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都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只求平平淡淡、有的人追求轰轰烈烈,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确立自己的人生观、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作为美术生,比普通生更早面临择校问题。所以,关于风格、关于审美、关于天赋你思考了多少?只有更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性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等,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为自我进行人生定位。 今天,我们听听中国美术学院教师TRYLEA是如何在绘画这条道路上给自己定位的! TRYLEA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跪拜猫”形象作者;《出云志》系列插画作者;《满江红》动画短片导演;《ZombieEvil》艺术总监。 溯野之北,故都千羽。 散尽繁华之后的残垣断壁。 1、绘画与我 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分,远早于人对于文字的敏感。而一个人能在绘画的道路上走多远,在我认为皆是命运使然。画画与我的缘分,在记忆中,是从追一部动画剧《超霸恐龙》开始的。 幼儿园时,每次下课赶回家中只能看到动画片尾曲。对于我这种没有其他兴趣,闲得发慌的熊孩子,干脆自己拿画笔在纸上涂抹,脑补剧情。于是乎,画画、编故事的最初动机和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正式学画应该是小学四年级伊始,跟着家乡的老恩师,利用每周末下午的时间进行一些素描色彩方面的基础练习,直到高考前都从未间断过。感谢父母的支持,高二时走上了考学之路。一年间北上南下,也只有美术考生才知道个中艰难。高考前北上中央美术学院待了几个月,也就是在这里,我从一个绘画爱好者转变为美术的求知者,学会了敬畏学术与专业。最终,如愿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开始了本科到研究生七年的求学之路。七年里,学了交互,画了插画,拍了动画,做了游戏。我尝试用专业里的学识继续践行对美术的求知。 如今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任教,并以学徒的身份,延续这份对画画的执着与追求。 2、踏入行业 除非毕业后开饭馆、 当网红, 对毕业生而言, 行业往往就是专业。 最初接触行业,也是在进入本科的第二年。我曾经全心全意地想要顺从命运的安排,在交互专业学习上闯天下,于是很奋力地关注专业、行业动态,很努力地学习,也顺利当上了准学霸。 然而学满一年之时,我忽然发现自己依旧喜欢画画,却对诸如交互、平面设计的东西提不起兴趣。于是我每天完成作业后开始彻夜练习板绘,文化课上一本一本地画插画速写,在网上频繁地发布作品交流。随着作品的积累,大二时已经在学院范围内小有名气,隔壁游戏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开始向我伸出橄榄枝,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进行学习和创作。从此刻,我认定自己的专业必然不在交互设计。 之后的几年,我参与了几十款游戏的研发,参与了各类电影、动画产品的概念设计,也和不少出版单位签了插画师合同,研究生时拍了自己的实验动画短片,并拿了几个国际插画比赛的冠军。从 2008 年大二开始至今,动漫游(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ACG)就是我所认定的行业与专业,我也希望在这个行业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3、关于天赋、环境与后期努力 在我个人理解里,绘画跟其他行当不同,最是讲究天赋、环境和后期努力的,三方面因素缺一不可。 从我学画开始,我就发觉了天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常对学生说, 画画一定要 “聪明” , 笨的人永远学不好画。 这里说的 “聪明”即指具有绘画天赋,“聪明”的人往往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也更有灵气。 环境, 抑或出身,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对于艺术领域极为重要。书画、音乐世家,从小的熏陶培养,长大后的人脉资源,更容易培养出艺术大师,这是不容否定的一点。同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导师同学,也更容易让求知者能够培养审美、解读艺术。不经受过院校的洗礼,不去触碰学术的高度, 就永远只能在艺术门外徘徊,这也是为什么万千学子趋之若鹜的想要挤入八大美院的原因。 而后期的努力,则是一个求知者所能够为自己提供的唯一的成长推力。与政治、法律、经济、IT 等学科不同,艺术学科没办法死记硬背,只能讲究领悟,这也是单靠努力最难掌控的点。学画必须聪明地学,努力也必须得找对合理的方法,艺术行业里每个求知者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如何找对自己的路,只能自己把握。 4.关于工具 画画的工具各式各样,艺术行业会从工具里进行专业的细分,如国油版雕,不同的工具材料,呈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一支笔一个本子, 一个板子一台电脑,便是我自己常用的工具。随身带着本子用来做速写记录,而电脑和数位板则用来完成创意到作品的实现。 5.关于创作 创作其实是由点及面的过程。触动创作神经的某种情感,我谓之灵感,即是创作的点。由最初的灵感开始,拓展出一系列的联想、构思,构成了线。这些想法不断交织,形成了一个逐渐清晰的面,最终通过绘画等实践方式将之呈现在物理空间中,成为作品,创作也就随之结束。创作过程中的思索是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对表现形式、技巧手法、画面效果的思索,还是对主观表达、题材意义的探究,都决定了作品最终完成的深度。 求学期间,关于插画的创作一直以来集中在几个大题材上。 