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東海書畫 2016-10-17

     柳公权( 778-865),唐朝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柳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
    柳公权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始任一介低级官吏,后来唐穆宗偶然看到他的书法墨迹,亦誉为书法神品,旋被朝廷召到长安,时柳公权年逾四旬。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听后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到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他的
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构紧凑,而且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由于独到的特色,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

    

    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原件为绿绢本,乌丝栏,行草书,系抄录晋代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集会上所赋的诗篇。卷首为清·乾隆帝御题诗。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唐·柳公权行书长卷《兰亭诗》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