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老人言

 陋室书屋2 2016-10-16
△爱吃冬至早上的汤圆,盼不到天亮  △带鱼交给猫当枕头  △白露,雨回家(莆仙白露后很少下雨)  △白露一到,水果随便吃  △白天不说人,夜里不说鬼(说曹操,曹操就到)  △百步棋,百步应  △包(担保)树不包树林(找媳妇不要太多考虑她娘家境况)  △本地的牛习惯于吃本地的草  △逼虎伤人  △别人的狗难呼唤  △别人的孩子长得快(别人的孩子不会经常看到,过一段时间看到就觉得长大了很多)  △别人的肉扔在自己身上也粘不住(亲缘关系改变不了)  △不恨杀人的,只恨给刀子的  △不会撑船怪溪宽  △不会叫的狗会咬人  △不怕七月半的鬼,只怕七月半的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有大潮,若发大水容易引起水灾)  △不嫌不买(顾客买东西时对商品总会有所挑剔)  △不曾吃猪肉,也曾看见猪走路  △不中婆婆意,干到死还是不合意 

   △财宝不要显露在外人眼前  △财找人如水涨,人找财如捉影  △财主的钱,乞丐的命  △曹操一笑,坏事就来  △草木灰越打越飞扬  △(春天)插秧时冷,薅草时发抖  △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吵架归吵架,晚上还是睡在同一头(夫妻不记隔夜怨)  △吃饱了等好运气来(尽人事而听天命)  △吃得快,嚼得就粗  △吃了正月初一早上的线面就添一岁  △池塘里没水养不了鱼  △舂宝糕,拖(磨)金粿(中元节时家家户户都做这两种节日食品)  △宠狗上灶,宠儿不孝  △愁容蹙额,干到死得不到吃的(愁眉苦脸的面相不好)  △丑角当官,终不成个样子  △初八十四二十三,神仙做事也难当(旧时认为农历每月这三天不宜办事)  △初二、十六打牙祭(莆俗每月初二、十六,商家都要祭拜土地爷)  △初三的月牙儿像弯刀,初四像果子的蒂,初五的月光能照见道路  △初一十五,不用问路(民间认为这两天是吉日)  △春游九鲤湖,夏游湄洲岛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春旱盖谷仓(春旱,早稻会丰收)  △(预测下雨)春看山头,冬看海底  △春天孩儿脸  △春雨天寒,冬雨暖和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寸木难求(木料太短了,就无法接长)  △打狗要看主人面  △打架输了,哭赢了  △打架忘了出拳(做事忘了最主要的)  △打到死还是为了吃的  △打铁的人拉屎的时间长  △大的做,小的学  △大个子的鹅再打扮也是鸭子的嘴巴(丑的人打扮没有什么用)  △大年三十晚上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围炉,初一早上游春(出去游逛)  △大年三十晚上做岁,正月初四做大岁(莆俗正月初四又过一回年。一年过两次年)  △大钱赚小钱(资本多的赚去资本少的钱)  △大石头也要小石头垫  △大暑吃酒糟,暑气发得透  △大暑过后的荔枝赛人参  △大腿能大自己大(自力更生)  △大王(戏剧、旧小说中指强盗首领)怕老婆  △大姓欺负小姓(旧社会人口多分支繁的大家族欺负小家族)  △大雨快晴  △单竹不成排  △但看贼被打,莫看贼吃好  △当了官就想当皇帝  △当乞丐也要置备盛饭的草包  △倒闭的店铺不差一个猪肚  △稻谷出米七成  △倒茶七分满,倒酒八分满  △得人钱财,替人消灾

