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江往事|邵氏与嘉禾的双雄渐变史

 林围里 2016-10-17
文/Charlie Chan
1
邵氏兄弟祖籍浙江宁波,1930年邵逸夫邵仁枚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负责发行天一的电影和拓展海外发行放映渠道。而在1934年天一迁往香港,并改名南洋,新加坡的邵氏兄弟负责提供资金和发行,而香港的南洋负责制片。

邵氏兄弟充分利用了东南亚英属殖民地在金融、交通和法律方面的优势,得到飞速发展,旗下分支机构遍布马来西亚、印度支那、曼谷等地,总共有戏院超过60家,这些戏院不仅放映电影,还有马戏和戏曲表演,1958年邵氏电影公司于香港成立。

△60年代邵氏众女星美丽耀眼、群芳斗艳

在50、60年代的香港,邵氏题材多数以中国民间故事、戏曲和武侠为主,这对于大量散居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观众十分有吸引力。当年邵氏电影以国语为主,这样既方便观众观看,又赢得更多的受众基础;加之邵氏敢于广纳人才、花重金制片及高效率产出,使得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的份额越做越大。

1959年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在香港取得了超过四十万的票房(此前香港电影的票房都是以十万计);1963年李翰祥和胡金铨联合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这波黄梅调的电影热潮的最高峰

邵氏电影公司当年采用流水线电影生产模式,邵逸夫曾在清水湾建造了十来个大型摄影棚,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可以拍戏。流水模式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拍电影的道具就像工厂机器一样,拍完电影立刻收回等下一部生产再用。毕竟在50、6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基本上是多拍多赚,流水线模式自然成为效率最高、赚钱最多的方式。

但此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工厂式电影产出使得部分产品高度雷同、缺乏个性。尤其在古装片中,一套戏服可以出现在几十部电影中,一个士兵的铠甲几乎可用在每个朝代,细心的观众大体能记住每部电影中相同的建筑和背景。
此外,流水线模式也明显和艺术创作初衷相违背,导演、演员在这种模式下工作,其本身才能得不到应有发挥;另一方面,维持此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工经费,由此导致大量固定财务支出和复杂人事关系。
2

 1970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三位高级管理人员邹文怀何冠昌梁风出走,成立了此后大名鼎鼎的嘉禾电影公司,邹文怀担任董事长负责海外发行、何冠昌负责制片业务、梁风负责宣传业务。起初,嘉禾获得了国泰公司院线方面的支持,在香港租下了一个片场,用邵氏旧班底拍摄了些许与邵氏雷同的武侠电影。1971年,嘉禾推出10电影中其中9部为仿邵氏武侠片,且票房却不如老东家,这样的局面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讲实属前途难料。
△《独臂刀大战座头市》为嘉禾初期的电影代表作
令人庆幸的是,1970年在好莱坞发展不如意的武术家李小龙转回香港,但他第一个约谈的公司却为邵氏。邵逸夫对李小龙很是欣赏,并答应给李小龙不错的片酬,但良好的待遇依然无法突破演员为公司工作、拿工资的模式,在美国见多识广心高气傲的李小龙自然无法接受邵氏的条件。
此后,刚立招牌不久的邹文怀找到了李小龙,答应可以让他参与整部电影的制作、可以得到票房的分红,甚至帮助其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前提是他为嘉禾拍出卖座的电影。这就是后来嘉禾独立制片模式的雏形,也正是这种独立制片模式,帮助嘉禾起死回生,并成为日后香港司空见惯的制片套路。
嘉禾之所以愿采取票房分红模式,除了嘉禾刚成立、急需人才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嘉禾创始人全为邵氏前高级元老,深知邵氏模式的缺陷,同时嘉禾的财力也不能制作流水线般良多类同的电影。
可见,票房分红模式极大的减轻了嘉禾的财务压力,并使电影的观赏性和创新性都大为增强,票房也水涨船高。1971年10月,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彻底扭转了嘉禾的命运,《唐山大兄》在香港收319万票房,不但打破了当年的票房纪录,更振奋了嘉禾全体上下员工,他们终于有了最卖座的明星和与邵氏抗衡的资本。
3

