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他是否接受诺奖,反正证书准备好了

 馱夫 2016-10-16


不管他是否接受诺奖,反正证书准备好了

2016-10-16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此时此刻,全世界都想知道鲍勃·迪伦了解自己得奖之后的反应。有人说他会拒绝领奖,有人甚至说他会发起联盟抵制诺贝尔奖。正是因为诺奖坚持了一种纯粹性,不需要填报(当然就更不需要给评委送礼或者刷选票),不管迪伦是否悦纳这个桂冠,都会产生一件为他定制的艺术品,这个传统,已逾百年。


这艺术品就是诺贝尔证书,每一份都是独一无二的。


证书中的插画是由来自瑞典、挪威的一流艺术家依据获奖者的特点进行创作的。过去那些年的证书书评君已经整理好了(包括对于插画的解读),看罢之后真的想知道,这次的插画将如何刻画一个鲍勃·迪伦这样的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度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颁奖词


插画师:延斯·梵歌


阿列克谢耶维奇,纪实文学作家,记录二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泄露等重大事件。画师延斯·梵歌1965年生于瑞典哥德堡,现在斯德哥尔摩工作。画中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与无名的受难者拥抱。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014年度


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颁奖词


插画师:延斯·梵歌


小说家莫迪亚诺善于运用回忆和想象结合现实与虚构,捕捉二战时法国人的普通生活。画中的空间超脱了现实空间,人物关系疏离不明。延斯·梵歌喜欢在作品中玩弄主体与空间,让他们呈现出一种捉摸不透的关系。




爱丽丝·门罗

2013年度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约翰·斯滕博格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这样解释这幅图——某个时刻,一个典型的窗口,清凉的晚风突然吹进了房间,窗帘布轻轻掠过,然后呼气一般,缓慢回落。在平静中凝视,想象,远方超越地平线以外的炽热,仿佛进入天堂一般。


爱丽丝·门罗善于描绘各种各样的在不同的生涯历程中挣扎的女性,并善于利用时空转换塑造新的文本世界。她说读小说就像在一间房屋中行走,观察房间时,还要向窗外看看。斯滕博格绘制的或许就是读门罗小说的感受,又或者是门罗小说中主人公的心境——人生虽然荒凉,可仍有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




莫言

2012年度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认识到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和魔幻色彩的中国乡土。证书插画有一种镇静剂般的功效,约翰·斯滕博格这样解读——山间的流水,映照远方美丽却遭受蹂躏的风景。冷雾,枯树,依稀可见。我们互相看不到彼此,独自远行。你,我,他,乡间的驴子都不属于历史,而是这画中的一抹红。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2011年度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是一名超现实主义隐喻大师。诗歌在他眼里,是感受,是幻想,是醒着的梦——“醒,是梦中往外跳伞……当穿越死亡的漩涡之后/是否有一片巨光会在他(漫游者)的头顶上铺开?”画中所有意象都符合黄金比例,在迷雾中我们放佛听到群星的合奏,剩余的所有都化为渺小不值一提的存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2010年度


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约翰·斯滕博格:红色就是一切。破碎的愈合,猩红的眼睛,记忆,历史。外部,内部,血腥,紫色,一切背景皆是如此。那汲汲于生存的人们,透过轮廓共同迈进。崩溃脱落的碎片,形成新的锁链。


作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略萨的作品经常触及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用深刻的怀疑道出尖锐的现实,尖锐如画中的红,充满不容忽视的张力。



赫塔·米勒

2009年度


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德国女作家米勒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画中的元素选取自她的小说——单词、短语、符号……用印刷字体表现并叠在一起,像一种宣誓般的呼号,你仿佛能听到作家在你面前亲自读到:“Blick,……”




·克莱齐奥

2008年度


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颁奖词



插画师:约翰·斯滕博格


法国文坛领军人物,作品主题涉及西方都市的野蛮与疯癫,远方的旅行,少数民族等。画师本人对这幅插图的解读:被召回的记忆,自己的,或是他人的。沙漠,无尽的平原,雷雨后的燥热,那有令人心动的风景,天地合一。银色的图像在闪耀,反射环境中永恒的变动,并未环境奠定了基调。这银色的图像就是勒·克莱齐奥。





多丽丝·莱辛

2007年度


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玛玛·安德森,瑞典艺术家,现居斯德哥尔摩。她善于描绘家庭、自然的场景。画中的鲜花让人联想到多丽丝·莱辛的家乡,宁静的英国小镇,当中的一把剪刀打破了这份安逸,正如莱辛的笔锋,戳破人类伪装表面下复杂阴暗的内心。




奥罕·帕慕克

2006年度


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土耳其当代小说家奥罕·帕慕克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是奥斯曼帝国贵族的后裔。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伊斯坦布的忧伤与呼愁,而且反映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从这幅作品中看不出伊斯兰文化的痕迹,那个倒行看人群远走的妇人,可能象征了作家的觉醒意识吧。




哈罗德·品特

2005年度


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哈罗德·品特,英国剧作家、导演,关注因受“性解放”运动影响而出现的新的性和婚姻伦理。从古至今,四方屋檐下,来自火星的男人和来自金星的女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

2004年度


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颁奖词



插画师:玛玛·安德森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女作家,反对男权统治,认为男性话语禁锢了女性的发展,大胆的写作引发了不少争议。她的大胆在画中也有体现,看右下角那个女性。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2003年度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新画师登场!博·拉松,一位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画家、装置艺术家。他一共为诺贝尔文学奖绘制了15幅插图。这幅插图是为南非小说家库切所做,库切的小说主题通常为人如何在逆境中得到拯救。




凯尔泰斯·伊姆雷

2002年度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伊姆雷是一名匈牙利犹太作家,大屠杀是他作品永恒的主题。





维·苏· 奈保尔

2001年度


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印度裔作家,后定居英国。他曾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游历世界。画中对称的花纹有一块不那么对称的“污渍”,这可能描绘的是奈保尔的心境吧。他是一个移民作家,虽然是印度裔但生活中没有接受过印度传统,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但对于英国人而言他永远是一名“局外人”。




高行健

2000年度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后移民法国,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他的作品注重人性描述,搀杂佛家禅思,但并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跨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可能伴有符号意义解读的偏差吧。




君特·格拉斯

1999年度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的作品塑造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揭露历史遗忘的一面。画中体现的可能是阴暗历史中的记忆碎片。




若泽·萨拉马戈

1998年度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葡萄牙作家,代表作《失明漫游记》,城市中蔓延奇怪的失明症,空前灾难袭来,社会原来如此脆弱荒诞。画中混乱的线条构成城市的俯瞰图,白茫茫的一片象征失序的世界。




达里奥·福

1997年度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颁奖词



插画师:博·拉松


政治讽刺的天才。在他这里,“笑”是一种武器。




巴勃鲁·聂鲁达

1971年度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颁奖词



插画师:那贡尔·布吕塞维茨


布吕塞维茨为诺贝尔文学奖绘制插图长达25年。因为年代久远,在诺贝尔奖的官网上,在他之前的插画师作品很少收录。




萨缪尔·贝克特

1969年度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颁奖词



插画师:那贡尔·布吕塞维茨


《等待戈多》的作者。幽暗的黑白灰,孤立的头像,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人的迷茫。




海明威

1954年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于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颁奖词



插画师:Bertha Svensson Piehl


看到《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了。




塞尔玛·拉格洛夫

1909年度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颁奖词




在诺贝尔奖官网收录的最早的文学奖证书。获奖者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代表作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