    △地湿见星,下雨不晴(春夏的时候下过大雨,晚上地上还是湿透,突然云散见星星,则还会下雨)  △地下一个人,天上一颗星  △东海再宽,船头船尾也会相遇  △冬至的夜,夏至的日  △冬天太阳下山处红红的,明天会下霜  △冬天雨后三日霜  △冬至起气候凭依春天的规律变化  △冬至前三日,冬至后三日(莆仙扫墓的日子。也有在“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还有一些在重九)  △冬至太阳红(天晴),年关会下雨。冬至下了雨,年关太阳红  △冬至前夕做汤圆(莆仙风俗)  △冬至早上吃汤圆  △豆出耳(黄豆钻出地面后第一次长出的两个肥厚的叶片),牡蛎出臭味  △度量大,地位宽  △端午节中午吃面条  △端午节吃了午时蛋(用端午节这天上午采集来的香草树叶等煎汤煮熟的鸡鸭蛋),就经得起以后的西北雨(夏天午后的阵雨)  △端午节前后小雨霏霏(这时候正是梅雨季节)  △对有的人不使点坏的就不知道好  △多活一年可以多走多少(很多)路  △多衣多寒

    △恶人胆子小  △儿女是父母的心肝  △“鹗蛋”(一种小黑鸟)搭上装人粪尿的船(鸟搭船,不用飞也可以到达远方)  △耳聋的曲解了别人的话  △(农历)二十八二十九,月出鸡叫了  △二月初二,牡蛎出臭味  △二月初二,最后一个晚上闹元宵(莆俗各地闹元宵的日子不同,最迟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  △发财是命,谋生要勤  △番石榴吃饱了挖洞吃(不吃果皮只吃里面的肉质)  △房子向西,冷热无人知(房子向西的较少,而且比向南的房子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房子要有人住才不会坏  △房子再大,也会被家具撑满的  △富无三代 

    △盖房子,娶媳妇(旧时莆仙父母的主要家庭目标)  △甘草能和百药   △赶鸬鹚的渔夫烘篮的脚(冬天渔夫赶鸬鹚,脚长时间泡在水里,上岸后一会儿脚就会暖烘烘的)  △高虹刮风,低虹下雨  △隔年的春牛图(不管用)  △各人生的孩子各人疼  △各人做的,各人觉得好  △工具不会坏,人就不会老  △公事头(旧时官府办案,开头紧,后来就松了)  △狗只咬乞丐的脚(狗只为难乞丐)  △古董要有与其身价相当的陪衬  △谷雨中,忙插秧  △官有两口  △光打雷,不下雨  △过得了海,就是神仙  △过得了小暑大暑,过不了立秋处暑(立秋处暑天气还很热,而且干燥)  △过于精明反而讨不到生活  △孩子养大了,大人(父母)也快老了  △好得过头,坏也会过头(朋友间的关系不要超过限度)  △好的开头不如好的结尾  △好东西在后头  △好斗的公鸡头上没有毛  △好猫管九家  △好命要好到头(盖棺方论定)  △好的水田吃两头沟渠里的水  △好事做到底  △好心遭雷打(好心没有好报)  △好竹出好笋  △喝酒再醉三分稳  △合伙的生意不好做  △红脚蟹(一种小海蟹,螯很大)脚大过身(本末倒置)  △壶公山戴斗笠(山顶笼罩乌云),雨下的噼里啪啦  △互相争夺的都被认为是好东西  △花生是零食之王  △花生要听锄头声(花生苗要常常锄草、松土)  △话是人说的(话可以这样子说,也可以那样子说)  △皇太后也要娘家  △黄金争富不争贫  △婚宴上舅舅坐首座  △活儿跟人的寿命一样长(活儿是干不完的)

   △即使做了鬼也不会去捉自己的儿孙(虎毒不吃儿)  △急水流砂粗在后,狂风扬谷冇(秕谷)先行  △几何头,代数尾(初中生刚开始学几何、以及代数学到最后都觉得较难)  △家家门后都有垃圾  △价钱可商量,杆秤不可商量(争价不争称)  △拣到完,卖到完(顾客买东西总要挑选,拣到最后商品也卖完了)  △轿下的叫苦,轿上的也叫苦  △教了徒弟打师傅(徒弟抢了师傅的饭碗)  △斤鸡斗米(养一只鸡要吃掉很多的粮食)  △京城里论官(京城里官多)  △经过调教的狗会跳过立在高处的圈子  △惊蛰,鱼生翼  △惊蛰前打雷,四十天不见天。 

