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椒【第一季】当下时节病虫害防治技术

 没网名lojcj9eg 2016-10-18



花椒根腐病
1.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等省花椒产区。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园中。是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受害植株根部变色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形小而色黄,枝条发育不全,严重时全株死亡。
花椒根腐主要危害花椒根部,使之黑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易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幼、中、老树都有可能发此病。
2.发病规律
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主要从伤口侵入,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和根残体上越冬,一般4~6月开始侵染发病,6~8月发病最严重,10月下旬基本停止蔓延。
3.防治方法
(1)合理调整布局,改良排水不畅,环境阴湿的椒园,使其通风干燥。
(2)做好苗期管理,严选苗圃,以15%粉锈宁500~800倍液消毒土壤。高床深沟,重施基肥。及时拔除病苗。
(3)移苗时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500~800倍液灌根。
(4)4月用15%粉些宁300~800倍液灌根成年树,能有效阻止发病。夏季灌根能减缓发病的严重程度,冬季灌根能减少病原菌的越冬结构。
(5)及时挖除病死根,死树,并烧毁,消除病染原。


花椒枯梢病
花椒枯梢病又称花椒梢枯病,俗称枝梢枯死病。
1、分布与危害
该病主要分布于陇南市的武都、文县、宕昌、成县、康县等花椒栽培区,发病株率达20%~30%,最高达40%以上,严重时造成枝梢枯死。
2、病症
此病主要危害花椒当年小枝嫩梢,发病初期病斑不甚明显,嫩梢呈失水萎蔫状,最后嫩梢枯死。随着病情的发展,小枝上产生灰褐色、长条形病斑,并且病斑上产生很多黑色小粒点而突出表皮。
 3、发病规律
花椒枯梢病是有茎点属真菌侵染而引起。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在一年之中病菌可以多次侵染危害。11月份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越冬。在雨水较多年份发病严重,树势衰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4、防治方法
(1)加强椒树栽培管理,增施氮肥,及时灌水、排水,合理修剪,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减轻病害发生。
(2)结合椒树管理,发现花椒枯梢,应及时剪除,集中一起烧毁,以减少病源。
(3)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5%代森铵7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700倍液均匀喷雾。发病盛期再喷布1~2次,可收到良好防病效果。


花椒流胶病
1、侵染性流胶病
花椒流胶病由真菌引起,一年生嫩枝染病后当年形成瘤状突起,下年5 月病斑扩大,病体开裂溢出树脂,起初为无色半透明软胶,以后变为茶褐色结晶状;多年生枝染病,会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随着病菌的侵害,受害部位坏死,导致枝干枯死。这种病以菌丝体和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下年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雨天溢出的树胶中有大量病菌随枝流下,导致根茎受浸染,气温5℃时病部渗出胶液,随气温升高而加速蔓延,一年有两次高峰,第1次5~6月,第二次8~ 9 月。
2、非浸染性流胶病
由于机械损伤、虫害、伤害、冻害等伤口流胶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失调,发生流胶。本病多发生在主干和大枝的分叉处,小枝发生少。大枝发病后,病部稍膨胀,早春树液流动时,常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雨后流胶量多。病部容易被腐菌浸染,使皮层和木质部腐烂,致使树势衰弱。一般4~10月发生,以7~10月雨水多,湿度大和通风透光不良的花椒园发病重,树势弱、土壤粘重、氮肥过多的地块、花椒凤蝶、天牛、花椒叶甲虫、吉丁虫危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冬季清理花椒园应彻底,将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早春和秋末各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 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越冬病害;冬前树干涂白,防止冻害。
(3)对树盘、根茎周围的表土要及时更换,可减少根茎病虫害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