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去丹麦,中国在秦始皇时代就有童话王国了

 金樽清影 2016-10-16


大家看到这些房子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不是以为是国外的某个小镇的茅草屋?

或者是童话故事里仙女小屋的取景地?

其实都是不是,

它就是....

咱们山东青岛的~


-海草小屋-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或“海带房”,

因其用海草苫顶而得名。

当你走进山东的渔村,

随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海草房,

它们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

极具地方特色,又宛如童话世界。






若要说到这些海草屋的起源,

那得追溯到秦汉时期,

海草房形成于秦汉,繁荣于明清,

因其简易实用,冬暖夏凉,

而被沿海百姓们广为采用。







海草房依地势而建,

连靠在一起的海草房,俗称“接山”。

“接山”形成的门洞走廊,颇具农家大院特色。







海草房的墙面一般都用天然石块或砖石混合砌成,

显得朴素而别具风味。




海草房的迎门正房一般为3间,

山墙上还镶有“拴马石”。



冬天,

皑皑白雪覆盖在屋顶,

厚厚的海草屋顶很好的隔绝了寒冷,

村民们都说,

海草屋顶可要比瓦片屋顶保暖的多呢!







看到这里你一定好奇海草房是如何建造了,

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

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

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深褐色。

海苔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

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

所以一直以来被沿海居民用作铺盖房顶的好材料。





那这些海草是如何收集起来的呢?

一年四季,海草春荣秋枯,

长到一定高度后,遇到大风大浪,

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

沿海的人们一般谁家要盖房子了,

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




 将收集好的海草晒干以后,

再把不大成形的海草找出来,

把成形的海草码整齐,

扎成捆,码成垛待用。

这个过程俗称“挲海草“。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

因此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

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

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

苫房可以说也是一门手艺。





爱好集邮的人应该都见过这张邮票,

---山东民居

邮票上的小房子就是海草房,

因为它的特色十分鲜明,不可多得。

所以就把它作为了山东民居的代表。



编知道海草房也是从这张邮票开始的,

第一次看到时觉得很新奇,

以前大学课本里学过很多地方民居,

比如:土楼,吊脚楼,窑洞...

可从来没见过这种海草房,

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欧洲某小镇里的房子,

不禁感叹中国的地大物博,

有太多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学习。


海草房是一部岁月掩盖不了的渔村记忆,

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沉淀,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进程中,

希望它能够得以妥善的保护,

将这一胶东特色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微设计 | 你身边的最美创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