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nception 

 cbhelp 2016-10-15
 

what is Limbo?

 

    盗梦空间中的迷失域---Limbo,是潜意识的边缘。死在Limbo会回到现实,但是失去意识。  

 

      Limbo --- 出自宗教术语。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强调“信耶稣得永生”。

      人要领受耶稣替人赎罪而死的恩典(grace),才能洗清原罪,进入天国。那么,没有机会信耶稣的人怎么办?在公元前生活的人,包括苏格拉第,荷马这些人,都没有机会信耶稣,是否都该下地狱呢,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天主教创造了limbo这个词,代表这种人的灵魂暂时的归宿,在那里等待救世主降临拯救他们。在但丁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中,把Limbo摆在地狱的最外围,荷马,苏格拉第等古圣先贤都在里面。他们同样永远没有升入天堂的希望。比那些因为犯了错而在炼狱(Purgatory)中受折磨的灵魂还惨,因为那些灵魂最终还是可以升天的。

      在一般的用法中,limbo代表的是一个三不管地带,或是一种妾身未明的状态。比如说经由互联网传播的色情就没有任何一个单位管得着,所以这就是一个legal limbo,法律上的三不管地带。

 

 

 

 

Limbo~好像也没有导演设计的那么深不可测~

 

      CobbMal进入Limbo后不是也通过卧轨走出来吗?为何设置的Saito就必须要人拯救才能走出来?不要告诉我是因为进入Limbo后一切变得混乱才走不出来,那么Cobb是上帝吗,在生活了50年后还是没有精神错乱。

      电影告诉我们使用了大量镇静剂后在Level各层不可以随意通过死亡跳出回到现实,因为不论那一层都会直接进入Limbo,在时间空间都杂乱无序的状况下活着,有幸回到现实也会失忆或者精神错乱。

      可是事实是CobbMal却那么幸运~第一次试验,竟然可以在Limbo舒舒服服的生活了50年,完全没有精神错乱,只能说对于Limbo这个世界Cobb厌倦了,他们居住的房子也代表着不同的年代(时空很有序)。这俩人竟然知道通过自杀再回到现实,而不是没有起始没有结尾的落入Limbo

      自杀后俩人安然无恙的醒来,除了CobbMal植入的潜意识导致了Mal的自杀,但这个也与Limbo无关。所以Cobb怎么知道从Limbo出来会失忆或者精神错乱??

      最后SaitoL1死后进入Limbo完全可以自杀回到现实,竟然还让Cobb千里迢迢跑去诱导他回家??这完全搞笑了~是笨蛋吗?这样就彻底推翻了服用大量镇静剂的副作用!大家干嘛还那么害怕~Cobb需要担心的是Saito的出尔反尔而不是失忆……

      难道Limbo只是导演硬加进来升华俩夫妻感情的调味品吗?

 

 

*******************************************************

      这个片子第一大逻辑硬伤,就是limbo的危害性说明不够。

      如果一个没什么危害的地方,干嘛要回去救齐藤呢?

      很多人都说,是为了唤回他的记忆,才必须要到limbo里去找他。可是电影里并没有说啊!

只是大家的猜测而已。

      况且,唤回他的记忆为何一定要下去,cobb费半天劲下去找他,还不知道找不找得到,

找到了还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了。现实中直接把齐藤KICK醒不就行了吗?

      因为根据片子的介绍,甭管药效过没过,直接kick,就可以把人唤醒。

 

 

********************************************************

 

      大概是理论的那套东西摆出来说的话太占时间了。

      我组织了一套解释,看大家能不能接受吧:

      Limbo确切的说,是一种以为梦境就是现实的迷失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普遍的。

      斋藤的世界对斋藤来说就是Limbo, 而对于清醒地坚信这是梦境的Cobb来说,所谓的Limbo层和普通一层梦境意义是一样的。都称为Limbo,是避免在这些问题上要纠结半天。

 

      先说明斋藤为进入Limbo的原因:

      当我们在做梦时,梦中的自己经历死亡的冲击时,会有哪些结果?

