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成长的五个阶段中,应该分别养成怎样的素质

 许兴华数学 2016-10-17



导语:

如果能预先知道是否对你很有帮助?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帮大家做了这件事——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就像玩游戏每个阶段你将扮演一个角色,完成某个任务(危机)从而获取某种品质,没能完成就得到相反品质,完成一半得到不完整品质,完成过头又会得到过分品质。今天我们就着重讨论,孩子成长期的五个阶段!



良好地度过这段时间,在未来将帮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让我们看到人生积极的一面!


从诞生到一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出对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父母通过拥抱、抚摸与呵护来增强孩子对这个信任感。此阶段孩子非常被动,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妈妈,哭泣时是否有人安抚,饥饿时是否有人喂食。


如果长时间被父母忽视,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甚至对未来缺乏希望。但如果某个孩子被关注过了头,同样会让他产生“我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的思想,或者形成“被宠坏孩子”的特征。


此时孩子的未来完全撑握在父母手中,但父母也不需要变得完美,而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帮他形成信任感,“没事的,可能现在妈妈不在,但我相信她等下就会过来”“现在看起来有点难,但过会儿一切都会好的”。随着信任感的建立,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感也同时建立。


这段时间,将帮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将帮自己建立自信、毅力与自控力,当碰到困难我们不会退缩或等别人来帮助自己,而是拥用“我能行、再试一次”的心态。


当孩子顺利渡过婴儿期,这时他就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但父母还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这时,孩子需要修炼一定程度的自主与独立能力。


如果家庭成员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新世界,他就会慢慢形成对自己的信心,慢慢建立自主与独立能力。但如果家庭成员由于过度保护,限制了他独立的探索行为,或一直帮助完成他本该自己完成的事情,甚至长期控制阻碍他的探索。那这个孩子可能会陷入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或羞耻感。


家庭的最佳状态是允许、有耐心、鼓励但不逼迫。让孩子独自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通过尝试了解自身能力极限,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有危险不要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增强孩子的意志力、独立性与边界感(自我约束)。


这段时间我们要从游戏中学习,而非从书本中学习!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真实体验。


渡过幼儿期的孩子开始更多的掌控行为,但他还无法掌握思想。这段时间将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最大的任务就是在跑跳游戏中学习主动性。以前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他们也有义务帮助。但这时孩子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承担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学习生活技巧,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

家庭成员要鼓励孩子建立空间与时间观念,让他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你已经长大要开始懂事了”让孩子主动做出一些决定并了解该决定可能导致后果。孩子会很疯,因为他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所有的新事物,他需要有犯错的机会来发现自身价值并从中学习,他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正确的指引。


如果一切顺利你会慢慢从游戏与尝试中找到自身价值感,你会认为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你还会主动的去做事情,你开始建立责任感。但如果你被限制、嘲笑、批评而非引导,那你就会形成内疚感、遇事缺乏主动性、缺乏了解自身价值与意义感。



这一个时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今后我们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人生的态度,不论是被误导还是被强迫,都难以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素质。


时间飞逝,快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孩子即将进入人生相当痛苦的一段时期——学龄期。他不能尽情玩耍,开始要把大部份时间花在学习这项相对无聊的事情上。从此刻开始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已经开始从家庭偏向了学校、老师与社会份子。


这段时间直到青春期,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建立勤奋能力与融入社交环境。以前他总是随性而为,从来没试过长时间学习,长时间控制自身行为,他的生活圈子大部分属于家庭。而一切都将随着进入校园而改变。


孩子开始学习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勤奋)去完成一项任务从中获取成就感,此时他更在意所做事情的意义,以前玩只是单纯为了快乐,而这时玩是为了战胜对方。孩子会更希望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结果,而这一个个的结果将推动他成长前进,最终培养成他自己勤奋的品质。


但如要孩子尝不到胜利的果实,或错误的理解胜利的意义,或被团体排斥歧视欺辱,他就开始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叫自卑与无用感。所以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将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无可奈何的——孩子这时虽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还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与思想,只能任由他人影响。


另一个极端是过度勤奋,孩子在被迫的情况下去学那些额外他并不想学的东西。家长原意是对孩子好,想从小把他培养成尖子生。但是孩子在压迫中飞速成长,思想意识能力比同龄人都更早开发完整,他或许会拔尖,但却很可能失去人生意义。一切都是别人的安排,一切都是他人意志,让孩子没有自主意识,或自主意识被消磨殆尽,有能力但却意识不到,以至于让他不太合群因为过于异类。这种情况如果在青春期或大学延续,最终将慢慢滑向忧郁、迷失。


在这段时间总的来说就是别急,学会去感受自己与环境,不要立刻接受一些价值观,也不要武断的排斥。一切都不要妄下结论,妄断事非,做一个优秀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时间会慢慢告诉我们自己是谁,该信什么!


青春期前期


终于进入青春期了,这是很多孩子苦盼以久的日子,从这时起他不但能掌控行为,还能掌控意识。


“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你们别想再控制我!”孩子会强烈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但却因为生理变化而感到恐惧与孤独。为了掩盖这一切他变得叛逆或过度强调独立。


此时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找到生活的意义,此意义并不是长久深远的人生意义,而是“为什么你要做你现在做的事情”这段时间为了更像成年人,他开始寻找生命中的榜样!


如果家庭健全温馨,孩子就会从父母身上获取榜样的力量,传承他们所秉信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不幸的没有一个好家庭,那老天保佑他不要找一个坏人做榜样,多数人就是这样学坏的!


青春期后期


孩子此时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并如何融入到环境与社会之中。这个阶段他很容易面对角色混乱。因为从孩子向大人转变的差异实太大,他会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压力,而且时常陷入迷茫。


你到底是谁?

你为什么活着?

你该相信什么?

你为什么而奋斗?

你要如何扮演成人角色?

……


如果青少年期没发展出清晰的自我同一性,孩子成年后就难找到生活的意义。这点是中国青年面对最大的问题,我们的环境没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导致我们持继性迷失,结果把价值单纯建立在金钱之上。


但注意从这此该开始,每个人的人生将操控在自己手上。埃里克森建议青年人应该放慢步伐,停下来体验自身的变化与生活。去看看这个世界,放下学业去工作,放下工作再来学习。(但这点对中国的年轻人有点不实际,不过可以通过正向的社会实践进行弥补)



近期课程预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