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确腧穴配伍效应差异及影响因素,摸索腧穴配伍规律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10-17


重要小贴士

为了方便广大用户,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已推出网络培训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学习,还能享受特惠专享价。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细信息


⊙作者:王之虹

⊙编辑:小余



明确腧穴配伍效应差异及影响因素,摸索腧穴配伍规律


一一访长春中医药大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之虹教授


王之虹,男,195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原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管高级专家、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协会副会长。


科研方面,主持承担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曾主编《中国推拿大成》、《现代中医临床必备丛书》等学术专十余部,曾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教材,发表论文20余篇。


多年来,致力于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主持的国家973项目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针对同一病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作用相同的腧穴配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王之虹教授用,选穴是影响腧穴配伍的主要因素的假说,项目组提出了同功穴的新理论和腧穴配伍研究的新思路。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带头人,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出版《腧穴特种疗法大全》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记者:王教授,您好,您主持的973项目是有关腧穴配伍的研究,那么什么是腧穴配伍?您认为腧穴配伍研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呢?


王教授:腧穴配伍是基于中医理论,在针灸选穴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和腧穴主治特性,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作用相同的腧穴进行配伍,发挥腧穴的协同增效作用,以达到特定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方法。腧穴配伍是针灸学科发展中的基本科学问题。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科体系中的优势学科之一,以其起效迅速和易于掌握的特点,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如何规范针灸临床选穴组方,是针灸学理论发展和提高临床疗效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腧穴配伍是针灸选穴组方的基础,各种针灸推拿治疗技术都是在腧穴配伍基础上实施的,腧穴配伍是针灸推拿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能够合理的选取最佳腧穴进行配伍是一直是针灸推拿临床医家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临床上腧穴配伍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基本模式是按部配伍和按经配伍,但每个腧穴都有其特异的治疗作用,只有配伍精当,疗效才能确切,达到针灸治疗疾病时“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目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腧穴配伍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


历代医家对腧穴配伍可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早有共识,提出了许多配伍方法,现代腧穴配伍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腧穴配伍疗效是否优于单穴尚无科学依据;缺乏不同腧穴配伍效应差异的评价体系和腧穴优选方案;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关键因素也尚未阐明。因此,确定腧穴配伍优选方案与评价方法,阐释腧穴配伍效应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腧穴配伍研究的重点。


记者:王教授,请问单穴与腧穴配伍应用相比是否存在差异呢?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教授:在己经开展的研究中,我们以针灸确有疗效的临床常见疾病糖尿病胃轻瘫和原发性失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已经初步发现单穴与腧穴配伍的效应是存在差异的。


在文献研究中,我们建立动态、多指标腧穴配伍效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实现了腧穴优选规律分析、腧穴配伍规律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利用《中华医典》(第四版)、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文件检索资源数据库,利用“中医腧穴配伍系统数据库”、以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总结分析了“失眠”与“糖尿病胃轻瘫”的腧穴、经络、特定穴使用频次,穴位配伍频次,通过关联度分析、计算机网络分析,总结确定了“失眠”与“糖尿病胃轻瘫”的腧穴优选规律谱和配伍优选规律谱。从针灸治疗“失眠”“糖尿病胃轻瘫”单穴处方和配伍处方的比例中可知,配伍处方的使用率要明显高于单穴处方。针灸治疗“失眠”使用频次排在前三名的腧穴依次是:神门(640次)、三阴交(555次)、百会(488次):配伍使用频次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神门-三阴交,神门-百会,神门-三阴交-百会。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使用频次排在前三名的腧穴依次是:中脘,足三里,内关;配伍使用频次排在前二位的依次是:中脘一足三里,内关一足三里。从腧穴优选和配伍优选规律谱结果来看,腧穴配伍优选往往是选择腧穴优选规律谱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组成的,这一结论不仅补充了腧穴配伍理论,也为今后临床选穴配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研究中,我们以糖尿病胃轻瘫为和原发性失眠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中心RCT研究方法,通过胃排空闪烁扫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睡眠日志和客观、多导睡眠图PSG)等手段,建立主客观结合的临床评价体系,就针刺单穴和不同腧穴配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和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了评价,初步整理了研究发现单穴与腧穴配伍在主观症状及客观检测指标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通过开展了基于FMRI技术和ET技术的小样本的临床实验,并结合SPECT/CTPET、生物超微弱发光技术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利用不同基因动物模型及不同胃运动状态大鼠,综合运用细胞外神经元及神经活动记录技术、肌电采集技术等,分别阐明不同单穴及腧穴配伍对动物胃运动、胃痛觉以及与之有关的中枢神经元活动的干预效应差异,从实验的初步结果我们发现,针刺与胃同脊髓节段神经支配的局部腧穴(中脘),对胃运动及迷走神经放电有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放电有兴奋作用。针刺与胃异脊髓节段神经支配的远端腧穴(足三里、内关),对胃运动及迷走神经放电有兴奋作用,对交感神经放电有抑制作用。迷走神经介导了针刺对胃运动的兴奋作用,交感神经介导了针刺对胃运动的抑制作用。局部腧穴与远端腧穴的双穴配伍(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对胃运动作用偏于抑制,即局部取穴有优势调节作用;远端腧穴的双穴配伍(足三里+内关)对胃运动作用偏于兴奋,即作用方向相同的腧穴相配伍,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但并非叠加;两远端腧穴与一个局部腧穴配伍(中脘+足三里+内关)对胃运动作用偏于兴奋,即两个远端腧穴逆转局部腧穴效应的优势作用。


