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生口、混养鱼的钩距调整技巧和注意事项

 林中鹊步 2016-10-19


垂钓成绩不好,很多钓友都从钓竿的性能和浮漂、饵料、钓位等因素上面找原因,很少注意到钩距对垂钓的影响。但实际上,不同的鱼情,钩距的调整对垂钓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弄好,钓获少则是一定的。佳佳从钓生口鱼和混养鱼情的钩距调整来说说这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钓生口鱼的钩距调整技巧
 
钓生口鱼快鱼的时候,需要把钩距调整的大一些,在2-3厘米之间,因为钩距加大之后钩饵在水中会变得更自然,摆动的时候会更加明显,就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是中双尾的几率会提高很多,但是距离调整的不能太大,在钓鲫鱼的时候,如果钩距超过3厘米的话,很容易出现假口动作,所以钩距的距离要适中,另外在钓猾口慢鱼的时候,保持1.5-2厘米的钩距即可。
 
钓混合鱼情的钩距调整技巧
 
钓混合鱼情时,由于鱼儿种类不一样,要考虑到鱼情状况不同,鱼嘴会偏大,饵料也需要适当加大,所以钩距的距离也要适当的加长,这样的话加大饵团之后也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钩距增加之后能够减少鱼儿大口吞食时吞双钩饵的几率,避免在摘鱼的时候比较麻烦浪费时间,最好多准备几幅钓钩,若是摘钩困难时可以直接更换新鱼钩,免除摘钩时浪费钓鱼时间。

 
钓鲫鱼的注意事项
 
在垂钓鲫鱼的时候,如果鱼口比较快并且是生口鱼的话,可以把双钩之间的距离加长,若是滑鲫鱼比较多的时候就要根据情况减小钩距。
 
需要注意的是两钩的钩距太大的话,会出现上钩太灵而下钩很钝的情况,此时如果下钩有鱼儿吞饵的话,浮标很难显示出有效的信号,而上钩太灵,有鱼儿蹭线或者探饵的时候,浮漂的信号动作会很大,这样的话下钩鱼儿吞饵浮漂没动作,上钩鱼儿蹭线浮漂动作加大,也就导致了频繁提空杆并且错过多次鱼讯。
 
钓滑鱼的时候,线组的型号也要适当减小一些,可以增加入水后的隐蔽性,减少水阻力,有利于滑鱼吸食钩饵。
 
钓混养鱼的注意事项
 
钓混养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饵团的比重比较大,鱼嘴也比较大,所以需要把钩距的距离调整的大一些,如果钩距过小的话,双钩饵可能都是卧底的状态,如果垂钓的水域泥浆层较厚的话,钩饵就会陷入泥浆层中,鱼儿闻到饵料味道却找不到钩饵,就会影响上鱼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钓混养鱼把钩距加大的时候,同时也要把浮漂的目数调高一些,加大浮漂的浮力之后会拖动饵团,让下钩在接触到水底之后能够有一个支撑,会增加钓组的灵敏性,此时有鱼儿吃钩浮漂就会快速的反应出来,能够有效的提升钓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