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米族习俗 普米人“散羊毛疙瘩”是为了啥(2)-文化杂谈-就爱阅读网 http://www.92to.com/wenhua/2016/04-10/3144485_2.html

 耕田书馆 2016-10-18

 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即使正在犁地或放羊,也要立即交给老幼代替,自己马上整装出征,而十三岁以上的女子,即使正在纺织,也要停机做饭,为家中男子打点行装。这是每一个普米族男女成员保护自己利益的义务。这种政治军事组织形式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最简单的社会协调手段,目的是维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公平和义务责任。

  散羊毛疙瘩是由群众活动的临时组织者和领导者“士子古明”发起的,士子古明的任期,一般是在两次重大的集会之间。下次集合时,他若还能提出为大家所拥护的主张,便仍是士子古明,否则,他便为新的士子古明所取代。

  散羊毛疙瘩的经过是,首先由受害人向士子古明诉说情由,士子古明听后秘密召集普米族的伙头、总伙头协商,如大家认为,应该造反时,就由发起人宰一头牛,将牛血倒在酒中,把牛心、肝放在火中烤好,大家共饮牛血酒,吃牛心肝,表示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斗争到底,若有出卖者,要受到严历的惩处。

5.jpeg

    吃完齐心酒以后,就散出羊毛疙瘩。各路人马按期到达集合地点,由士子古明说明事的起因,造反的目的,然后向目的出发。如果反对的是土司,则土司必须不穿鞋,不戴帽,不骑马,向普米族群众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如果反对的是一般的官人和封建领主,则要没收其家产和宰杀牛羊,被反对的领主如果承认错误,赔偿损失,仍然可以当官,并退回被没收的财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