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女教育:三个小方法教你轻轻松松做父母

 抹云阁 2016-10-16

文章来源:网络

一、做学习型的家长

推荐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威特/著,刘恒新/译。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关注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有: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礼仪训练,以及生活规律性的训练等等,训练方法十分实用。

2、培训孩子智商速成:父母的教育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以事半功倍的各种有效方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快乐学习各种知识。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早慧的大门是比较容易进入的。

3,加强孩子的体质训练: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书中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这对现今增多的肥胖儿童的家庭会有启迪。

4、声乐和美术教育:以声乐和美术教育的熏陶,铸就孩子的高尚情趣。

5、灌输劳动光荣的概念:教导孩子创造并珍惜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

相信此书对诸多父母会有启迪。

推荐书:《情绪管理》——[]艾伯特.J.伯恩斯坦博士著。范蕾等译。情绪爆发和衣食住行一样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常见情形。当面对怒不可遏、悲痛欲绝、情绪低落的朋友、家人、同事时,我们都希望能伸出援助之手,然而不适当的方式方法不仅不会起到帮助作用,反而可能推波助澜。该书针对每种情绪爆发,分析了其生理和心理原因,给出了一系列的帮助方法和治疗手段。其针对现代生活中由紧张的工作环境的压力带来的各种情绪问题,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融合了典型的案例,给出了解决情绪问题的相应方案。学会处理各种情绪是快乐生活的基本保证。在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该书对家长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和教孩子学习控制情绪会很有帮助。

推荐书:《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爱的教育》一书原意大利文直译为《心》,是一部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日记形式为主的小说。小说记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级整整一学年中所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间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写给他的话及老师给学生抄写的故事。作者大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他们来颂扬爱的美德和高尚的心灵,教诲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大自然,爱学习,爱劳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保护弱者,同情不幸的人。作者力图在每一篇日记中都充分反映和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情和爱,曾让译者边译边流泪,特别值得家长一读。

二、恰当使用亲子沟通中的激励、表扬用语

许多家长都知道运用激励、表扬的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常见的激励、表扬用语中有“你让父母真高兴”,也有家长认为应该用“我为你高兴,我为你自豪”。上述二种表扬用语从字面上分析含义比较接近,但从受表扬者的心理感受角度而言,其感觉会有很大不同。前者鼓励孩子的进步重点放在让家长快乐之上,偏离了应以受表扬者为主的本意;后者的关注重心在于孩子,在于受表扬的主体。运用前者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诱导——你所做的一切都要让父母高兴,而父母不高兴的事一概不能做。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孩子的独立性,创意思维存在的空间只可能逐渐变窄,如果父母的家庭教育属于专制类型的话,很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为了取悦上位者的人。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通常会得到老师的喜欢,因为他(她)不会做让老师不开心的事,如果老师也属专制型,孩子的个性发展则会受到极大的压制。若孩子不善沟通,如此长期的压抑不仅对其心理的健康发育不利,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缺乏独立思想的人也是很难取胜的,但这样的情况目前并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这可以从许多家长嘱咐孩子的话语中感受到——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不管老师说得是否正确,都要听话),当然在家更要听家长的话。

如果对家长、老师的话可以置疑、允许提问,孩子的思维才有创意的可能,但这对家长、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高,不仅要求其有一定的自身知识储备量,对故意刁难的提问有足够的容忍和耐心,更能鼓励孩子进行思考和探索,但目前满足这样条件的家长和老师数量不多。

还有一种激励的话也是常见的——你要争取做得比某某好,你要争取做第一,这在很多家庭是习以为常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比较中成长,在比较中生活。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别人相比,小的时候比学习成绩,长大了比收入,比住房,比汽车等等,这样的比较常会让人的心理失衡,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正确的激励用语应该是这样的——做好自己,DO YOUR BEST。这可以让受者增强信心,每时每刻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有进步就会感受到快乐。在这样的激励中成长的孩子对自己会有信心,对别人的进步会欣赏,身心发育会健康。

三、给你的孩子立界线

现在的家长溺爱孩子的情况居多,而且往往不知其后果。在许多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中,负责家务的是保姆或钟点工。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会请其负责做好孩子本身应该自己完成的个人料理乃至家务,认为这样孩子就可以专心读书,一心向上了。殊不知如此设计安排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懒,责任心消失。这是因为家长不懂需要给孩子立边界,也即立规矩的重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越小越容易立规矩,但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不会做。家庭教育实际是一个先给孩子设定行为的界限,随着其的成长,界限慢慢变成孩子自律行为,到其成年界限已成为内心戒律的过程。但如果家长对此不加关注,当孩子年幼时允许其自由行动、为所欲为,就象脱缰的野马;而当其长大后,却试图教其行为规范,约束其已经蛮化的行为,这会象给野马套上缰绳一样困难。

从许多咨询案例中发现,家长没有确立有效的界线常常是家庭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对年幼的孩子,界线需要制定得明确易懂。其衣食住行都应设立界限,比如按时上床睡觉、吃饭;自己的事自己做,见人用尊称打招呼等等。给孩子立界线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好品行的人,当然前提是立正确的界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