综合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针对同一病症不同腧穴的干预效应具有差异,并且作用特点不同。中脘对于胃运动主要起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放电频率降低、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增加、抑制胃运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活度残留较多等;足三里对于胃运动主要起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增加、交感神经放电频率降低、促进胃运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活度残留较少等。从临床症状的改变来看,足三里有促进胃运动与排空的作用。中脘可以增加胃的容受性,缓解胃排空迟缓造成的胃痛腹胀等症状。另外,项目前期的工作中发现针刺中脘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放电有抑制作用,提示中脘穴参与了胃痛觉的产生和抑制过程,也提示中脘的具有改善局部痛觉及相关症状的作用。


单穴与腧穴配伍的效应也存在差异,并且就病症整体调节效应来看,腧穴配伍是发挥了单穴的作用特点,起到协同增效的目的。腧穴配伍(中脘+足三里)与中脘、足三里相比较,从形态学、血清胃肠激素等方面指标看,均明显优于单穴,可见腧穴配伍是调整了中脘与足三里两穴的作用,根据病症的实际情况综合解决胃排空不足引起的胃动力不足及局部不适的问题,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记者:王教授,请问您认为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王教授:在古代文献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针灸临床选穴的主要方式是按经选穴和按部选穴,也就是说腧穴的经脉属性和部位属性对于腧穴的作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主要因素是选穴,即选取不同经脉和部位的腧穴相配伍,效应是存在差异的。


通过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肠运动调节效应影响的研究以及按经选穴对原发性失眠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选取不同部位和不同经脉的腧穴配伍应用的效应存在差异,表现在不同按部、按经选穴对同一指标的调节效应不同。不同腧穴配伍效应存在差异,其差异与所选取腧穴的经脉和部位属性有关,提示选穴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


记者:王教授,请问腧穴配伍应用时的选穴规律和原则是什么?


王教授:我们在研究腧穴配伍选穴规律时,首次对腧穴配伍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论述,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和重点是腧穴配伍,但是从以往的文献理论研究来看,腧穴配伍与针灸处方、腧穴配伍与配穴等概念意义存在混淆的现象,为了正本澄源,明确研究重点,我们对腧穴理论的相关概念及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腧穴配伍理论,提出了“同功穴”新概念。


同功穴是针对某一病症,具有相同主治作用的一类腧穴。其概念来源有二,一是基于对腧穴特异性研究的换位思考,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围绕腧穴为什么能治病?每一个腧穴可主治多种症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同一种症候有哪些穴位可以治疗?这些穴位是否可以配伍应用?也即是由一穴多症一症多穴;二是基于腧穴配伍理论,同功穴即为腧穴配伍概念中的主治作用相同的腧穴,换言之,腧穴配伍即为根据症状,选取相应的具有相同主治作用的同功穴相互配伍以达到协同增效目的的一种方法。同功穴是腧穴配伍的基础,选择同功穴配伍是协同增效的关键。


单穴与腧穴配伍存在效应差异,腧穴配伍较单穴更为常用,针对同一病症选取同功穴,发挥不同腧穴的作用特点,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因此,选取同功穴进行配伍应用是临床选穴的原则,而针对主症选取主穴,根据兼症、辨证选取配穴,是腧穴配伍的规律。


记者:王教授,在己经开展的研究工作中,单穴与腧穴配伍的效应差异对于临床工作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王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针灸处方是针灸治疗的核心,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从古今文献的总结情况来看,针灸处方即有单穴处方,又有配伍处方,除特殊病囚较单一的病症之外,多数情况下针灸临床需要选取多个腧穴配伍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腧穴配伍是组成针灸处方的基本单位,那么如何进行正确合理的腧穴配伍就是针灸处方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根据针灸治疗的临床诊治的特点,针对症状,选取具有相同主治作用的一类腧穴进行配伍,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提出了“同功穴”的新概念,这是对腧穴配伍选穴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并认识到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关键因素是选穴,这对于进一步明晰腧穴配伍规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文来源:《世界中医药》2016年02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