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制墨

 齐一摄现美 2016-10-17

       中国古代书写、绘画用的墨锭。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制墨历史,最早应用的是松烟墨,宋时产生一种书画用的油烟墨。松烟是以松树为原料,油烟是以桐油、麻油、脂油等为原料。宋代以来,名墨倍受文人、书画家的喜爱,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出现了观赏墨及礼品墨。常加入名贵中药和香料,墨面刻有名人绘画和诗词,具有民族特色。



       制墨工艺复杂,要经过烧烟、收烟、加胶、加药、和烟、蒸剂、杵捣、捶炼、制样、入灰、出灰、去湿等十几道工序。墨配料也十分讲究,优质墨配有麝香、梅片、冰片、金箔等。









      我国墨的著名产地在安徽歙县古属歙州(北宋时改为徽州),唐代奚超、奚廷珪父子所制的“新安香墨”、“廷珪墨”等名满天下,经宋元明清的不断发展,“徽墨”便与宣纸湖笔齐名。清代时,歙州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为影响最大、实力最强的四大墨王。


     

      历来书画家都十分重视选墨,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明代方瑞生在《墨海》中论及好墨的标准为:“黝如漆,轻如云,清如水,浑如岚。”具有“香如捷好之体”,“光如玄妻之发”。顾邻初的《论墨》也论及选墨的要求为:“色黑如漆,光明可鉴,质极轻清,具有自然之馨,才能入纸不沁散,笔不阻滞,暑天胶性不润,寒天胶性不介。”从以上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选墨应从色、胶、质等几个方面来鉴定。首先要色黑如漆,墨仅仅黑是不够的,且要有光泽。“紫光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明代陈继儒《妮古录》论定墨的质量还要看胶的配比。墨胶过重,行笔便阻滞不畅;胶量过轻,着墨不固,装裱时着水即渗化。此外,墨的质地细腻与否也是重要的方面,墨质细,书画时墨韵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本文由《中博雅趣》整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