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宗德楹联的人文意蕴

 江山携手 2016-10-17

邹宗德楹联的人文意蕴

刘宝田  湖南

楹联,滥觞于桃符,普及于民间,妇孺皆知,雅俗共赏,是因为它有着其它所有文学品种无法比拟的广泛而便捷的应用价值。人们最钟爱的毕竟是拿来就有用,就能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人类不断地追求方便有用的历史。但如果仅仅是这一点,楹联还无法进入艺术殿堂,镌摩于名胜,留传于翰墨。因为人类不仅仅是形而下的衣食者流,还有着形而上的更高的精神追求。说穿了,就是一个字:美。美的东西,虽不能衣,亦不能食,但人们钟爱的程度却常常超过衣食。因为它给予人的精神愉悦和人格力量是衣食不能赐与的。楹联能够在广阔而绚丽的艺术园林里,升起自己的风帆,穿越岁月的风云而高高飘扬,就是因为它是一面美的旗帜。这面旗帜以其独特的魅力召唤着、吸引着、俘虏着历朝历代一批批的文人学士为其贡献才智、增添光辉,日益放射出更加璀灿的华彩。被誉为“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邹宗德先生便是这“一批批的文人学士”中的佼佼者之一。人们喜爱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凸显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倾向明朗,正气沛然,此其一。许多成熟的艺术家,其作品都有一条明朗的思想主线。也许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养育,也许是由于父辈品格的薰陶,也许是由于人生历练的磨砺,也许是由于先天品性的赋予,也许是由于书籍、传统、实践、秉性等种种因素的交汇融和,宗德的脉管里涌流着华夏赤子的热血,贯串于其作品中的情感主线则是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精神。“秦氏风波三字黑,岳门忠义满江红”(《题武冈司马冲武穆宫》),以绝妙精湛之对仗,壁垒分明之爱憎,揭示秦桧构害岳飞的黑天“风波”,赞颂岳飞爱国爱民的“忠义”风骨。以其精巧的用典弘扬我泱泱华夏的堂堂正气,令君子者辈扬眉振奋,奸侫者流颤栗汗颜。天意崇正道,人间要好联。明道弘义,义正词工,言简意赅,流畅铿锵,掷地有声,一诵不忘,是历代纪念岳飞的精典“好联”之一。

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的懿行美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穿越历史的风云,一脉相传,代代不息。其大者,则是以黎庶为本,以苍生为念。“范公曾太息,古往今来,同悟讥谗之理;湖水亦多情,风吹面皱,应怀忧乐之心。”宗德也是这样,在《题岳阳楼》、《题岳阳对联公园》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跃然联中。“布达拉宫,铭千年西藏历史;文成公主,结万代唐蕃姻缘”。民族团结、繁荣中华的精神渗透在《题西藏布达拉宫》的文字之中。读宗德的题赠联,常常感到其言词切切,寄寓殷殷。“桥头放胆题,少小当怀司马志;河汉飞船渡,未来正待栋梁材”(《题涟源桥头河完小》)。“荷花高洁凌波,励志宜修君子德;田地耕耘种玉,育才可借伯雍锄”(《题隆回荷田中学大门》)。“万水千山,云路迢迢舒紫翮;和风细雨,师恩浩浩润心扉”(《题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大门》)。尊师重教,励志修德的传统风范,浸淫字里行间。即使是嵌名赠人之作,也总寄寓着求善之心,向美之情。“财自德来宜厚积;诚如天大莫轻浮。”“天有善缘须会意;兵无常势可通神。”“夏赏荷花秋赏菊;上无欺哄下无谀。”“贤者必修其德;道乎当载以文。”以诚以敬,如劝如讽,真乃君子之作,风雅之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