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喂书长大的孩子,那些读100遍也不够的绘本推荐

 笨鸟先飞0527 2016-10-17

文|CC爸妈

CC18个月大的时候每天可以保持1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现在23个月,每天的阅读时间是3小时+,很多听起来颇有意思的话如果仔细想想都是出自绘本。起初我以为这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以为每个小朋友都是如此,就如同他们都在6个月左右开始会坐、八个月左右开始会爬,一岁左右开始会走路一样。但是根据后台宝妈们的反馈,我才发现,原来阅读这种事,并不像吃饭走路一样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篇文章比较长,因为:

没有急功近利的速成法,因为教养的本质不在于此;
没有简单粗暴的购买书单,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只有一本本我们甄选后亲自念给孩子的好书,只有我们实实在在的共读细节;
只鼓励你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读物。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绘本是专属孩子独特的文学形式,它语言发展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普遍认同的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1-3岁是学习语言的敏感期,接触的每一句语言都会记录在大脑皮层的语言区。绘本阅读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但我认为在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你让早期让孩子接触什么语言,将来孩子就会用什么表达。

田园里种满鲜花,杂草就无地生存。

你给孩子读诗,将来看见美景她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塞!真牛”。

夸奖喜爱之人他会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不是淡淡一句“真好看”。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诗情画意,即便一本书都没有也并不会影响他长大成人。但是看完下面这段话,你也许不会在小看阅读

智力启蒙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的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CC读了100遍+的绘本

绘本太多太多。以下精选的都是CC至少读了100遍的,你没看错,是100遍。因为喜欢某一本时,也许每天都要读上3-5遍。 “探书(看书)”CC指令一出,在每一个艳阳升起的清晨,在每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我或拥她入怀,或盘膝而坐,享受共读的温情时光,这一刻不仅仅是陪她成长的义务,也是做父母的福气。

小宝宝时期的书

《宝宝视觉激发:黑白卡(适合0~6个月)》
《宝宝视觉激发:彩色卡(适合3个月~3岁)》

CC出生前,我就囤了一套,宝宝刚出生时,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黑白世界,这时他双眼的运动还不协调,不能对焦,只能看出物品的轮廓,但能够感受光线的明暗。在宝宝1~3个月时,家长可以给他看黑白对比强烈、轮廓鲜明的图片,并配合红色物品进行视觉训练。手持卡片让宝宝正面注视或移动卡片让宝宝追视。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分钟。再大一些就可以换彩色卡。

《拉拉布书》

软软的布书最适合小宝宝们啦,好玩不贵,能咬能撕能洗能当玩具,颜色鲜艳又可爱。CC6个月大时C爸出差带回来一套拉拉布书,那时候的CC是一个成天流口水的小妞,书之于她而言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可以塞进嘴里磨牙的玩具。而C爸买书的理由更是二到让人心碎,他只是兴奋的告诉我,快看现在小孩子的玩意多么新奇,书都是布做的。作为新手爸妈我们到底是打着孩子的旗号满足了多少自己不为人知的欲望。

《猜猜我是谁》洞洞书

一套四本《猜猜我是谁》《猜猜动物园》《我长大了》《准备好了么》。用一套介绍颜色和动物的精美图画书,改变了传统猜谜游戏的面貌,一幅幅画风粗犷、热烈欢快的动物画像眩人眼目。小洞洞的设计更适合小宝宝。惊喜的是最后一页都是镜子设计,CC每次都惊讶指着镜子说“有CC!”臭美半天!


《宝贝认知纸板书》

纸板书其实都类似,认识动物、颜色、蔬菜、交通等等,厚纸板的硬度,小手不易撕烂,鲜艳的颜色也可引起宝宝兴趣,这批书C妈基本都是见谁买谁,大同小异,此时接触书的意义是让宝宝认识书,对“书”这种东西感兴趣就够了

大宝宝时期的书

《噗噗噗》

CC的启蒙绘本是闻名世界的《噗噗噗》,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用书。久仰大名,C妈也算是阅书无数见过世面的人,但是看到庐山真面目的时候,这过于抽象的画风我也是醉瞎了。绘本中罕见的另类经典,每页画面简单又机具冲击性,只配1-2字的拟声词,因为太抽象起初我也只能机械又夸张的念每页的字。但是惊讶的是CC却爱不释手,数月后的某一天CC就能准确的说出每一页的配字并配上相应的表情!!我真的震惊了,第一次领会到什么是绘本的力量,孩子的世界也许原本就是简单而抽象,不管你是否欣赏,他们真的是非常喜欢。

从此我跟C爸秉承着的“买什么都不如买书好,书永远不嫌多”的观念又加上一条,“不依个人喜好为CC选书,多买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书,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真爱”是王道。”