    △(农历)九月冷在皮肤,冷不到骨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军兵未到,粮草先行  △生得子女身,生不得子女命(运)  △肯借(房子)给人去死,不肯借给人去生孩子  △兰花向着旺家生长  △老虎也怕下陡坡  △老人变成小孩(人老了,脾气性情改变,有时像小孩子)  △老人看门  △老鼠尾巴再肿也有数  △雷打中午,马上下雨  △雷响天下知  △梨炖冰糖,治咳嗽  △立冬一到,整个田野都空了(到了立冬,晚稻都收割完毕)  △荔枝惜花不惜子,龙眼惜子不惜花  △六月不登楼(夏天楼上比底层热)  △骂人无好话  △买的不知卖的  △卖瓷器的吃破碗(好碗舍不得用,拿去卖)  △卖市(行情)不卖货  △卖油的十八添(卖油的采用先少给后补足而不用多给倒回的办法,来迎合顾客的交易心理)  △慢整担子快走路(担子整理得结实,不会散掉,挑起来走路才快)  △芒种夏至,屋里拉屎(这两个节气雨多)  △猫喜欢睡在灶膛里取暖  △猫一边吃一边叫(得了好处还不满意)  △猫狗是冤家  △猫没晚饭,狗没午饭(猫晚上捉老鼠,狗白天觅食,不用喂食)  △每一种途径都可以谋生  △没钱干瞪眼  △面粉贵,吃饼的出钱  △命不好煮水也粘锅

    △男怕脚肿,女怕脸肿(脚肿或脸肿分别是男女病危的征候)  △男人做女工(女人干的活儿),干死没出息  △(手指)男要细而长,女要短而粗(相术认为手指男长女短,命好)  △男做单,女做双(莆俗,男子从49岁开始、妇女从50岁开始,每过10年做一次寿)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道教认为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人祈求延生长寿,要奉祀北斗)  △能干的牛满田里拉(劳累多)  △泥水匠估料开半料  △捏也是一下,拧也是一下(既然打了人,轻一点儿不如重一点儿)  △牛粪一大堆肥分少  △牛闲四月初八,人闲端午节  △农田不好只一季,老婆不好是一世  △女儿送节(莆俗已嫁女儿一年中端午、中秋和春节送食品礼品给父母)

    △枇杷饮四季的露水(枇杷从开花到成熟,经历四个季节)  △便宜没好货  △破财权当改换命运(破财免灾)  △破的碗儿端得更长久  △莆田“南北洋”,(兴化平原)仙游“东西乡”(平原)  △菩萨显赫,就从宫庙边绕过去(惹不起,躲得起)  △普通话说着说着,本地话掺了进来(莆仙人说普通话,有时表达不出来)  △七暗八摸九上床(旧时认为,下午七点天黑了,八点全黑,九点人们就上床睡觉了)  △七分饱,八分胖(吃饭不要太饱)  △(农历)七月半,天气热  △七月初七吃炒豆(莆俗这天用黄豆加红糖煮成的炒豆祭神)  △七月十三接“公妈”(祖宗),七月十六送“公妈”(莆俗中元节祭祖仪式持续四天)  △欺老不欺幼(这只是就年轻人前途更远大来说的)  △祈梦的巴不得鬼叫(祈梦的要有梦或有人说话才有内容可用于占梦)  △乞丐存不得隔夜的米(马上吃掉不储备)  △乞丐也乐观(再贫贱,也要乐观)  △钱来货去  △钱轻轿重(物品不贵运费贵)  △强迫母鸡孵不成小鸡  △乔迁(仪式)要等海水涨潮时  △桥归桥,路归路  △亲的(亲缘关系)买不来,疏的卖不去  △亲戚之间要走动才亲密  △亲兄弟,明算账  △勤点做(劳动),俭点吃  △青蟹是公的好,毛蟹是母的好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清明节做“清明龟”(一种大米做成的食品)  △蚯蚓滚沙,会下雨  △求人的生意不好做。

