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孩子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

 小草励志 2016-10-17


《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积木育儿一键关注




近日,遭遇性侵的未成年少女三度怀孕的新闻,又成为热点。故事似乎越来越复杂。一开始她是以一个受害者身份进入公众视野的。

如今,记者们发现了更多源自这个女孩自身的毛病,譬如依赖性强,爱撒谎,出尔反尔……她俨然已经成为一名“问题”少女。而这背后,其父母难辞其咎。

透过新闻点滴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女孩成长早期,父母的关注、陪伴很少,甚至起码的监护都是缺席的。女孩的爸爸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会跟所有人哭诉自己的无助,几乎向自己所接触过的所有人展示自己的“伤口”,并请求物质资助。

如此父亲,让女儿无法获得独立的人格滋养。在她的人格形成关键期,温暖而有力量的父母亲的形象似乎都不存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缺失,并往他处寻求补偿。

从新闻里看她这两年的生活,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一直在寻找一段可以安抚她的亲密关系,一个懂得爱她、关注她、并且可以依靠的男性形象;为此,她网聊、去见男性网友、轻易地被不良分子的“承诺”欺骗……

这就像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安全感的缺失让她以坠落的方式逃避现实,最终却距离自己想要的安全感越来越远。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个女孩的悲剧并非个案。

我见过更多女孩,她们虽然并没有遭遇身体上的侵害,但心理上却同样承受着来自父母的“伤害”。为了自我补偿,她们往往会有“离开缺爱的家”、“听信花言巧语的男性”、“与不合适的男子陷入恋爱关系”等行为举动。

在这样的“自我补偿”中,看起来是万恶的社会欺骗伤害了女孩们,但细究这些女孩的家庭特征,往往惊人地相似:

孩子三岁前,就和妈妈分离;

长期照顾孩子的主要抚养人,除了物质上满足孩子,极少情感支持;

孩子的爸爸妈妈感情不和;

孩子父母平日里缺少对孩子的情感关注,若有关注,也往往只看孩子的学习、或者挑剔孩子身上是否有什么坏毛病。

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也许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偏于乖巧的普遍印象,让大人们误以为,孩子长得还不错,没什么毛病。然而,问题早早就埋下了。进入青春期以后,问题就会逐渐浮现。

前阵子,我一个亲戚把自己女儿送到我家,他们希望我能够在暑期帮助管管这个已经9岁的女孩——打从1岁起,她就被留守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至今她仍无法独立入睡。

经常,她会半夜里爬起来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直到困得不行了才能够入眠;她的情绪很容易失控,攻击性很强,习惯以挑衅的方式和人沟通;完全的自我中心,拒绝接父亲的电话,每次接母亲电话都要哭一次。

父母的长期缺席、单纯物质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忽视,加上夫妻感情冲突,很容易带给孩子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并产生大量不被看见的愤怒。逐渐进入青春期后,独特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会加重孩子内心的各种冲突,让他们看起来更像一个敏感的、多刺的问题孩子。

然而,在这些“刺猬”外壳里头包裹的,不过是一颗亟需被看见、被爱安抚的大婴儿。

此时,若父母仍然不做出自我改变,换种视角去看待孩、接纳孩子,只会让孩子身上的问题固化,把孩子往问题之路上,越推越远。


父母需要作出调整,接纳孩子。

所以,只要你也有一个女儿,那么希望你都能读完这篇文章,以及下面这几个教养建议:

3岁以前,母亲不要与女儿分离。且母亲需要保持自我情绪的稳定,看见孩子的情感需求,并给以爱的回应;

整个儿童期,不要让自己的性别偏见限制了女孩儿的自我发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而不是性别来教养孩子。接纳孩子本身的样子。你对孩子的尊重与爱惜,才能教会孩子长大以后真正懂得尊重、爱惜和保护自己。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问题少女的标签。父母的暗示很容易让孩子真的往问题方向发展。要接纳青春期孩子封闭的、敏感的、渴望独立又充满依赖的心理特征,学习做孩子的大朋友。

女孩长大后,会更倾向于在意自己的外貌、体型,以及同伴关系。父母需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引导孩子从关注外在逐步到挖掘出自己的内在力量和自信。做孩子的倾听者,及时为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提供支持和有效引导。

女孩的父亲尤其需要减少对女儿的挑剔,以及对自己伴侣的挑剔,多欣赏孩子的长处。这样可避免孩子自卑、不必要地去迎合他人,或者他人一两句好听的话,一点点恩惠,便会被“哄骗”走。


更多育儿问题,请留意以下视频:

《怎么对待爱尿床的孩子》


《孩子为什么讨好父母中的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