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航天60年:六大领域航天器都能造(组图)(2)

 shanshanli360 2016-10-17

2 卫星闪耀太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东方红1号卫星在轨飞行示意图

在人造地球卫星领域,我国现能独自研制、发射和应用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和应用卫星3大类卫星,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试验卫星方面,2012年发射的实践9号A卫星、实践9号B卫星是我国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批星。2015年,我国发射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1号和吉林1号技术验证星。

在科学卫星方面,我国在2003年、2004年分别发射了探测1号、探测2号卫星,它们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

2015年12月发射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2016年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10号升空。它是单次搭载空间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研究。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自由空间量子密钥生成和分发、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及非局域性检验等具有重要科学和实用意义的实验。

就我国发射的航天器来说,我国发射的应用卫星品种和数量最多,用途最广,效益最高。我国已先后研制、发射和应用了3代固定通信卫星、一代数据中继卫星、一代移动通信卫星。

其中用于第二代通信卫星的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是目前我国经过多次飞行考验的中容量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平台。

我国第三代固定通信卫星采用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具有输出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现已用于10多颗通信卫星。

我国已发射了3颗采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的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天链1号。

2016年8月6日,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1号的01星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