70年代初,李小龙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持续刷新着香港的票房纪录,接下来第四部电影《龙争虎斗》由嘉禾和华纳兄弟合拍,华纳兄弟负责欧美和日本的发行,嘉禾则负责本土运作。

《龙争虎斗》在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李小龙则成为世界级功夫巨星。然而《龙争虎斗》拍摄完不久后,李小龙便突然过世,这对嘉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嘉禾又推出了一些仿李小龙的山寨功夫明星,但都无法如愿成功;不过很快嘉禾又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位超级巨星许冠文

△李小龙的《龙争虎斗》让邹文怀功成名就


许冠文在嘉禾拍摄的喜剧《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等电影再次刷新了李小龙的票房纪录。捷报频传之外,邹文怀终于找到了一位真正的李小龙接班人,和李小龙风格迥异的功夫笑星—成龙。当然成龙大哥早年也是一位刷新票房纪录的狂人,嘉禾一时间拥有了香港最卖座的两位巨星。
即便70年代嘉禾电影比邵氏卖座,但邵氏的盈利状况依然好过嘉禾。就算嘉禾单部电影比邵氏卖座,无奈产量有限,无法与流水线下的邵氏电影相互比拼。但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代香港社会转型经济腾飞,观众的口味日新月异,邵氏电影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
70年代后期,邵氏电影在票房榜上已经不敌新兴的嘉禾及其他小型制片公司,票房的不佳致使邵老板越来越难留住人才。因管理层重心转移加之市场逐渐萎靡,1985年,邵氏公司终宣布停产,邵逸夫也将其在香港的电影院线租给了德宝电影公司,一个曾几何时、风光无两的电影王朝就此终结。
4

另一边厢,李小龙的成功为嘉禾打开了日本市场,同时也激发了嘉禾闯荡欧美市场的决心。80年代嘉禾对成龙许冠文成功包装后,推向日本市场,尤其成龙在日本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很多好莱坞名角儿。

为了开拓欧美市场,从1978年嘉禾就开始制作西影,请西方的导演和明星拍摄西方电影,迎合西方市场,拍摄的电影类型也颇为多元;其中成龙的《杀手壕》《威龙猛将》就是这样的作品,不过这两部电影皆因票房不佳而铩羽而归,但这并没有阻碍嘉禾对西方世界文化输出的步伐。
此后为方便经营和管理,嘉禾成立了附属的嘉通公司,以负责海外发行和西式电影制作,部门的负责人且皆为外籍人士,80年代中期运作达到顶峰。其中最成功的是成龙主演的喜剧《炮弹飞车》和真人漫画电影《忍者神龟》,尤其是后者在北美吸金超过一亿美元,名列当年全美十大卖座电影之一。
虽有以上成功案例,但嘉禾在美国并没有设置自己的发行公司,也没有和大的发行公司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在资金投入上即便在当年看似各种大手笔,但与北美六大比起来,却是如小巫见大巫,收效且甚微。
在西方,嘉禾往往要花费数倍于亚洲市场的精力,但最终受益远不及本土根据地,以致海外市场慢慢萎缩。为了照顾仅存的本土利益,80年代后期邹文怀决定收回成命、弃卒保车,把精力全数留在了香港市场,合拍片则迅速淡出人影,少人问津。
5
90年代后,港片开始衰落,成龙选择离开嘉禾前往好莱坞发展。1998年的何冠昌去世,邹文怀也年过古稀,嘉禾也迎来了产业的寒冬。在2003年制作完最后一部电影《幸运超人》后,2007年嘉禾被橙天娱乐I收购。

至此,曾经最轰动一时的邵氏王朝和嘉禾基业在21世纪双双作古,成为无数港影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百转千回的轶事。


真 诚 一 票


以上文章转载自豆瓣“瓦尔特的拳头”的文章:邵氏兄弟的电影王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