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通过日常小事给孩子种下正面信念

 Lzw_666 2016-10-19



本文字整理来源自微课:

我该如何爱你

——亲子关系背后的隐藏规则


讲师:卢熠翎            整理:晚妆



- 01 -

亲子关系的七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家庭是亲子的土壤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家庭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序位,就是说每个人有他自己的重要性和优先权。


  • 01:亲密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也就是说,夫妻关系要在亲子关系的前面,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亲子关系才会更健康。


但是中国很多家庭都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女人生了孩子,就觉得孩子最重要,老公可以忽略,她的重心就全部在孩子身上了,导致夫妻关系出问题,最终使整个家庭关系都出问题。


而当这对夫妻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时候,看上去给孩子的爱更多了,实际上因为序位不对,会导致孩子盲目自大,没有爱心,也学习不到爱。


你的夫妻关系60%都是在你的家庭当中,跟随你的父母潜移默化而来的。你的孩子也会学习你们的相处模式。


  • 02:现有家庭优于原生家庭

就是你和你的伴侣孩子组成的家庭,要优于你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你的小家要更重要。


你在父母家里的时候,你是孩子,但是当你在你自己家的时候,有自己的序位,你就是主人。有的人很痛苦,因为跟老人住在一起,又要事事孝顺,使两个系统产生了冲突,后果就是媳妇和婆婆对立。


夫妻双方都需要明白序位,各自的原生家庭要各自去处理,而不能让对方去处理,否则必然会造成冲突。


中国家庭的序位经常错误,假设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那么通常就是孩子排第一,婆婆排第二,丈夫第三,公公第四,最后是妻子。


而正确的应该是丈夫排第一,挑起家庭的大梁,协调处理其他事情;妻子排第二;第三个是孩子;然后再是公公、婆婆。


你要明白,在这个家里,是谁在做主,是你还是隔代的老人?要是搞不清楚,最好还是分开住。如果违反了这些序位,就很容易全家受苦。


在家庭中,隐含着很多的能量冲突,隐藏着很多恨、紧张、焦虑,夫妻关系会受影响,亲子关系更难开展。


因为你在家庭里连主导权也没有,还谈什么亲子?


所有的夫妻都要明白一点,家庭序位是很关键的,亲密关系优于亲子关系,现有家庭优于原生家庭。


同时,夫妻双方要共同捍卫这些序位。当有人来破坏的时候,夫妻要站在一条线上。


第二个原则:关系大于教育

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搞错了,认为教育最重要,所以不在乎那些。


但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要走在教育前面。关系搞不好,所有的引导都会失效,变成两个人的对立和冲突。


不懂得这条关系的父母,经常跟魔鬼训练营训练员工,训练军队一样,让亲子教育变成跟孩子争夺主动权的战争。


很多孩子会网瘾逃学离家出走,就是因为看不惯父母的所作所为。


当他不想要父母再控制自己的时候,他做的这一切就是他自己的自我主张。你想让我好好学习,我偏不要。这就成了一种简单的对立。


所以,你不要老是想着指挥孩子、教育孩子,你要意识到他是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你要给他空间给他爱,让他放松,愿意跟你互动,跟你相处。


你千万不能变成一个煞星,一进家门,孩子就一句话都不敢说。看起来教育的很成功,但你是他的敌人。要么你把他彻底打压下去了,要么他总有一天会站起来反抗你。


第三个原则:父亲和母亲最重要

家长才是第一教育人,而不是老师。


很多父母会觉得现在孩子怎么样没关系,等到送到学校里,老师会教育的。我要告诉你的是,千万不要迷信老师。


老师经常会换,而且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他需要的是听话成绩好的孩子,学校有学校的目标和升学率,所以老师的关注点是在教学上,他不可能为你孩子的一生负责。


此外,孩子是你们夫妻两个生的,必须要父亲母亲同时参与。


有一首歌叫做“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歌颂亲子这方面,基本上没有爸爸的事情,那么爸爸到底去哪了呢?


因为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男权社会,造就了很多妈宝男,就是妈妈很忙,给儿子做了很多事,儿子只要待在那里就好。所以中国的男人喜欢躲,而不喜欢承担责任。这就会造成父亲经常在亲子关系里缺失,从而导致孩子缺少阳性力量的陪伴和关注。


所以,在亲子学习这方面,绝大部分都是妈妈,爸爸都会觉得这种事情只要妈妈去学学就好了。


在系统排列里,父亲母亲跟儿子女儿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 女儿小的时候可能跟父亲亲近,但是长大之后,要慢慢地跟随接近母亲,从她身上获得女性的能量,而不是成为爸爸的小情人。否则会在婚姻中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你永远也无法找到一个男人能超越你的父亲。