杜莱纸板书系列

这是一套刚刚上市的书。不知国内有没有售。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法国童书大师埃尔维·杜莱。一套四本,分别是《我来啦!》、《真的很厉害!》、《是大还是小!》、《朋友?碰友!》。画面内容简单,颜色亮丽,画风轻快,加上少量的词语,很适合一岁多的低幼儿。尤其是纸板书,不管他们怎么折腾都没事。CC起初喜欢《我来了》我把它讲成是妈妈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去看CC的故事,最后一页母女抱在一起么么哒(我们也会你一句我一句腻歪很久)。后来懂得情绪表达之后她最喜欢《朋友?朋友!》“我生气了!”就是通过这本书学会并理解到了,但是个别画风较抽象,稀少文字,讲解只能自行发挥吧。


《我爸爸》

开启了绘本之旅后我发现关于爸爸和月亮的绘本尤其多,可见亲子教育中,父亲的角色有多重要,对于爸爸经常忙到陪伴时间不够的小宝宝,太需要一本关于爸爸的书了。这本的经典程度不需要我多说啦。同系列还有《我妈妈》,但是《我妈妈》好像情节不够贴近幼儿生活,不如《我爸爸》更吸引孩子,但是都建议持有,我不信你们没有强迫症。CC起初最喜欢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那一页,现在她已经在研究“在运动会的比赛中哪个爸爸长了胡子?

《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这是C妈非常喜欢的一套书,非常非常喜欢!明亮的大色块拼接出的动物特别有视觉冲击力,语言富有节奏性和韵律感,可以学会各种动物的名称,认识颜色、增广视野非常适合低幼儿童,这是一个系列,宝宝感兴趣的话可以买整套。

《首先有一个苹果》

可以读到很大的一本书,小的时候识动物,大了以后认数字。把枯燥的数字引入到生动的动物和故事当中。非常有趣。

《抱抱》

这本书有多感人呢?我给CC讲第一遍的时候,她居然眼眶泛红,眼角含泪!小猩猩在草原上玩,看到小象和大象在抱抱,他很好奇,后来看到变色龙、小蛇都有人抱抱,他突然也想要抱抱,于是大象带他开始了找妈妈之旅,一路上看到了各种动物都有人抱抱,小猩猩终于忍不住大哭,“抱抱”他大声地哭喊。正好这个时候妈妈来了!内心戏丰富的孩子真心会被感动到

《大卫,不可以》

这是我给CC买的第一本绘本,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可惜国外人手一本的《NO!David》开始并没入CC法眼,可能是她当时确实太小了。CC是1岁左右喜欢这本书的,因为那时候她已不再是任我们宰割的小绵羊非常有主见,所以我常常会对她Say,no!自然就想起这本书,翻出来她果然就很喜欢,到现在也依然喜欢,1岁的时候她喜欢看大卫光屁屁、调皮捣乱,现在快两岁她会说”棒球打碎了花瓶”会难过地说“对不起”。书的前面几页是简洁有力的“NO”、“NO”、“NO”,正当读者倦腻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一句“大卫,我爱你!”CC非常喜欢这个温情环节,每次也像大卫一样要求抱抱。也许她读懂了就像大卫一样,无论妈妈禁止他什么,无论他做错了什么,故事的最后都是:“I LOVE U”对于这句英文CC的标准发音是“biubiu”。

《爸爸我要月亮》

翻开有惊喜的绘本,是“关于爸爸无所不能”的书。CC说的第一个词语就是“月亮”中秋节我们带她赏月,给她指天上的月亮,小丫头居然也认真地指着说“月酿”,我跟C爸真是又惊又喜,接着她又说“爸爸月酿”我才恍然大悟,她是联想到了《爸爸我要月亮》,所以,你看绘本的力量是潜力默化的。有折页可以翻开的设计能让宝宝们直观认识上下、大小、多少,看到“小茉莉和月亮跳起舞来”可能会让小宝宝们非常迷惑,因为他们直线的思维理解不了为啥一页有那么多小茉莉。

《猜猜我有多爱你》

乍一翻开看上去旧旧的,画风也异常简洁,但是胜在内容非常感人。讲这本书要站起来啊,因为需要边讲边演。{“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的不能再开。}讲到这里的话爸爸妈妈也要跟大兔子一样表演起来,小宝宝们也会跟着学!父母爱孩子永远会更多!

不睡觉世界冠军》

故事的内容是,睡觉时间到了,小黛拉哄她的三个动物朋友睡觉,CC非常喜欢里面的豆豆蛙,这是他记住的第一个动物的名字插图是几米画的,色彩鲜艳画面精致。情节比较长,CC直到现在也不够有耐心听完三段故事,但是依然挡不住对它的喜爱,通常是她每页都要翻到,不喜欢的一翻而过,喜欢的会让你讲,比如每次讲到枕头船摇啊摇,我们就把她放在一个大枕头上边摇边读,小姑娘每次都乐得前仰后合... ...

