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倍磊陈氏的来龙去脉

 湛江大陈 2016-10-19

颖川为堂号,祖上世居颖川长社(许昌),历两汉,魏、西晋后随迁洛阳。

                   两汉、三国、西晋时期

    西汉末年,太丘公陈寔居颖川,被举陈氏三支之一,儿纪、谌。纪子群,群为荀彧引荐魏武,因荀为颖川人,成武帝、文帝之幕僚。

《三国志·魏书二十二》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叔父谌,皆有盛名。1.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2.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吕布破,曹操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3.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者,曹操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曹操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曹操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曹操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后以司徒掾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魏国既建,迁为御史中丞。4.文帝曹丕即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九品中正制)群所建也。九品中正制废于隋,被唐科举制度所替代。祖辈西晋居洛阳。群子泰,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

在江南生活1700年。

准的孙子逵,(达)出生于西晋晚年,永嘉之乱,他跟随晋室南渡。做过丞相掾,太子洗马等官,(丞相府属官,官阶较低)后来出为长城令(浙江吴兴长城,今为长兴县。)因为喜欢那地方的秀美,便把家定居在那里。(故迹长兴下箬寺,陈霸先故宫后国家粮库)。从此他的子孙成了江南吴兴长城地方的土著。他的儿子陈康,曾当过东晋丞相的掾属,传至第八代文赞时,已经是一个大户人家了,文赞生了三个儿子:谈先、霸先、休先。谈先、霸先仕梁。不过后来霸先被梁朝封为陈王。梁末,王僧辩与霸先共同平定了候景之乱,霸先与王僧辩在拥谁为帝的问题上发生争执。霸先不同意拥戴有北齐背景的萧渊明为帝,后来因故袭杀王僧辩及子頠,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霸先自立为帝,是为陈朝。①武帝授意,萧方智为刘师知所杀,时年十六。

武帝有六子,六子陈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政事。时为北齐所羁,及霸先崩,迎后溺水而亡。按嫡长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②,立谈先之子蒨为帝,是为文帝。后伯宗嗣位,是为废帝、再传宣帝顼,据《南史》记载宣帝有男四十二,柳皇后生后主。叔宝是后主。隋灭陈,确切纪年应为公元589年。武帝在江宁上坊镇石马冲的万安陵被王僧辩之子王頒领旧部破棺焚毁,陈太建六年立华表一对。今仅剩石天禄、石麒麟一对。后叔宝连同眷属诸王28人被掳去长安,其弟们也去了。叔宝死于洛阳,年54,葬于洛阳邙山。叔宝有子22个,按《资治通鉴》隋纪·卷第一百七十七记载,因陈氏子弟众多,文帝恐其闹事,便遣散各地。弟叔明一支后去了九江,成为著名江州义门陈氏的始祖。据家谱记载,叔宝的儿子(次子)陈允被后主封为吴兴王,称吴兴派,允生峰,峰生洗,洗生士奇,奇生知礼……..隋灭陈,随后家眷便去了长安。《南史》说:吴兴王胤字承业,后主长子也。太建五年二月乙丑,生于东宫。母孙姬,因产卒,沈皇后哀而养之,以为己子。后主年长未有嗣,宣帝命以为嫡孙,诏为父后者赐爵一级。十年,封永康公。后主即位,为皇太子。胤性聪敏好学,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时张贵妃(张丽华)、孔贵嫔并爱幸,沈皇后无宠,日夜构成后及太子之短。孔范之徒,又于外合成其事。祯明二年,废为吴兴王,加侍中、中卫将军。入隋,卒于长安。又张贵妃生太子深、会稽王庄。太子深字承源,后主第四子也,祯明二年,皇太子胤废,后主乃立深为皇太子。1.与家谱记载不符,2.先祖原为太子,后贬封吴兴王。3.陈亡后,没有回到吴兴长城,死于隋都长安。允应为长子,而不是次子。太子原为宣帝所封,这种现象令人颇多思考、谱牒亦耐人寻味。下箬里现是武帝故宫,匾为民国名人陈立夫题,现存圣井五口,其中一口为东晋初远祖所掘,圣井碑为明长城知县归有光、县丞吴承恩撰文并题。历代文人多有题咏。在两晋时期史书鲜有记载。

