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翡翠鉴定的谎言 6

 1234qinr 2016-10-18

先说国标的“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一般人不知道这蜡对翡翠起什么作用。如果说蜡能改善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笔者不敢苟同。但是,“红外光谱蜡峰异常” 倒是事实。

在翡翠加工最有代表性的玉都阳美,你就会看到,翡翠加工中,雕刻、打磨的工厂,都不准备蜡。只有抛光的工厂,会备有蜡,并实施“炖蜡”这一最后的工序。这道工序,正是为美化翡翠的表面光泽度而设,但不是为改善颜色和透明度而设。

炖蜡工艺,其实由来已久。在收藏老翡翠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翡翠表面有蜡的痕迹。给翡翠上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加工手段。翡翠加工行业,代代相传,沿袭了这个古老的方法。

前述的“有一些极端的例子,倒是让这些昂贵设备的“特殊作用”在另一个侧面的到“价值体现”,例有商家被告知炖蜡过量没能通过后,回家洗去过量的蜡后,便顺利通过了”,厂家明知上蜡过量不宜,但是,翡翠表面的裂纹,也就是被说成“沟渠纹”的缺陷,需要厚蜡掩盖。

说到底,蜡的作用仅此而已,改善颜色和透明度的说法,是未经思考的说法。

为什么钻石,红宝石等高级的宝石不需要上蜡?因为,钻石、红宝石的结构,不产生沟渠纹,也就不需要上蜡。谁敢说,钻石、红宝石上蜡后,颜色,透明度会更好?真实的答案是:鉴于翡翠的结构特性,上蜡仅仅是一种弥补翡翠自身缺陷的手段而已。

炖蜡是为改善翡翠的表面光泽度而设,不是说翡翠的表面盖上一层蜡就会漂亮。高档翡翠的光泽,表现的是一种“刚性”,与当下和田玉流行的“油性”大相径庭。和田玉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或许还有接翡翠表面需要上蜡,只是要求恰到好处。即只能填缝,不能盖面。


世界上任何一块翡翠都会有“沟渠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打磨、抛光工艺技术的或高或低,在表面留下的沟渠纹会或多以及或少。在细微的缝隙中,填上微量的蜡,使原本产生衍射光的缝近油性的感觉,翡翠刚性的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只会降低其本身的美观度。隙消失,变成了产生镜面反射光的平整表面。翡翠没有沟、坑的话,由自然平整的表面产生的光学效应最理想,最“刚性”,但翡翠的结构特征决定了翡翠的沟坑是难以避免的。


炖蜡填沟坑,只能对付细微之处,沟渠纹变大的话,靠蜡填缝已经无济于事,炖蜡也随之失去意义。不理解这个道理,蜡填得越多,离翡翠的真实面目越远。蜡填缝改善的只是表面光泽,决不会改变光泽与透明度,美观成无稽之谈,改善颜色和透明度更是无稽之谈


强酸强碱处理后的翡翠,比重变轻,能不能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谁都知道是不可能恢复,这是一个不可逆天的过程,要相信科学,机器给出的数据是事实,但人在处理数据上就很死板...大家都怕负有责任。大家都怕负有责任,这点是靠薪水过日子的人一个短板,情有可原,但这也决定了难有突破。


除了上蜡,还有没有树脂这回事?国标中的“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如何来理解?蜡峰异常是否就是B+C翡翠?2900附近的峰值为蜡的峰值。与多家鉴定机构的混账判决成鲜明的对立。也就是说,以蜡的峰值数据判翡翠为假,是错误的结论。“香港的证书附了红外图谱,但他们完全不懂解释,因为2900那仅是石蜡的有机峰谱。”“商检机构的红外光谱仪测定:


1.普遍精度不够,无法区分石蜡、油脂和树脂。

2.技术不成熟,整体测试远不及微区定点定位测试准确。

3.人员素质很低,眼力不够,知识不够,无法区分。

4.国标糊涂,测出有机峰,即判定为B货


以往唯鉴定机构为权威的翡翠鉴定行业,是一个仅限于外表光鲜的行业。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地矿学专家以及地矿学高等学府的学子们如何面对的问题。就眼下的现实而言,至少可以说明,将上蜡判为假,是很多鉴定机构的约定俗成、普遍做派。务必赶快纠正。如果说,3100附近树脂的峰值被屡屡准确测定,或许还有争辩的余地,或者早就被写入国标了。


为树脂这个伪命题至今仍在支支吾吾,实在匪夷所思。如果偶尔发现3100的峰值,则需要考虑误读的因素。这是一个行业的垄断现象,很多冤假错案,只因为有蜡,却被强行套上“树脂”处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真相开始被知晓。


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这几个文字,已经没有意义,应该从国标中删除。 对光谱的误读,用光谱的正读来纠错,还是挺合适的。但是,问题的主面并不是由于光谱的测定才开出证书。以前面笔者出具的三张证书为例,就没有光谱鉴定的影子。(请注意区别可见光吸收测试非红外光谱测试)。作出错误决定的其实是对放大检查项目中初检和复检的错误解读。


鉴定机构的第一道关用的10倍放大镜,当然这是很初级的水平。10倍或者20倍的玩意儿,用于鉴定翡翠只能是毛估估看看表面有无纹线。至于有什么纹,这样的倍数是看不清翡翠表面纹线的实质性问题的。


不过,鉴定人员的心里已经根植着B、B+C的概念,一旦看见有纹,姑且先入为主来个初检归类,方便后面40倍体视镜复检定调。也许初检归类在机构内部很重要,可以让以后所有项目的鉴定同事们。有一个对号入座的概念。除了这个作用外,这第一道镜检关就是个摆设,对决定翡翠的真假毫无作用。第一关是误读走出的第一步。因为,连后面的40倍体视镜尚且不能看清楚关键的细节,你小小的10倍放大镜又能看见什么?

鉴定机构用40倍体视镜决定翡翠的处理与否,才是问题的中心点。

笔者对翡翠表面的沟渠纹以及循沟渠纹对翡翠内部的结构做过很多年的观察,发现沟渠纹是物理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化学作用的产物,。界定属于物理作用或是属于化学作用,对于最终结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