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黄瓜畸形瓜、苦味瓜出现原因详解(附防治方法)

 拓今德能 2016-10-16


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

在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的黄瓜,后期容易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苦味瓜等。

出现上述症状的病因 

曲形瓜
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病虫危害引起或温度、水分管理不当,如果结瓜前期正常而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地温低等条件下易发生。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弯曲状态,随结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
物理原因:雌花和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原因。
 尖嘴瓜、大肚瓜

早春保护地中传粉昆虫少,黄瓜不被授粉也能结实,这是单性结实没有种子。这种瓜营养条件好,能发育成正常的果实,反之则形成尖嘴瓜。

当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尖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分不均,就会形成大肚瓜。有的在营养充足情况下,应发育成正常瓜。
有时高温持续时间长,果实因高温危害成畸形怪状。
 细腰瓜

当营养和水分有时好、有时差,供应不正常,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此时黄瓜染有黑星病,如果缺硼,也会出现细腰瓜。
 苦味瓜

这是由于苦味素在瓜中积累过多所致,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不足,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很易出现苦味瓜。
1.黄瓜对氮、磷、钾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发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坐果不齐、畸形或在侧枝上、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2.棚内温度高于30℃持续时间过长,导致同化能力弱、损耗过多或营养失调,有时棚内或土温过高,蒸发量过大造成生理干旱,苦味素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
3.地温低于13℃,细胞透过性减弱,导致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也会形成苦味或变形。

4.苦味还有遗传性,皮色深绿的苦味多。


 防治方法

1.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2.搞好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管理。
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按氮鳞钾比例5:2:6施用,侧重用钾肥磷酸二氢钾等。

4.选用无苦味的品种。
5.注意温度管理,低于13℃或成长期高于30℃均不利,尽量保持温度稳定,避免出现生理干旱现象。

黄瓜花打顶和化瓜 
症状

黄瓜的生长点分化为花的器官,花开后瓜条停止生长,无生产价值。单性结实的黄瓜品种遇有低温或高温,妨碍受精而产生化瓜。

原因

多发生在结果初期,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及水分不足而伤根,土壤过湿,地温和气温偏低从而发生沤根或根吸收能力减弱都会出现花打顶。 
防治方法

及时松土、提高土温、促进根部发新根。必要时轻浇水,追化肥时再松土,即可有效地控制花打顶。

为防止化瓜,在黄瓜雌花开花后喷赤霉素、吲哚乙酸,化瓜率下降50-75%,单瓜增重15-30克,提前采收1-5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