《出云志》《联合战线》《牧野记》《碎影大陆》《Jehad》等系列,逐渐将儿时脑海中的数个幻想世界慢慢充实了起来。 读研究生的三年期间,除了研发游戏还必须做独立动画片 , 好不容易利用闲暇时间继续了《出云志》题材的创作。在 2012 年间游走各地,利用所捕捉的灵感创作了《云间》系列画作,并开始将目光积聚在人文情感以及传统民俗的表现上。 临研究生毕业,开始创作关于留守儿童题材的《守空城》系列插画。作为研究生毕业作品的插画部分,在动笔之前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对于这组插画,我所希望承载的内容明显过于烦琐沉重。想得越多,就越难下笔,再加上毕业时间紧迫,最终导致完成时仍旧带有不少遗憾。一年后,重拾画笔,将烦碎沉重的想法推翻,创作更加纯粹的《小孩国》。 毕业后投身高校教育事业。画“闲画”的时间没有了,但是思考的空间反而大了起来。在教授学生、与同事论道的过程中,时常能给我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向。凭借酝酿了大半年的技法和想法,《云之城》 系列作品诞生了。 与以往强调故事性客观表现的作品不同, 《云之城》更多是以主观思维的角度,对都市文明进行反思。在创作中摈弃了以往强调镜头感、强调细节表现的做法,更多的是以画面的纯粹性来构成画面。 6.作品风格的探索与成型 早期绘画以创作练习居多,或多或少会带有时下流行概念插画的影子。往后的创作则开始以内容表达、故事叙述为主,相较而言,在表现风格上开始趋向于个人化。现在的创作,综合了人文情怀、表现技巧、形式审美和情绪表达,风格上则越发不确定。这种变化是每个创作者都会且必然产生的,创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劳作。 现如今大部分作品风格的成型,跟我成长的环境有关。闽南在闽南话中读作蛮南, 自古便是神鬼横行之地, 如今更是半里地一座庙,香火繁盛。对我而言,从小耳濡目染的东方神鬼传说远比西方史诗更有吸引力,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题材创作的灵感源泉。东方神话在祖国大地这尊千年熔炉的铸造下,如今已经是混杂了佛教、儒道、山野故事、远古传说的庞然大物,题材的广度和系统的复杂程度远比其他神话体系精彩得多。神话中经常会提及对于人性与神性均衡的探究。希腊神话中对诸神的人性塑造远大于神性,神有了个性,有了喜怒哀乐,进而消除了神格, 容易使人们产生亲近感。 相较之下,东方上古传说起源于对原始未知力量的膜拜,对于诸神也仅限于只字片语脸谱式的描写,将神与凡人剥离开,既强调神性,也容易让人们产生神秘感。 7.关于审美 学画画,得先学会看画、赏画、品画。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抬起头,开始看画。你发现这幅作品很有张力,色彩丰富,让你觉得非常惊艳,这时你已经开始赏画了。 品画,便是以赏画为基础,通过作品的文字说明,大致了解创作的客观环境、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当你的审美达到足够高度时,便能够从作品中主观地作出自己的解读,知道这个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能够打动你。 好的作品,必然是基于好的审美水准之上。对于艺术求知者而言, 单纯提升技法并不能成就大师, 至多成为匠人。 审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创作者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内容更加充实而富有内涵。提升审美的最佳途径便是看展,各大博物馆、各式各样的展览,能够让求知者广泛触碰不同门类的艺术,从而逐步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 8.关于行业的二三事 任教期间,常常有同学问我关于 ACG 行业发展的问题,在此,顺带谈一些关于行业发展的个人想法。 动漫游应该是“ONE?PIECE”,即等待发光的秘宝。ACG产业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游戏早年以端游的形式,借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如今的产值早已秒杀电影好几条街(4 倍)。近几年,一方面,国内游戏形态的发展开始多元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开始用合理的目光正视游戏产业。动漫产业则得益于版权法规的完善,凭借着 IP 授权等方式,开始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动 - 漫 - 游”生态系统,营收渠道也不再单一化。 2016年伊始,随着相关政策的收紧、大公司的垄断扩张、投资行业的转移,游戏行业的创业环境变得不那么美好。天平开始从产品端往内容端倾斜,动漫行业获得大量的资源支持。当然,市场并非一成不变,个人认为当动漫市场饱和、成为红海之时,急需变现的动漫 IP 必然需要游戏产品的支持,届时又会出现大规模的资源转移。 无论产业大王旗如何变换,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总是摆在那里。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只需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创业水准,不管市场怎么发展,依旧能立于不败之地。 TRYLEA作品欣赏 ![]() 以上内容经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发布 摘选自《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 站酷编著 ![]() 热文推荐 瑞士插画师Selenada原画唯美人像美术艺术作品欣赏 素描,绘画女孩子的俏皮与可爱...... 00后少年用圆珠笔画出了“奇迹” 这样的素描,极致诱惑...... 艺赏:当画家遇到了芭蕾少女 这么逼真的彩铅画不看后悔 你喜欢这种暖系的水彩画吗,一看就很舒服,来自插画师藤~小石头 意大利画家Emanuele Dascanio超写实的作品欣赏 天地有灵,灵有角鹿 (精选)二次元唯美恋空插画壁纸 集黑暗与浪漫一体的插画,很有味道 狂放水彩丨冲破表达的束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