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秦始皇至溥仪,世袭近280年的诸侯只有这一个家族

 金樽清影 2016-10-15

自秦始皇至溥仪,世袭近280年的诸侯只有这一个家族

自秦始皇至溥仪,世袭近280年的诸侯只有这一个家族

自秦始皇至溥仪,世袭近280年的诸侯只有这一个家族

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平定天下之后,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于是,王爷侯爷的人头纷纷落地,凉国公永昌侯蓝玉、德庆侯廖永忠、永嘉侯朱亮祖、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以及相国李善长、胡惟庸,不是被诛杀,就是赐死。早在建国之初,朱元璋封了6个公爵、28个侯爵,赐给大量土地,并颁赐免死铁券。结果,很多开国功臣不仅本人未能免死,甚至株连其子孙及族众,往往是一人赴死,数万人陪斩。

然而,在大明的开国功臣当中,有一人却是个特例,不仅是深得朱元璋信任、马皇后疼爱的一方诸侯,而且子孙世袭侯爵之位长达近280年。此公不是别人,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子西平侯沐英。

论亲疏关系,朱元璋跟李善长、徐达、蓝玉、傅友德、胡海、张龙、冯胜都是儿女亲家,还把郭英的妹妹纳为自己的宁妃,彼此血脉联姻,打断骨头连着筋。而沐英只是朱元璋收留的一个养子,从小到死,沐英究竟是谁家的孩子,朱元璋都不知道。

论功劳大小,沐英虽转战南北,西征北伐,战功累累,但也难以超越徐达、蓝玉诸公。徐达是协助朱元璋推翻元朝的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官至中书右丞相。朱元璋给徐达的最终评价是:“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但是,徐达的后人也没有沐英的子孙幸运。

为什么同样是征讨云南的将军蓝玉,以及其他一些开国功臣死于非命,而沐英独享太平,世代相袭王侯的爵位?沐英及其家族之所以能伴随大明王朝之始终,享尽荣华富贵,是因为沐英及其子孙在三个方面做到了极致:

一是忠君。忠于朱元璋,忠于大明,这是沐英及其子孙得以保全自身的决定性因素。从12岁开始,沐英就追随朱元璋,在飘荡的兵营中奉主,在征途的战乱中长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奉朱元璋之命,随傅友德、蓝玉征讨云南,因平定西南有功而受封西平侯,并留滇戍边。沐氏子孙世袭罔替,镇守云南,与明朝相始终。沐英驻守云南,山高皇帝也不远,其忠心天日昭昭。《明史》有记载,一是闻听义母马皇后去世,沐英痛彻肺腑,因悲伤过度而咳血;二是太子朱标不幸身亡,沐英身心备遭打击,一病不起,两个月以后也随太子而去,年仅48岁。对于沐英的英年早逝,朱元璋十分痛心,追封黔宁王,归葬京师,享太庙。明末清初,吴三桂率清军入滇灭明,沐英十二世孙沐天波忠心护主,保护永历皇帝逃到缅甸,虽代主而死亦大义凛然。

二是律己。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是王侯将相为官处世的大忌。蓝玉虽以谋反罪处死,但居功自傲,骄纵跋扈,也是其死穴之一。沐英留守云南以后,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开拓边疆数千里;大兴屯田,垦耕农田达数百万亩,兴修水利,扩大滇池,疏浚河道,劝课农桑,促进了农业发展;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增设府学、州学、县学几十所,选拔土官与民间优秀子弟入学,免费供给饮食和衣服;注重商业发展,开发盐井,召商入滇,广增财源,百姓安居乐业。沐英的一系列举措,对西南边疆的稳定与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沐英奉诏回京述职,朱元璋赐宴于奉天门,赏黄金二百两、白银五千两、钞五千锭、文绮一百疋,另外赐钞一万锭,专供沐英在老家凤阳建宅。朱元璋大加赞赏沐英治滇之功:“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

三是民心。沐英及其家族在云南任职,深得民心。当初,沐英率部征讨云南时,“整师入(昆明)城,戒戢军士,秋毫无犯”,当地“吏民大悦”。在沐英的治理下,云南政局稳定、社会兴旺、民生改观,沐英赢得了官吏士民的赞美之声,而且备受百姓的拥护与爱戴。沐英逝世以后,云南“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缁黄、髫白,莫不奔号其门,泣语于路”。沐英长子沐春奉诏,护送其父灵柩归葬京师,当灵柩一出金马山的时候,云南“送者数万人”,都是各界自发前来为沐英送灵者。

西平侯沐英死后追封“黔宁王”,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承袭“黔国公”爵位。一方诸侯在一省世袭近280年,并且上得朝廷重赏,下得百姓厚爱者,除大明王朝的沐英家族,在秦始皇以后的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实属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