                         在唐宋时期的表现

唐宋时期的祖先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唐陈叔达,字子聪,陈宣帝顼之第十七子,约生于宣帝太建五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九年,年约六十三。太建十四年,(582)封义阳王。善容止,颇有才学。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成。徐陵甚奇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隋大业中,内史舍人,出为绛郡太守。以郡归李渊,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温大雅同掌机密。后拜侍中,进封江国公。贞观中,拜礼部尚书。后坐阁庭不理,为有司所劾。朝廷不欲彰其罪,听以散秩归第。陈光忠,(764-848)字存恕,原籍长兴,迁永康枫山,人称尚书塘。进士第,累官至吏部尚书,赐紫金光禄大夫。夫人应氏(767-820),继张氏(775-852)子二:景平、景安。由长兴迁居永康尚书塘,(亦所后居于“画水之滨”指根溪),均先辈也。

大概传到了第五代到凤公一代去了永康尚书塘。家谱说以避黄巢之乱,不知确切年代。但据多方考证,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八月,黄巢军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攻入福建。③  宣州和南陵同为安徽境内,南陵一战④距吴兴长城也就一百多公里。估计引起不小的震动。据记载义军要掳,官军也同样。又不知下步战况如何,举家搬迁亦在情理之中了。仓促之间,搀老携幼,实是无奈之举。这是第二次大迁徙了,时间应在880年前后。

至于为何入迁永康尚书塘呢?据查在永康还有陈皇族的另一座坟墓,一般人称之为后陵,埋葬的又是谁?还有待考证。而居永康的陈姓六族,都认作是自己的共同祖先。这样便在永康的尚书塘定居下来,也就有了永康的陈姓六族,依次是:前黄称、龙山陈、墓西陈、石门陈、西门陈、和白岩陈。因为尚书塘在今龙山镇桥下乡的地方,估计我们为龙山陈的一支了。值得一提的:倍磊陈氏在五代年间从尚书塘迁去安文后,永康的前黄陈在南宋的淳熙年间出了个陈亮,应是宋代的名人,该支也是从吴兴长城迁入,为叔宝的后裔。④从《龙川文集》看可能后陵埋葬的是武帝霸先,事为唐礼部尚书陈光忠为之,尚书塘亦因光忠而名之。

然而,我们陈姓在永康尚书塘的一支在五代天福年间又迁到东阳的安文(古称根溪、惠化里,今磐安城关)。五代的天福是后晋的年号,始於936年,而后汉没有启用新的纪年而沿用后晋年号,至949年止。这样看,是在五代的936-947年迁入东阳安文,始迁祖为胜公。在安文居住了约三百年。历五代中末期、北宗、南宋大部时期,又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5年迁入义乌倍磊,始迁祖为廷俊公。可能是山区实在太闭塞了吧?据记载是他在游学时发现这一地方的,在安文宗谱和义乌地方志都有记载,一住便是七百年。

先说说永康尚书塘;自从长城迁入尚书塘,至五代天福年间自尚书塘迁东阳安文,居留不过六十年。具体原因不详。可以这样认为,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左右,为避黄巢之乱从吴兴长城匆匆忙忙把家挪到永康尚书塘,虽说大难是避了,保全了一家安宁。但是尚书塘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匆忙间作出了决定,许多地方考虑不尽周全。用现在的话讲:如孩子教育、买菜、就医、针头线脑什么的…….总之,生活不方便。因此决意迁入东阳安文。从大的方面讲,五代江浙属吴越国,政治还算安定,所以主要从生活上看。安文的情景应该好于永康的尚书塘,这样在安文才住了不短的年份,还有一个原因,胜公在五代吴越国任尚书令,居地虽在永康尚书堂,但在安文亦有别墅一类的建筑。据安文方志记载惟胜公乐善好施、州县共仰、百姓曾立庙奉祀。安文的陈姓主要有三支,即根溪陈姓、山宅陈姓和我们安文陈姓。聚族而居的特征很明显。居留300多年。安文面积不大,群峰屏蔽,四周崇山峻岭,交通闭塞;一条文溪贯通全镇。在交通落后,没有水路,全靠山道野径与外沟通的宋代,堪称世外桃源。永康迁安文的陈姓分文溪派和东溪派,我们属东溪派一支,且东溪派要优于文溪派,做官以东溪派为多。巧的是永康尚书塘陈姓一支来安文之前,陈武帝的三世孙始安王陈叔俊,原封地于越,陈失国后辗转至括苍,又偕其子陈长清、陈长绵隐居于根溪。长清、长绵时称“难兄难弟,”两支陈姓于安文汇合。问题是陈叔俊是否陈昌之子?根溪陈姓在宋、元两代迭遭变故,家族星散,其子孙散居永康、仙居及磐安各方。时至今日,安文已经没有我东溪派之陈姓,东溪陈姓全部迁往他乡。

