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茂林之家 2016-10-17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说文解字》:“张,施弓弦也,以弓,长声。”

可见,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

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弓矢的发明者。弓箭可是远程杀伤工具(武器),对氏族社会影响极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还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另外,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弓箭,古代骑兵额克星)

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这幅广泛镌刻于各地张氏宗祠的楹联,就诠释了张氏与弓箭、与北斗星的密切关系。

但是,尽管张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但与刘、李、赵三个汉唐宋强盛王朝的国姓相比,人口数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今居然排名第三,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个中原因,值得研究。以小编的能力和学识,是无法准确而客观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作一些猜测。

看看现在第一大姓——李姓,历史上先后出现过6个李姓政权,称帝者多达60多个,仅仅一个唐朝,就统治中国将近300年,开枝散叶,兴旺发达,子孙必众。

而张姓则是个例外。虽然张姓历史上也出过皇帝,建立过“前凉”(五胡十六国之一),但由于地处西北,疆域狭小,又逢五胡乱华,存活时间很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尽管不是国姓,但从汉朝起,张姓人才风起云涌,形成了名门望族、家族体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

秦汉时期,张姓还是一个小姓,但汉朝数百年,张姓却牛人辈出,对汉朝乃至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比如,政治家汉初三杰的张良,外交家出使西域的张骞,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五斗米教(道教)始祖张道陵……当然,汉朝也衰亡也掌握在张姓手中,东汉晚期的“黄巾起义”,敲响了汉王朝的丧钟。

由此,张姓人口数量的增多,与政治影响力无关,靠的是文化影响力,也就是软实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姓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

(一)世界分布

遍布海外,按照人口排序大致是: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张氏、澳洲、北美洲、欧洲、非洲。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图为张仪的影视形象)

(二)中国统计

2015年人口普查统计,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约84,800,000人。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至少有70个张姓子孙。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三)起源

1、源于姬姓

(1)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源于改姓而来

(1)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2)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3)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4)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纳西族)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高山族)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僳僳族)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藏族)

(四)迁徙分布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

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九龄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五)郡望

郡望共有26个。

清河郡:汉时设置,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设置,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这支张姓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太原西南),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之族所在。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郡,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汤

南阳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彭。

敦煌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县西),此支为东汉太常张奂之族所在。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在今河南境内。

河东郡:秦设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隋河东郡丞张吒子。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居正 ,明朝内阁首辅,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始兴郡:三国时设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这支张氏出自西晋司空张华之后。

冯翊郡:三国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此支张氏始祖为后汉司空张皓少子张纲。

吴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河间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这支张氏出自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

魏郡:汉初设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

蜀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成都,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若。

武威郡:西汉设置,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之洞 ,晚清名臣、洋务派领袖之一)

犍为郡:西汉设置,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遵义市),这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谋臣张良六世孙张壮。

沛郡:东汉设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这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睦。

梁郡:汉设置,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汲郡:晋时设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

郡河内:楚汉之际设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晋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自忠,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六)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

收入了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总名人数的3.8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位;

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95%,排在第3位;

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4%,排在第2位;

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58%,排在第2位。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张大千 ,国画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