      1.惊醒

      2.继续做另一个无关的梦

      3.其他很多(基本无害,不在讨论范围内)

 

      这里就会有一种组合,能使斋藤以为梦境就是现实。

      知道自己在做梦->自己在梦中死后应该是在现实里醒来->现实中的药物作用,梦中死亡的刺激无法醒来->斋藤继续了另一个很真实的梦->因为最前面的认识,认为在梦中死后自己是醒来了->Limbo状态:把梦境当作了现实。

      意识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50年,最后老死于梦中,如果和前面一样继续一个新的梦,就是继续混沌。如果药效过了而在现实醒来,已经把梦境当作现实的斋藤恐怕也会以为只是另一个梦,而记忆问题是个并发症,在梦与梦间跳的越多,意识所经历的时间越久,记忆也就越混乱而模糊


 

 

看了国外的和中国影迷的一些讨论,发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外们更注重全局,中国影迷更注重讨论细节。有些细节看一遍确实很难理解。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447868/?start=200 这篇文章说的已经很全面了,当然重点是后面的跟帖讨论,我就是看着讨论一步步清晰起来的。我只说说关于limbo的部分吧。 

    LIMBO的意思就是很深层次的梦,也就是意识的边缘。三层梦境已经是很危险的警戒线了,再深就极易迷失,进入LIMBO.影片中说在这种特殊药剂作用下,梦境中死亡会到达LIMBO,但也许大概可能通过别的方式也可以进入LIMBOCOBB回忆中也说了,他和妻子在探索中越陷越深最后进入了LIMBO,他并没说是通过死亡进入的LIMBO,至于还有什么方式进入LIMBO片中没有交代也不是片中重点讨论的,既然limbo是意识边缘,在很多层梦境之后达到足够的深度仍然是可以进入的,至于具体多少层就同每一个人自我对意识的控制力有关。COBB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在LIMBO中死去可以回到现实,因为他说他做过一次,从这点推断就是他和妻子卧轨那次,通过死亡回到现实(关于电影的推断,我认为还是要根据影片中出现的细节来推断,这些都是说过的,因为片中cobb和妻子只出现过一次共同死亡) 

   

   首先还是弄清两个前提: 

一、kick 

  药剂师说的很明白了,吃了这种特制的药,需要N层同时KICK,才能醒,所以用音乐约定时间,大家一起KICK。而之前那次针对小日本的行动中,因为是普通药剂,是分别KICK回到上一层的,这一点是不同的。 

   

  在最后这次行动中之所以不能像之前那样死去就回现实,是因为药剂让人进入深度睡眠无法醒来,死去之后意识回不到一个清醒的主体身上,就只能到达LIMBO。 

   

  药剂师介绍他这种特殊配方的时候,采用的语气和叙述方式,显然是针对第一次听到这种试剂的人,所以没有证据表明cobb和妻子是用这种药剂进入的limbo。 

   

   

  回过来说KICK的具体操作: 

  片中说的KICK 具体实施就是下坠,无论是推到椅子,还是从楼上跳下,还是炸掉碉堡地基使身体下沉。这种下坠本身就是地球引力带来的加速为10的一个加速度,也就是身体感应到的一个冲力。 

  第一层中,汽车坠桥,下落过程中身体是以10M/S的加速度持续加速的,遇到水的阻力,遭遇反方向加速度。所以当车撞桥护栏之后,第一层一直存在加速度,当时需要的就是其他各层配合同时KICK。 

   第二层的失重状态是感受不到加速度的,除非外力,也就是爆炸的冲击产生加速度。所以第二层的失重状态下并没有导致之后各层的状态影响。 

  澄清一个概念就是,KICK不是失重。下坠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如果有支撑,是感受到超重状态的,如同你在刚刚启动下降的电梯时的感觉。相反,如果是加速上升的时候,加速等于地球引力造成的反向为10的速度,身体则感受为失重,这个时候两方向抵消了,人感受不到重量。 

 所以说KICK不是失重,是加速度,是一次下坠,等同于一次超重。 

   

   

二、再说,大家争论的富二代、cobb还有小女孩进入的是第四层还是LIMBO。我肯定是limbo。 

  首先,在扮演药剂师那个演员的访谈中他也提到是limbo,而且imdb的讨论影迷也都基本认为是limbo,当然这只是佐证。 

  重要的是因为富二代被射死的时候,cobb清楚的说他被妻子带到了他们共同建筑的limbo里面,所以要去找他,而且,他们进去之后把富二代推下楼,小女孩让cobb也走,cobb清清楚楚的说要在这里找到小日本。 

  最后,电影讲述故事是需要表现手法的,影像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相同地点的时候需要采用相类似的场景。所以进入limbo,诺兰采用了海滩来告诉观众进入limbo了,这是一个电影人给观众的一个信号。 

   

  好了,弄清楚这些之后,具体说一下LIMBO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认为是一个共同的意识荒原,也可以认为是每个人自己的意识边缘。诺兰构筑的LIMBO显然是第一个,也就是每个在梦中迷失的人都会流浪到这里,如同是世界的尽头,不管你是在梦中死亡还是做了N层梦越陷越深,不管你是在哪一层迷失的,总之都可以进入到这块荒原。所有在梦境迷失无法回到现实的人都会被海水冲到这块土地上。这有点像古时候人们想象中天和海的尽头一样。如果你非说LIMBO存在很多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的话,我问你:影片中没有任何明显的镜头说明第三层里COBB、小女孩和富二代以及日本人是用机器连通的(如果有,出了蓝光,请你截图),为什么cobb可以进入富二代的limbo,后来又进入日本人的limbo,难道可以任意穿越不同人的limbo?cobb有一句很明确的说,他要继续留在这里找小日本,如果每个人有自己的limbocobb应该回过去,重新和小日本连起来。所以说,limbo是一个同享的东西,相当于一个收容所,迷失的人都到这里来。 