    △热闹前,龙船后(节日、庆典最热闹的时候是在之前做准备工作时,划龙船则在其后打架时)  △人比人,气死人  △人不可貌相(人不可以光凭他的外貌去评价)  △人骗人,没完没了  △人穷性情变  △人生靠命运  △人心没有个限度(人心不知足)  △人在人情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入夜起云半夜开(黄昏时天上乌云密布,到半夜就会散开)  △三分娘子七分装  △三股拧成绳  △三十六计走为先  △三十年水东流,四十年水西流  △三兄一妹,金珠宝贝  △三月初三,妈祖回娘家  △傻人有傻福  △山里的鹧鸪獐,海里的马鲛鲳(山珍海味)  △扫帚会看门(莆俗把扫帚放在门后,据说会看门)  △上头不合理,下头乱打架  △少年无丑女  △蛇大洞也大(家业大人口多,开销也大)  △蛇有洞,鸟有窝(各有各的去处)  △生大人大过死大人(活着的官儿比阴司的官儿大)  △(农历)十七十八,等到月出眼睛闭了(睡了)  △十人九胃(胃病的人很多)  △十月初一吃“油時”(一种大米食品)会接骨  △石头浸水久了上面也会长青苔  △手里不拿刀子,心里清闲得很  △手艺学多多,肚子饿扁扁  △手指伸出有长短  △瘦的店铺胜过肥的田  △瘦鸡吃的米更多  △蔬菜如金子,蔬菜又如土(蔬菜由于收成好坏和销售情况,价格相差很大)  △蔬菜是刚上市的好,水果是季节末的好  △水牛再瘦还有三担骨头(瘦死的骆驼大于牛)  △死得,病不得  △死而复活的蛇咬人是致命的  △死火石,打不出火花(骂人慢性子或骂气质差的人没有出息)  △死虎靠墙壁,死猫吊树上  △死螃蟹挤不出蟹黄来  △四月初八,雨多多  △四月九月乱穿衣(农历四月和九月天气冷暖不定,衣服穿多穿少没个准)  △随便做,随便好(做事不要太认真)  △随乡随俗  △孙啊孙,隔着一个墩(孙子女终究没有儿女亲)

   △胎儿接生去了,胎衣扔下不管(需要的东西拿走了,包装物等没用的东西扔下不管)  △太瘦的猪肉熬不出油来  △谈论归谈论,玩笑归玩笑  △螳螂捣了才有吃的,不捣不得食(螳螂活动时上身起落就像在捣米。比喻不劳动者不得食)  △天变一时  △天帝有眼睛(老天有眼)  △天上掉下来的也要起得早去捡  △添加了物品也添加了麻烦  △挑铁锅的穿黑裤子(铁锅黑,擦在黑裤子上看不见)  △挑着轻,举着重(同重量的东西,挑着要比举着轻)  △跳蚤姓楼(楼上跳蚤多。莆仙话“刘”、“楼”同音)  △同行业的人互相争斗  △外甥多似舅  △万事起头难  △乌云入银河,西北雨十八个(夏天晚上如果有乌云横穿银河,其后会连续下很多场阵雨)  △乌贼到死嘴还硬  △舞龙舞狮舞九鲤(九鲤舞也是莆仙的一种民间舞蹈)  △捂(农历)三月,冻九月  △物品在天边的价格与在海港(产地)差不多 

    △西北雨,不过路(夏天午后的阵雨有时只下在小范围内)  △西北雨,下三个(西北雨往往连续下三场)  △西瓜是自切的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稀饭就腌菜(旧时莆仙家常便饭)  △习惯成自然  △瞎鸡逮到了死老鼠  △戏衫穿破不穿错(戏曲演员演出时穿的服装可以穿破的,但不能穿错了)  △下大雨反而承接不到水(大家都期望很高的情况没有出现,反而比通常的坏)  △下象棋三步不出车,傻过猪  △夏天风没空,冬天风钻空子  △夏天刮北风,屋子里更热  △夏天雾散后,太阳像老虎(盛夏早上大雾后出太阳,很闷热)  △夏至前后乌云涌起大雨到  △先来先坐好座位  △先小人,后君子(先按照规则清楚地说明条件要求等,然后才能宽容客气地办事)  △想办法比蛮干好  △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小工小工,叫了才动(不叫不干活,但叫了就得去)  △小孩子没有六月(要预防着凉)  △小孩子没有腰椎(弯着干活如插秧,年轻人更能坚持而腰不酸)  △小牛儿不识虎  △小时偷茄子,大了偷羊  △小手儿掩不住大屁股(能力不够做不成大事)  △小暑小吃,大暑大吃(荔枝和早稻都是这样)  △小小虾翻不起大浪  △小猪养大了,不识种猪是老爸  △心意好,水喝起来也是甜的  △新茅坑,好拉屎(新工具大家争着用)  △性急的狗吃不到屎  △学好三年,学坏三日 。