东溪派在宋代表现不俗,北宋安文的名人是陈宗誉护族卫乡,义勇可嘉,

                               明清时期的情况

到义乌倍磊后,历元、明、清三朝,至今约传22代,凡700多年。

明朝建立,由于陈友谅原因,洪武帝没有忘记鄱阳湖之痛,对陈姓猜忌很深。除陈友谅一支被沦为船民后,朱元璋每每加强对别支陈姓的监视,如对安文陈姓的监视,其中有一监官偷女人,被安文陈氏捉拿,派二人扭送朝廷,结果,此二人一去不回。即使朝廷不对倍磊街派员监视,但做官之路已经断绝,陈姓自此沦为平民。

明代的倍磊街称廿七都,祖辈在明中叶以后才有所表现,有据可查的嘉靖年间义乌兵参加戚继光军队,他们都是农民及矿工,该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屡败倭寇于东南沿海。例如士兵离队小便就会受到割去耳朵的处罚⑤,后来他调任蓟辽总兵,在一次大雨中向全军训话,惟独他从南方带来的3000军士能几小时屹立不动,如同没有下雨一样⑹,而祖辈得到的饷给,初在南方,以每人年饷银十两为限,以后在北方边墙守卫年饷18两银,“犒赏”则以缴纳敌首一级得银30两,全队均分。⑦据家谱记载,官衔多为千总、把总不等,相当于六七品武官衔,仅是官职。明代能见于史书记载的仅这些。在《明史》、《纪效新书》、《义乌地方志》均有记载。出了以陈大成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义乌现有大成路,戚继光为大成写过祭文,言词恳切,褒奖有加。

倍磊祖先以农民的身份被募入营,不仅要受严格纪律的约束,生死已是置之度外,谁知道他们可是南朝的帝王之胄啊!没有一种作牺牲的心理准备、没有一种优良协作精神,要荡平倭寇的侵袭难以想像。嘉靖200万常备军,难有作为。祖辈的这支部队便是今日之精锐。

到了清代以后,倍磊街有“十七祠堂十八庙”之称。讲究堂号、兴于祭祀、清源正本,不忘老祖宗。宗族观念十分强盛。祠堂的残存文字中可以解读到:生活安定以后,十分强调宗族内部的整肃和调整,本族耆老不免多有告诫:我本皇族余脉,历尽艰辛,应崇德明义、向善趋上、精能务本。加上宗族又有一定数量田产和经济能力;因此,宗族应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存的厅堂多雕梁画栋、雀替和牛腿刻工精湛、廊顶走兽飞禽、一应俱有,十分华美。足见财力殷实,这些都证明了宗族的影响力,为宗族子孙繁衍生息提供了一定条件、和文化氛围。同时,明、清时期长期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双重熏陶,宗族的发达,有很强的文化基础,这也符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态势和封建格局。因此,倍磊街辉煌于明代中叶至清代康乾年间、至嘉庆以后才显衰败。

倍磊紧靠义乌江,交通便利,本是明清的商埠。商业亦十分发达、做官也不在少数,但以下层官吏为主。在清代后期逐渐衰落后,至今沦为“倍磊角头”。造成的原因不外乎一,舟楫之利已为现代交通替代。二,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抵挡不住西货、现代工业的冲击。三,以倍磊之弹丸之地,不足以承载太多的商业品种、经商规模和人口,人口迁徙势在必然。

经历元、明、清的经营,形成许多分支,厅堂愈多、分支就愈多。我们在倍磊街系属为德三派秋厅支,德三公祠文革已拆,为供销社占,现为老年协会,实为养老所。大祠堂为倍磊街总祠,地处街心,三进三开间,毁于六十年代,现为幼儿园。

曾祖父元坦约在清咸丰年间去兰溪经商,兰溪的商业环境明显好于倍磊。据村里了解,当年去兰溪经商的不在少数,显见亲帮亲、邻带邻的风俗,况且又是族亲居多。大概从清代起至抗战,倍磊街陆续有人去兰溪,经商种类有卖肉、卖瓷器、开饭店、手工业、及码头工人。祖辈经营的是当地称为白鲞的咸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难有大的发展。兰溪尚有许多倍磊街后裔,大概几百人。祖父兄弟四人,除了建德梅城的两位祖辈,只是兰溪的逢清、逢兰的后代景樑(阿狗)、景柱(龙龙)没有下落,其子孙渺无音讯……祖父早年娶杨氏为妻,但杨氏早亡。联想先辈霸先开创陈朝基业被隋杨坚所灭,因此陈姓与杨姓,应慎与交往,可能互为相克。

正是:  

      祖宗祠堂何处寻,倍磊故地根尚存;

      古藤虽朽新瓜栖,互为仲昆互不识。

      千年传承几人知,一脉衍派万家陈。

      敧樑朗月三更照,寂街猶起颍川风。

 

 

                                          2008.3.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