   至于说和什么人一起共享这个limbo,这是个好问题。这涉及到最初是多少个人在共享这个梦境,在这次行动中,一共七个人,他们的本体在飞机里是用做梦机连起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意识已经贯通,他们在共享一个梦,当然在梦里边他们每个人的清醒程度是不一样的,这里不管你是到第几层梦境,只要你迷失了就会流浪徘徊到这个边缘地带,包括你死掉回不去包括你做梦很深,包括你主动连接到这个地方。也就是这七个人每个人都有机会也有资格进入到这个边缘的荒地,而别的人是没有机会的,除非你重新和他们连接起来。举例来说,在药剂师的家里,那十几个连接起来的老头,他们之间就是一个封闭团体,他们是共享一个limbo的,这十几个人无论谁迷失了,都会到limbo里汇合。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这次行动力进入的limbo里边有cobb和妻子之前建造的房子,因为cobb是这七个人的一员,他们的意识现在是相通的,limbo是他们同享的,之前只有cobb体会过这种境界,所以他脑子里残留的映像会带到这个共享的limbo里边,包括那些建筑包括一直挥之不去的潜意识的妻子。他们七个人连接起来,cobb潜意识的妻子就不只是影响cobb一个人了,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样,小日本进到limbo里边,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造出一些日式风格的房子,也会出现自己潜意识防卫的武士,这些武士的性质同cobb的妻子是一样的。 

   

再来说一下limbo的进出规则。 

    首先是如何进入limbo。 

    第一次cobb和妻子是实验性的,片中也没交代如何进去的,只是说他们在梦境中沉迷太久了。第二次就是他们使用特殊药剂之后,死亡导致进入,也就是富二代被动的进去。其实他们也是一直在摸索,并不代表还没有别的方法,这个办法就是很有天赋的小女孩突然想出来的,当然也没多大把握,死马当活马医,只是尝试。方法就是用做梦机连接,跟随cobb的思维一起下去,因为现在是七人共享的limbo,无论谁死去或者迷失都要去那个地方。cobb明确说了妻子一定会在limbo把富二代藏起来,为了对付这个潜意识的妻子,小女孩也要协助cobb一同下去。注意,这时候的小女孩是清醒状态下主动进去的,而且是跟随cobb的梦境,这不同于之前cobb和妻子实验性的进去也不同于小日本因为死亡无处容身的进去,他们进入limbo的时候是失忆的,而此时的小女孩跟随cobb进去,相当于又一次的盗梦,相当于N+1的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和cobb是清醒的而富二代却是昏迷的。但是风险是在limbo里越久,也就忘记的越快,cobb也说过他和妻子在里面慢慢就忘记了现实。小日本过了那么多年就忘记了自己,cobb继续留在里边找小日本,过了一段时间,也慢慢迷失忘记了自己,所以被冲上沙滩,想不起自己的任务。 

  然后是如何出来的问题。 

      cobb明确说了死掉可以从limbo中出来,他自己也和妻子实践过一次。所以后来他要找到小日本说服他一起死掉。 

  他们这次行动之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梦中死去回到现实而是进入limbo,前面说了因为药剂的原因,睡得太死无法接受回过来的意识,可是如果有某一层愿意接受呢? 所以小女孩建议,进入到limbo里边,把富二代推下了楼,但我不认为这是一次kick,而是杀死了富二代,同时在第三层对富二代电击使其心脏重新搏动,接受limbo里边死去的意识,让富二代复活在第三层而不是现实。理由有二:1,在第三层富二代被击毙的时候,cobb很失望的说任务失败了,因为cobb意识到即便到limbo里面杀死富二代也顶多回到现实,没法在第三层进入密室和父亲交流,是小女孩提议可以配合第三层的电击让其复活到第三层。这个方法之前从没用过,因为大家在limbo死亡的目的就是回到现实,没有谁想回到上一层梦境的。2,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富二代醒来的时候毫发无损,因为他是重新复活的,如同梦中死去现实醒来一样,只不过是梦里的一个梦而已。 

    所以富二代回到第三层继续完成任务。而小女孩从limbo回去只是相当于从梦境中回去,也就是需要四层梦境同时KICK,她的那一跳才是kick,配合前三层约定好的kick,回了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