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扩散】我是”太湖街“弥陀镇人,我自豪!

 叶帅学对联 2016-10-17

作为一个弥陀镇人,不管你在哪里,故乡总是你心中最爱的那片地方!其实,最美的乡镇,永远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家,有我儿时的记忆.....

太湖县弥陀镇因唐代建有弥陀寺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1999年~2011年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首届“全省文明镇”称号等等。

弥陀古称弥陀寺。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弥陀镇因唐代建有弥陀寺而得名,民国31年(1942),日军入侵弥陀时被烧毁。弥陀清代隶属于永福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原田家、安乐两乡划归弥陀镇。


地理位置:

弥陀镇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区,东临牛镇镇南毗刘畈乡西濒湖北檀林镇北临百里镇。


政区划分:

镇辖33个村,一个居委会,计3.86万人。辖方田、杨林、河口、半街、松坪、宗场、吴山、李安、徐冲、小冲10个行政村。


人口面积:

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2005年撤村并村,由3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合并成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辖189个村民组,总人口39068人。下设12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党员1483人。镇班子成员14人,公务员30人。集镇规划区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1.8万。


文化:

弥陀镇因唐代建有弥陀寺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清代正一品右常侍卿王恩培、清廉勤政的长江盐运史朱延熹、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诗人,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朱湘皆出生于此地。


铁 林 寨


铁林寨,位于太湖县城北弥陀镇铁林村和平组。山势险峻,海拔800多米,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奇峰怪石,山路崎岖。2016年暑期慕名是太湖县第一红色支部,结伴登临。在铁林村部访谈中得知:鉄林寨半山腰是和平组,十几户人家都姓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铁林寨驻扎过红27军,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山区第一红色支部。


弥 陀 寺


安徽省太湖县弥陀寺,位于太湖县西北的弥陀镇。解放前,弥陀寺既是现在弥陀镇的地名,又是寺庙名。据《太湖县志》载,弥陀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后因历朝战乱,几兴几废。同时中国佛协助资三万元,朴老个人助资二万元。目前东寮房已完工,三圣殿也即将告竣。


朱 湘 故 居


太湖县弥陀镇朱湘故居“百草林”,去镇两华里,翻过一道长岭岗,便到了一个名叫百草林的地方。这里,便是朱湘的故居。据《朱氏家谱》记载:朱家从朱湘上溯35代,就是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朱熹,为朱熹长子所传,从婺源迁入。在朱家先祖的苦心经营下,朱家人丁兴旺,延伸到朱湘父亲———朱延熙这一代,可谓达到鼎盛时期。朱延熙与其兄朱延薰双中进士,钦点翰林,同治皇帝御赐“甲第逢春”金匾一块,以示嘉奖,可谓声震一方。


美 丽 桐 山


位于洞口县桐乡九龙、中桃、浦溪3个村境内,共有瀑布80多处。最高的九龙瀑布,悬流长达217m。蒲溪村的绵羊溪,两岸为原始次生林,古木参天,树阴蔽日,瀑布分布多而奇特,有一处瀑布冲下的深潭,潭碧如黛,深不可测,溪水溢出潭口,又成瀑布流下,十分壮观。


 弥 陀 生 条 


太湖县弥陀生条选用纯正黄豆,精制菜油,高温膨炸而成。黄豆决定生条的产量,菜油决定生条的颜色,水质决定生条的圆润,三者有一样不符合要求,都难以炸出优质生条。弥陀生条既是冬季下火锅的最好配料,又可以与其他食品放在一起炒、炸、煮、烧。放入生条的菜肴犹如锦上添花。生条入口柔滑,令食者回味无穷。


弥陀镇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属于山区边贸集镇,位于皖鄂边陲,太湖、蕲春两县的交界处,也是太湖、岳西及英山等县部分山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请 看 视 频

↓↓↓


我是弥陀镇人我自豪!

作者:瑞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