《晚安大猩猩》

孩子长着一双和大人不一样的眼睛,她能发现大人看不到的细节,给CC读前十几次的时候,C妈的眼睛里只有主角大猩猩,和配角二号、三号… …等大型动物配角,直到某次讲到最后一页CC指着小老鼠说“吃香蕉啦”!我才注意到这个渺小的配角原来才是最大的配角,他出现在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而且其实戏比大猩猩还多,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我是瞎了么?我怎么就看不见?可是,我就是没注意到它。 所以,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不妨等一等,不要“匆匆”读完故事里的情节,孩子对某一页图画感兴趣时,不用催促,耐心等一会儿,也许里面还有你没发现的故事。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这个故事对于2岁内的小朋友来讲字太多了,画面内容也比较多,开始CC并不喜欢,但是某一次拿出来的时候,居然就变成了哄睡神器,这成为了CC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可以安静看到睡着的书,也许是因为不断重复的语言,也许是因为画面的丰富。反正对于CC这种越看书越精神的孩子来说,这种事确实非常不可思议。CC的第一个姑且称之为成语吧“冰凉冰凉”就出自此书。她像小老鼠一样钻进了爸爸的被窝,淘气的把凉脚丫伸进爸爸怀里,爸爸不经意“嘶~”了一声。小姑娘就美滋滋的说“冰冰凉的”,我跟C爸相视一笑,又是绘本的功劳。

《乱挠痒痒的章鱼》

章鱼想给海星挠痒痒,可是海星不愿意于是她说“住手!” 螃蟹也不愿意,螃蟹说“走开!”第一次我讲到这里的时候CC大发雷霆,使劲用小手拍打书里的章鱼,嘴里喊着“住手/走开”这是她第一次说这两个词,唯一两个讲过一遍当下就记住的词!也许是我讲的时候语气过于严厉,激烈的情绪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啥叫好的不学坏的学,所以要少对孩子发脾气或用严厉词汇),不过同样她也学会了表达,再后来章鱼帮珠母贝捡珍珠时大海鳗对章鱼紧追不舍,CC又着急地走使劲用小手拍大海鳗,嘴里急急地说“走tai走tai… …”我暗笑,怀里的小儿已经学会共情了。

《噼里啪啦》系列

这页是一套低幼读物,每册薄薄一本,适合小宝宝。前两套是普通的小册子,最后一套是翻翻书。也是各大榜单的推荐书,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买早了,买来放了很久。再后来拿出来就变成了爱不释手,每天只看这一套,每一本都是那么爱!重复N遍乐此不疲。跟着这套书CC培养了很多好习惯,爱刷牙、爱洗澡、自己上厕所。(哎,说到这里,我们毕竟是女生不知当讲不当讲,但是大嘴巴的老妈子真的很想说之前CC如完厕总是不爱擦屁屁,我们总是追着赶着擦,但是看完这套里的《我要拉拉粑粑》居然就特别爱擦屁屁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某本书也许只是当时不喜欢,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是好书早晚会得宠的

妈妈如何读,宝宝才会听?
自己读

每天留一些和孩子共读绘本的时间,这太重要了,你能感觉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能随时补上一些解释,能用肢体语言和眼神、表情和他们交流,能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满地打滚。作为一个古墓派人士,我从未使用ipad或讲故事机(当然现代科技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带娃的辛苦,适当让大人解脱一会儿,平衡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不要教

父母不要“教育式的阅读”,比如忽视故事情节本身只让宝宝认识里面的人物,升级版的就是“这个是什么呀”“上次教过的呀”“不记得了吗”等等,这样孩子就跟应付考试似的,肯定会反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父母读绘本时,角色代入会引起孩子的兴趣,比如上文提到《晚安大猩猩》开始给CC读他也不是很感兴趣,后来我鼓励CC也像大猩猩一样去“偷”管理员的钥匙,然后给小动物们开门,每打开一个,她就好开心。

跟生活中的情景结合起来,会更容易理解,也更能带动宝宝的兴趣,比如刷牙的绘本,可以说“河马在刷牙,跟CC一样,小朋友都要刷牙”,在不知不觉中灌输正确的生活习惯。

把绘本夸张到舞台剧的层次,在平淡的故事,宝宝也会觉得有趣。不要回避绘本中真实的语气,有的家长不愿夸张愤怒/害怕等负面情绪的语气,怕孩子也跟着学,但是绘本就是要让宝宝学会表达,他只有学会表达才能更加快乐,七情六欲,人之常情,孩子需要学会如何快乐,也需要学会如何愤怒

选对书

要选择与月龄相适应的绘本,不要超出宝宝的理解能力, 脑补一下,我们当年上课,什么时候最容易走神呢?听不懂的时候……

多重复

绘本贵在精不在多宝宝喜欢重复,喜欢的绘本读上百次都不会厌烦,而且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需要重复、再现、加深印象。重复、重复、再重复,宝宝听在耳记在心里,总有一天小宇宙就会爆发了。

及时更换绘本

随着宝宝的成长,要经常换适合宝宝年龄段的绘本给孩子阅读,比如孩子自主意识强了,要表达情绪了,就买几本关于情绪表达的绘本;再比如孩子两岁要自己如厕了,就买几本上厕所的绘本引导。情绪和习惯的培养都可以通过绘本实现。

C妈说

成长是那么孤独不已,有时候,父母的臂弯尚浅,有赖于幻想王国的支持,孩子在内心周游、搏斗,一次又一次远遁后回归,以此完成自己内心的课业。”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里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如果童年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对宝宝来说,绘本正是他们童年时期不可缺少的“好书”。别管你的孩子多大,阅读培养,随时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