  • 儿子小时候可能亲近母亲,但是慢慢地要去父亲那边,获得男性的力量。否则,在婚姻里就无法担起责任和重担。


第四个原则:亲子之爱是唯一指向分离的爱

你培养一个孩子,最终的目标就是让他成为自己,跟你分离,建立他的新家庭、新系统。


他不是你的影子,也不是你生命的延续。


在狮子的世界里,狮子生下小狮子,就会让小狮子出去自己生存。但人不会这样做, 人恨不得一直跟着自己的孩子,一直到自己死了还是不放心。


但是,亲子要的就是分离,而不是白头偕老。该跟你白头偕老的是你的丈夫、妻子。


很多时候,妈妈都会错把孩子放在丈夫的位置上,先生可以脱离,但是必须牢牢抓住孩子。最终结果就是先生学会做自己了,开始往外面跑,不知道回家,而孩子就只能一直跟在妈妈的身边。


这就是典型的序位错乱。


我们要保护孩子,但是不能掌控他。


要给他足够多的犯错冒险的机会,如果你总是想要避免孩子犯错,那么孩子也就失去了调整思考的机会。到了需要他主动判断、承受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无法承受。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这么差的原因。


你需要在安全空间里,给孩子足够多的机会去冒险犯错。


当你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比如穿衣服穿半天也穿不好,爸爸妈妈会本能地想要冲上去帮忙,但你一定要忍住,把所有的安全错误留给他,给他更多的生命体验,只有当他遇到生命身体危险的时候才出手帮忙。


其他任何错误都要允许他经历,包括动作慢、乱涂乱画、把自己弄脏了……


我们要把目标设定在20年到30年之后,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培养孩子,要考虑到20年、30年以后,当孩子走上社会了之后,他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是怎样的人?


你现在给他补的那些奥数、书法、钢琴,到那时候还有没有用?如果你目标定不清楚,那么你就会被你的焦虑控制住,盲目的做一些选择,不仅把时间浪费了,还会把孩子的兴趣爱好都抹杀了。


第五个原则:无条件的接纳是爱的礼物

我们对孩子的一些控制,其实是自己内在的一些恐惧——害怕失去,害怕孩子不健康,害怕他不成功,或者是因为自己过去的生活很糟糕,就想要孩子出人头地;自己当年读书不好只能打工,就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我们要明白,无条件的欣赏和接纳才是一种莫大的力量,只有那些无法接纳自己爱自己的人才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孤注一掷,就像郎朗的父亲自己过得不如意,就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孩子身上。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孩子不是你的财务,不是你生命的延续,而是他自己的,是生命的礼物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但是不能迫使他成为某种样子。


你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选择,有他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你的孩子发脾气或者做错了事情,你首先要接纳他们的这些情绪,给他们鼓励,当时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自由和秩序是共存的。自由是给你足够的空间,秩序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第六个原则: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在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你每天和孩子的接触都是教育。


孩子6岁之前是很重要的,快乐的早教和早期习惯的培养,才会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小学前什么都不管,然后等上学后再教,完全把原则弄反了。


一旦你在孩子小时候给他玩了太多的手机,或者根本没有怎么关注他,到了后期,你想要调整他的一些习性,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时间精力。


教育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事情当中,比如说:


孩子小时候很想跟其他小朋友玩但是又不敢,这就是你教育的时候,因为他害怕被拒绝。


玩不玩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害怕被拒绝的习性养成了,就很难改变了,除非你早早地发现,将其破除。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引导他去尝试,比如说:“你想要跟他们一起玩吗?可以去试试看。”


或者告诉他,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互动,如果有人推了他,它可以怎样保护自己。


你需要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让他明白,怎样跟别人沟通相处。

 

第七个原则:素质教育不是多技能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要素质教育,就报了很多兴趣培训班,德智体美劳,所有的项目都要做到优秀,全面发展。


然而,素质教育并不是我们学的那些基础知识。能力、情商、逆商比那些东西重要得多。


基础知识都是可以学会的,孩子小学、初中的时候有些题目不会做,但是等他大学了再去看,一切都会了。


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建立有效信念。信念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观点,我认为自己是怎样的,我相信什么。


比如说有的孩子觉得我失败了就要更努力,而有的孩子就会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尝试了,信念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此外,家长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决策和主见。


人生是一个非量化的长跑,我们千万不要把它量化成数学语文的几个分数。当我们的视野很窄的时候,我们的痛苦就会变多。




- 02 -

父母应该着重

培养孩子的六大能力


01.建立自我意识,独立思考

从小时候开始,尊重和允许他表达“不”,表达“我”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很多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怎么说都不听?家长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其实就是孩子在探索建立自我。


什么是我?

