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老照片慈禧“演戏”

 cxag 2016-10-17



慈禧太后,不仅是个戏迷,而且还是个精通曲律、善解文词,甚至能够粉墨登场的老内行,在梨园界留下了许多轶事。她看戏时,手里总是拿着“贯串”(即是唱念做打、脸谱砌末以及曲牌锣经等有关这出戏的全部详细记载),边看戏边对照,一旦发现演员表演与“贯串”有误,便立即指责演员乃至降罪。另外,更有意思的是,慈禧太后戏看得多了,又进一步“培养”出了改戏的雅兴。


  《昭代箫韶》(《杨家将》)本为十大本共计二百四十出的昆曲连台大戏,慈禧不喜欢典雅斯文的昆曲,便亲自领衔把它改编成皮黄剧本,再交由升平署排演。这项浩大的工程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庚子之役被迫中断,两年中共翻改了一百零五出。慈禧编戏以后,大约觉得自己极有“剧作家”的天分,心中得意,便添了乱改戏词的毛病。她经常心血来潮地把剧本改得半通不通,然后命令艺人演唱,以此为乐。最后,慈禧过足了编剧瘾,再下来,自然便是要过过演员瘾了。


  慈禧要演戏,自然不会去演路人甲、小丑乙、农妇丙之类的角色,她要顾及身份。即便是让她演皇帝、皇后之类的,只怕也不会过瘾。而既然凡人不能演,那惟有演超人了。慈禧信佛,所以,晚年的她便经常演戏扮观音菩萨取乐。通常,慈禧会头戴毗罗帽,外加五佛冠(冠上有五瓣莲花,每瓣上绘有一尊佛像,代表五方五佛),手持柳枝净瓶,立在颐和园昆明湖盛开的荷花丛后,身后是山石和竹林。大总管李莲英则在慈禧身边扮韦驮状。慈禧扮观音的瘾头奇大,有时她会一天换几个造型,还让身边的侍从都扮成童子、护法陪她一起在昆明湖里坐着船演观音戏。


    下面几张照片均是慈禧本人扮成“普陀山观音大士”,大太监李莲英扮成观音身旁的护法神韦陀,四格格(庆亲王奕之女)扮善财,公主们扮成龙女,营造西方极乐世界情境。这恐怕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张艺术摄影照片。皇室档案记载:“七月十六日海里照相。乘平底船,不要莲。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陀,想着带韦陀盔、行头……”。当时还拍照了许多慈禧的娱乐生活照和肖像照,并被慈禧太后在70大寿(1904年)前,令人悬挂在紫禁城和颐和园等处,作为收藏和赏赐大臣们之用。也因此,这些照片后来流向民间,让老百姓看到了皇家的面孔和他们的生活。


京剧艺术
盛世梨园  戏韵万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