    △鸭吃荤,鹅吃素  △鸭蛋再密也有缝  △严父出孝子  △眼不见为净  △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  △要儿子,自己生  △一大锅的饭好吃  △一代大个子媳妇,代代大个子子孙  △一代交一代(家务家财一代一代地交接下去)  △一个田螺一个坑  △一场秋雨一阵凉  △一次摔倒不算输  △一分价钱一分货  △一个人藏,一百个人难找  △一个铜板买菠萝,三个铜板雇人切  △一根小草也会得到一滴露水  △一家养女百家求  △一句话,两种解释  △一颗黄梅三两火(鲜黄梅火气大)  △一箩筐牛角拣不出一个硬邦邦的  △一年一岁(人在不断变老)  △一窍通,百窍同  △一人一个相(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相同)  △一人做事一人担  △一日三餐都吃到,胜过吃补药  △一时值一时的价格(商品价格在不断变化)  △一死一偿(杀人的抵命)  △一心不可两用  △一夜失眠,九夜补不过来  △一只斑鸠顶九只鸽子,一只鸽子顶九只鸡(旧时认为,从营养方面来说,斑鸠胜过鸽子,鸽子胜过鸡)  △银河七正八斜(农历七月份银河的走向是正南北,八月份就偏向东北了)  △婴儿哭是要吃奶  △用蚯蚓去钓龙  △有吃在脸上,有穿在身上  △有福的吃米饭,无福的喝汤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有钱就花  △有死人,无死货(商品总能卖出去)  △有台风就有可用于烧火树叶  △有弯的水田,没有弯的谷粒(插秧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插得直)  △有一错,无二错  △有用是金,无用是土  △有余胜过不足  △有总比没有强  △有嘴巴说别人,没嘴巴说自己  △鱼儿跑了传言大  △鱼味在头  △月亮再亮也晒不干谷子 

    △再怎么吃也无法使股沟满起来  △宰鸭出肉六成  △早稻插完心轻松,小雨霏霏麦煎(大麦磨成粉加糖煎成的食品)香  △早稻收割时田里是湿的,晚稻是干的  △早米不出饭  △灶公生日(八月初三)那天的大潮(天文大潮)  △贼心疑他人  △贼有贼的道道儿  △长得丑爱照镜子,命不好爱算命  △长相好是不能当饭吃的  △长子得长子的份儿(莆俗,分家时长子有一定的优先权)  △争气不争财  △正经拉不出屎来,冷不防又放屁又拉稀  △正月虾蛄,二月梭子蟹(分别是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候)  △正月初九第一支香(到壶山凌云殿或石室岩玉皇殿烧香祈玉皇)  △正月初七,第一个晚上闹元宵(莆仙有的地方正月初七就闹元宵)  △正月初三店铺开门  △(仙游)正月初三做寿  △正月初一早上吃线面  △正月十五十六“元宵心”(莆仙各地闹元宵多集中在正月十五和十六)  △众生(动物)也有一命  △妯娌间有一世无两世  △猪肚炖砂仁,治胃病  △猪宰完了才讲价  △(中秋节)煮芋头,炒米粉  △住房子要好邻居,种田要好田边  △赚钱有数,身体要照顾  △字是一个人的门面  △自己的眼镜戴起来合适  △祖宗盖的房子不能卖  △嘴唇和舌头也会相碰  △最小的儿子像金珠宝贝  △坐吃山崩  △做贼一更,守贼夜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