知道瑞典文学院的决定是不可撒回的,而曾去信以免选中他。在这封信中,他详细说明他的拒绝决非看轻瑞典文学院,而是基于他自己个人的和客观的原因。

关于个人原因,萨特先生指出由于他对作家任务所持有的观念,他始终谢绝官方的荣誉。因而他当前的举动也就并非绝无仅有,他曾同样拒不当法国荣誉勋位团的成员,不想进入法兰西学院,如果把列宁奖金颁给他的话他也会拒绝。他说明,一位作家如果接受一项荣誉,那就无疑会使他的个人承诺与颁奖的机构联系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作家不应让自己变成一种机构。

就他的客观原因而言,萨特先生所列举的一条就是他相信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流,必须在没有任何机构的预下,在人们与人们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产生。另外他感到,既然有他看来,以往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并未平等地代表具有所有意识形态、来自所有国家的作家,因而他若接受,就会招致非议,得不到公正的解释。

萨特先生以他对瑞典公众的亲切问候结束了他的话。



为什么福柯的著作晦涩难懂却那么多人读?

我们该如何看待福柯的思想?

福柯对于我们有哪些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