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杨庆MM图书馆 2016-10-15
  柳宗元,唐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柳宗元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河东(今天山西省永济)人,又因其曾出任柳州刺史,并终于任上,故后世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
  柳家原本为河东望族,远祖多为朝廷封疆大吏。入唐后,以唐高宗一朝为例,柳家曾有22人在尚书省为官。可是,后来收到武则天的打压,柳家势力一落千丈,沦为普通官僚阶层。待柳宗元出生,柳家更是式微。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为避战乱,柳宗元的父亲柳镇携家眷难逃,直达吴地。柳宗元的幼年,可以说是在饥饿和恐惧中度过的。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柳宗元九岁那年,建中之乱爆发,柳家又一次惨遭战乱蹂躏。
  因此,柳宗元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在他的幼年、童年的小小心灵中,到处都是战争的阴影。在此期间,柳宗元对于战乱,对于百姓的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是司空见惯,也是感同身受的。这对于柳宗元后来的诗歌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唐贞元九年(793),柳宗元二十岁,一举登科。三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正式踏入官场。好事逢双,同年,柳宗元与后来官拜京兆尹的杨凭的女儿完婚。两年后,柳宗元又登博学宏词科,并被调任集贤殿书院正字。在这个职位上,柳宗元不仅可以接触到大批的官员,熟悉官场法则,了解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柳宗元得以饱览群书,开拓视野。
  贞元十七年,柳宗元出任蓝田尉,后又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任内,柳宗元更是了解了许多官场内幕,认识到了整个大唐官场的腐败现状。也正因为如此,柳宗元萌发了改革的愿望,成为了王叔文、王丕改革运动中的核心人物。
  永贞革新刚刚启动半年,便宣告彻底破产。柳宗元随即被贬为韶州(今湖南邵阳)刺史,行至半路,被再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当时的永州,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初到永州,别说官署,就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柳宗元和家人不得不在龙兴寺住下。就因为生活艰苦,柳宗元的母亲在到达永州后半年,便去世了。
  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心绪沉淀的十年。虽然被贬出了朝廷,可是朝官们对柳宗元的攻击并没有停止,这让柳宗元十分苦闷。于是,柳宗元把绝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作文上,哲学、政治、文学、历史,无不涉猎,《捕蛇者说》、《非<国语>》、《封建论》、《六逆论》,以及《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名作,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看看这篇被多次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文质优美的山水游记。一个小小的石潭,在柳宗元笔下,察其微,状其貌,传其神,有了别样的情致。
  明末清初文学家孙琮就在其著作《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中说道:“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小石潭记》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中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笔墨悠长,情兴无极。”
  再看这首著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被贬永州,柳宗元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所以,此刻的江雪之景,最适合了。柳宗元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蓑笠翁”,独坐,钓江雪,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什么流言蜚语,更不管有什么结果。钓上来的是鱼也好,是雪也罢!要的是宁静的心绪,要的是与世无争的胸怀。
  雪下得好大好大,到处的山上都看不见飞鸟了;所有的路上都没有了行人的踪影。整个世界死一般寂静,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忽见江上有一孤舟,船上一老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认真垂钓。他钓的是鱼?好像又是在钓这一江冬雪。
  这个“蓑笠翁”不食人间烟火,宛若是来自世外的高人。柳宗元多想成为这样的老人啊,无忧无虑,慢慢老去。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一起,被召回京都。本以为会被重用,可是因为武元衡等人从中作梗。刚刚回到京都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柳宗元再次被贬,这次是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在永州任上是司马,这次到柳州是出任刺史,虽然在职务上有所升迁,可是柳州比永州还要艰苦。与其一道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刘禹锡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作为好朋友,想到刘禹锡还得带着高龄老母前往播州,柳宗元毫不犹豫地上书,要求与刘禹锡互换,这让刘禹锡着实感动了一番。最后,朝廷大发慈悲,刘禹锡改任连州(今广东清远)刺史,柳宗元这才放心前往柳州。
  初到柳州,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看着满眼异乡风光,想想自己的境地,不禁感慨万千,作《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柳宗元非常重要的一首诗歌。
  登上柳州城墙上的高楼,看着满目旷野洪荒,心中的愁思像海天一样,茫茫无边。狂风大作,胡乱吹着水面上的芙蓉;暴雨倾盆而下,斜斜地打在那些长满薜荔得土墙上。岭上树木茂盛,遮住了人们远望的视线,脚下的柳江九曲回肠,装满着愁绪。咱们五人同时被贬,来到这些百越文身之地。如今,音书阻断,各自滞留一方。
  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刺史韩晔;封州,今(广东肇庆),刺史陈谏;连州,今广东清远,刺史刘禹锡。再加上柳州刺史柳宗元。五人都是永贞革新的支持者,五人同时被贬。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是啊!惊风密雨,又能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音书阻隔,壮志难酬。
  在柳州的四年,柳宗元在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当时,柳州“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的现象十分严重。柳宗元决心废除这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制订了一项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照时间计算奴婢应得的工钱,如果应得的工钱已达到所欠债务的数目时,就可以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因为落后,柳州封建迷信活动猖獗,柳宗元一方面下令禁止江湖巫医和算卦先生骗人,另一方面重视发展文化卫生事业。为了解决柳州百姓吃水难的问题,柳宗元又积极筹款,帮助百姓打井……
  元和十四年,朝廷大赦天下,经裴度说情,宪宗同意召回柳宗元。可是,多年的贬谪生活,柳宗元早已油尽灯枯。诏书未及到达柳州,柳宗元便已含恨离世,年仅四十七岁。
  临死前,柳宗元将自己一生创作的文稿,托付好友刘禹锡,让他帮忙整理。后刘禹锡整理编成了《柳宗元集》。

本文标题: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本文地址:http://www./zl/9430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