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的破绽

 jeola 2016-10-19

 

 

            《跟我读红楼》28

              风之子原创

 

    贾母初见黛玉,一说再说,却依然没有穷尽。其实早在贾母的丫鬟见到黛玉时的一句话,已经把贾母的心思暴露得十分透彻了。第三回: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这话的意思,贾母知道黛玉今天就到了,刚刚还念叨怎么还不到呢。

     一个对外孙女如此上心的老太太,巴巴儿的盼着来,居然不提前为黛玉安排好住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破绽。

     及至丫鬟们引黛玉进去拜见外祖母: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贾母此人在贾府,从重孙媳妇熬到有重孙媳妇,长幼尊卑之礼仪,怎会不懂?一听见外孙女来了,不是黛玉去拜见她,反而是她出来迎接了,全然不顾及礼仪。这是破绽二。

     贾母和黛玉相见,曰:

     “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一个独字,居然把贾赦贾政给否决了。贾母即便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也不该让荣国府众人如此丢份,要知道在场的除了黛玉,皆是贾赦贾政一脉所出。这是破绽三。

      王熙凤出场: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甲戌侧批:当家的人事如此,毕肖!】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就更有意思了。王熙凤是管家,居然只过问黛玉随从的居所,至于黛玉之安置,不发一言。这是破绽四。

      王熙凤赞黛玉,竟是这样的话: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里面点题的话是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其实是代贾母说出她意思。不然以熙凤之精明,不是深揣贾母圣意,岂敢如此唐突?这是破绽五。

       及至贾母亲问黛玉读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从后面迎探惜春的表现来看,都是极有学识修养的女子,贾母的话过分了。这话抬黛玉压三春的意思太明显了。这是破绽六。

      此六处破绽,我想说,如果贾母平素是如此为人,在贾府怕是熬不到今天的吧?但是就在黛玉初到贾府第一天,贾母不惜破了平素之规矩,拿贾府众人开涮,就是要为黛玉弹压住“与别家不同”(贾敏语)“一双富贵眼”(贾母语)的贾府,告诉贾府上下,黛玉虽然是嫁出去女儿之后,虽然死了娘亲,但是,她贾母就是林黛玉最大的后台,任何人不可轻动。即便连黛玉之居所,也得她说了算。

      于是,一场迎接黛玉的轰轰烈烈的活动,最后却是草草收场。宝玉和黛玉跟了贾母,同居碧纱橱。

       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老祖母,带了一内一外一男一女两个孙儿一起生活。一个像极了她的老公贾代善,一个像极了她自己(黛玉像贾敏,贾敏像贾母)。这是贾母心里认可的她的丈夫之血脉(宝玉)和她之血脉(黛玉)的隔代翻版。那么,接下来,贾母要做什么?其实她已经做了,还不清楚吗?

      如果我们把贾母的人性人情人心认识到这个份儿上,那么,你还会认为八十回后贾母会抛弃黛玉选择宝钗吗?

       事实上贾母之破绽,乃是曹雪芹故意留下的破绽,要揭示的是贾母内心隐秘的女儿情结,他要我们识得贾母这个慧心人。事实上贾母乃是中国民间之外婆文化所代表的血亲、离别、回归和温暖的象征,那是一条情感记忆的河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