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关于《老子》第五章的解读

 天一天一天一天 2016-10-16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关于《老子》第五章的解读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P93.以下简称《今译》)
  老子在本章中,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继续阐发道体、道用问题。
  第四章提出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一个抽象、玄妙、几近让人摸不住头脑的结论,亟需得到具体的说明和论证。道到底是怎样个“冲”法以及在“冲”的状态下何以会有作用?老子关于“橐籥”的比喻使人茅塞顿开、一目了然,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之所以说是一个侧面,是因为在下一章中老子又以“谷”作比喻继续回答这一问题)。“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是古代的一种风箱,为炉火鼓风助燃之用,其内部中空自不待言,但一旦拉动即能送风。拉动愈速,送风愈烈;鼓动不止,风力不竭。因此,道体之虚空不是没有能量亦非毫无用处,而是能量无限(“不屈”)作用无穷(“不盈”)。
  “道体虚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只有持虚守静,不言不欲,无事无为,方能在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老子极力主张“无言之教”,目的是让人们通过“无欲”达到“无为”。“‘多言’为‘不言’之反,亦为‘无为’之反,故‘多言’即有为也。”(蒋锡昌:《老子校诂》,转引自《今译》,P95)统治者政令繁苛亦当属多言一类。笔者认为,多言乃多欲、多事也,在实践中必会乱为、妄为,其灭亡则指日可待。故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数”即“速”;穷即“穷困”、“败亡”;“中”即“中空”、“虚静”,在此为“道”之别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两句虽被置于本章句首,但谈的并非本体论问题而是方法论问题,即得道的天地、圣人对待万物众生的立场和态度:以虚空为本,放眼天下,无所偏爱,同等对待万物众生,“听万物之自然”(苏辙语)。在道面前,万物众生一律平等;在天地和圣人面前,万物众生亦应一律平等。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第二十五章),所以,道的本性和品格决定了天地、圣人对待万物的立场和态度。
  “天地不仁”是一个革命性的结论,它既否定了“冥冥中有主宰”的有神论,又超越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大众心理情结,还万物之自然。万物的生灭变化、贵
贱荣枯如“刍狗”(古代用于祭祀的刍草扎成的狗,用时备受珍视,用后随即丢弃。喻为荣枯自然)般皆循自然法则而自我生成。
  如果说天地作为一个不具有人类意志和感情的物理、自然存在物,做到“不仁”乃题中应有之意的话,那么“圣人不仁”则体现为一种极高的道德要求。孔子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爱,老子不是不讲仁爱,他的仁爱是一种超越了个体差异甚至人类自然差异的大爱;孔子提倡个体之间的和谐,而老子则追求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的“以直报怨”(《论语·宪问》)与老子的“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的差异集中反映了两位思想巨人道德境界的差异。
  “圣人不仁”的道德追求在《老子》后面的一些章(节)中直接化为了一种具体的道德行为或操作规范,延伸并深化了第一章中提出的“无欲”原则。这些思想除“报怨以德”外,还反映在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章(节)中。老子的“宇宙情怀”决定了他所关照的必然是宇宙的生成、道的运行、圣人行为的原则,他所要实现的是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
  基于以上解读,本章译文如下:
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那样,任其自荣自枯;圣人无所偏爱,对待百姓像对待刍狗那样,任其自作自息。天和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空虚而能量无限,鼓动则生生不息。多说妄作只会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