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与陪嫁丫鬟的卑微无名之爱

 XLF-Document 2016-10-19


梁思成、林徽因与王桂荃


作者:炉叔、米糕 

来源:公众号《米格尔街》


梁启超背后最重要的的女人,既不是她妻子也不是他母亲,却是一个陪嫁丫鬟。名义上来说,她既不是梁启超的夫人,也不是他的小妾,却为他生下6个儿女。


她是梁启超的第二夫人:王桂荃。


1889年(光绪十五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考中了举人,与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订婚,1891年(光绪十七年)梁启超十九岁时入京与同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李惠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了两位丫环,一个叫阿好,一个叫王来喜,王来喜即王桂荃,阿好脾性不好,又不听使唤,不久便被梁家赶出了家门。而王桂荃则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的喜欢,家中事务甚至财政都由她掌管。


那时的她已经十几岁,梁启超嫌来喜这名字太过俗气,还亲自为她改名为桂荃。


李蕙仙同梁启超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但李蕙仙却始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直到6年以后才迎来第一个儿子。为了梁家香火旺盛,后继有人,梁启超在李蕙仙的主持下与王桂荃圆了房,后来王桂荃为梁家生下了四儿两女。


尽管如此,身为维新运动领袖的梁启超,却因为纳妾违背了自己“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准则,不仅没有给这个陪嫁丫鬟恰当的名分,甚至要求自己的儿女们叫她“王姑娘”或者“王姨”。


孩子们也极为亲近王桂荃,不顾父亲的忌讳,他们喊李蕙仙“妈”,管王桂荃叫“娘”。


王桂荃出身贫寒,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但人很聪明,也爱学习,梁启超在家中常教她读书写字,到后来写信、记账等她都可以自己干了。在她眼里,丈夫永远是那么高不可攀、风度翩翩。


1898年,梁启超遭遇政治危机,朝廷悬赏他的项上人头。王桂荃跟随一家人逃亡日本,聪慧的她自学日语,很快便能讲出标准流利的东京话,大小家务及对外联络都要靠她操办。梁启超流亡海外数年,主要以卖文为生,生活清贫,夫人李蕙仙更是千金大小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而且体弱多病。


王桂荃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负担着一大家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孩子,家庭渐渐和睦安定下来。



她不懂梁启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后来梁启超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袁的忌恨,被迫从天津逃至上海,住处周围有众多特务,随时都有被缉捕暗杀的危险,在那样的条件下王桂荃依然陪伴着梁启超,主持家务和对外联络。


有一年,李惠仙生的孩子染上了白喉,她守护在医院里,衣不解带,孩子终于转危为安。而其实她的亲生女儿也正因白喉挣扎在死亡线上,她分身乏术,女儿因护理不周夭折了,她很伤心,偷偷地躲在卫生间里边洗衣服边痛哭。


1924年,李蕙仙因乳腺癌去世,梁启超悲痛欲绝,王桂荃百般安慰,悉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真正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5年后,梁启超也因为肾病和医疗事故与世长辞,去世前他将孩子托付给她。


梁启超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却将9个孩子托付给王桂荃。办理后事又用掉了不少钱,家庭经济紧张起来。王桂荃为了维持全家生活,将气派的旧楼卖给了天津富商,自己也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抗战爆发后,生活更加难以为继,眼看孩子饿得消瘦,王桂荃将梁家的新楼出租给横昌绸布店做账房和库房,仅留下梁启超的书房保存书籍,自己和孩子则住进后院的小楼。


在梁启超、李蕙仙去世以后的岁月里,王桂荃以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艰难而又坚决地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9个孩子,个个都是她的心头肉,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她每日都督促他们用功读书学习,碰到他们做错事情也只是温言细语地教育他们改过。


她身上的善良、朴素和坚强,成为孩子们的人生信条。多年后,子女们回忆起她,都说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的话:“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们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看你爹很有学问,还不停地读书。”


1941年,王桂荃变卖家产、向朋友借贷,为儿子梁思礼凑齐400美元送他出国,梁思达去了云南,梁思宁参加了新四军,同年,她又把儿子梁思礼、女儿梁思懿及其新婚夫婿送上了去美国的船。子女们一个个离家、成才,家里只剩下王桂荃。


9个子女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军官,参加过淞沪会战;次女梁思庄是我国图书馆学专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投身新四军。当年梁思成学建筑,梁思永学考古,梁思忠学军事。她曾风趣又得意地对别人说:“我这几个儿子真有趣,思成盖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小儿子梁思礼与姐姐梁思懿同船回国,无法获悉他们确切归期的王桂荃每日在码头殷切守望,足足等了半个月。独自生活了8年,此时的王桂荃已然白发苍苍。


晚年的王桂荃依然生活朴素,每天早早起来打扫院子、清理房间,有时还要照料孙子孙女。她自己的吃穿都很节俭,但对儿孙们和亲友却非常大方。


“文革”期间,作为“保皇党的老婆”,家被抄尽,她与孩子们四散分离,风烛残年的她被遣送回乡下,在一间阴暗破旧的牛棚里,孤零零地走完83年的人生。


1968年,王桂荃因肠癌孤独离世,临终前,她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好心的乡亲们偷偷找了一张破草席,把她埋在山坡上。“文革”结束,她的儿女们找来,只能顺着乡亲所指,在平地上,于想象中,在她杂草丛生的坟前哀哭。在北京香山漫山成片的红叶林,梁启超和妻子李惠仙的合葬墓旁,儿女们为她立了一块卧碑,碑后植一株白皮松,碑上刻有她的名字——王桂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