我就是可以跟你观点不一样。

如果我什么观点都和你一样,那就不是我了。


孩子就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形成我的概念和界限。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就要允许他的决定。


我们要在生活中教育,多询问他的观点,给他很多决策决定的机会。多问问题,少给答案。甚至要允许很多争吵和讨论,他有脾气,就要跟你讲。对他来说,他是独立的,完全有资格,这是最重要的。


他会明白:这是我想的,这是你想的。我可以和你想的不一样。


02.设定中远期目标并达到的能力

对于这个能力,我们最初要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


比如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想要一个玩具,你可以答应他,但是说好等过一段时间再让孩子提醒自己。


你要让他建立一种延迟满足,不可以想要就给,不给就撒泼打滚。


很多父母最痛苦的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就发脾气。其实这都是你自己把他训练成这样的。


等孩子有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可以培养他设定中远期目标的能力,比如说孩子想要去哪里玩,就安排好两个月后出发,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做一些准备,邀请朋友,安排行程计划,要买什么东西之类的。


03.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克服内心恐惧

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不如一个迎难而上的孩子,争强好胜的孩子可能会跟别人比成绩、比赛,但是这些东西在以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


你真正要比的应该是一些通用的心态,比如说:当孩子面对失败的时候,有怎样的想法和信念?能不能克服自己的焦虑恐惧承担责任,迎难而上。


你要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纠正,改变他的信念和态度。比如说你发现孩子玩游戏输了,那你就要告诉他:游戏就是有输有赢的,你想要赢,就需要不断的练习。


04.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这个能力从孩子两岁就可以开始培养了,而不是等上学了再去培养。


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拥有长时间阅读的能力,因为孩子要经历大量的应试教育,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到孩子。


你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早期生活,在大概6岁之前,避免他大量地看电视,玩电脑。


因为看这些东西跟阅读文字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快速切换的图像画面,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松散,习惯了这种形式的孩子再做阅读,就会一看文字就犯困。


相反,一些阅读能力很好的孩子,很容易从文字当中找到理解,找到画面。所以,在孩子教育的初期阶段,你就要让孩子适应静态的文字。


当然,你不要很功利,一上来就让孩子读一些很无聊的书,你要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让他看一些有意思的绘本或者故事,能够让他一拿起来就沉浸在里面。


05.爱的能力

这个能力包括自尊自爱感恩有爱心爱生活,需要通过你的鼓励,你的言传身教去培养。


带着孩子一起玩,一起分享,孩子就会通过你的生活来学会这些能力。你要让孩子学会爱生活,不要让他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场的考试,不断的焦虑。


很多时候,家长把成绩放在了太高的位置,导致孩子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越来越焦虑压抑,对学习和学校没有一点好印象。


你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出去旅行,让他意识到人生是更大的,这样一来,他反而会热爱学习。


06.良好的信念

信念是更深的素质。


当一个孩子能够拥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去表达自己独立思考,能够设定中远期目标,能够面对失败,能够自我阅读学习,能够热爱生活,能够拥有良好的信念,这样的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怎么可能差?


他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绝对会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相反,如果你一心抓成绩,反而他会让你束手无策。




- 03 -

怎样通过日常小事

给孩子种下正面信念?



信念是我们对待世界的看法,是主宰我们行为性格的代码,比如说:我很失败,我不够好,我有足够的能力……


信念是一些很简短的语句,就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但是一直发挥着作用。


比如:孩子刚学数学,受挫后告诉你:“我不会数学。”


通常父母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老师给你讲了那么多遍都不会。你怎么不好好学习?”


你首先要明白,他产生了一个信念:我不会。这个信念限制了他,你需要帮他把信念转化了。


所以,你可以告诉他:“每个小孩子刚开始都是不会算数的,我小时候也一样,每天练一练就学会了。所以,你练一练也会学会的。”


你把一句话讲得孩子没有办法反驳,他就会相信。这句话更深的含义,就是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等以后,孩子可能会说自己不会骑自行车,不会英语,你就可以不断重复这个行为,告诉他:“你上次说不会数学,后来不是就会了吗?世界上没有东西是学不会的。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学会的。”


面对挫折,你并没有给他任何批判,而是把“我不会”的信念,转换成了“我还没有学”的信念,这就是种下了正面的信念。而这个信念,会影响他的一生。


...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他的外婆看到他在客厅里开心地玩耍,就跟他说:“你抓紧时间玩,等过几个月上了小学,你就要努力学习,不能这样玩了。”


我当时听到吓了一跳,赶紧跟她说:“千万不要跟孩子讲这些话。”然后告诉孩子:“儿子,等你上了小学,你会有更多玩的时间,我会带你去更多更远的地方。再等你大一点,我甚至可以带你出国去玩。


因为跟孩子说上小学就没时间玩了,等于是判了他十几年的有期徒刑。他一踏进学校,就会觉得枯燥无聊,就会觉得前途渺茫,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再比如,有些父母会加深孩子对失败的恐惧,当孩子问父母:“我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他们就会回答:“你要是考不上大学,爸爸妈妈这么多年的心血就全白费了。你看我们的头发都白了,就是为了你。”


当孩子的心中觉得这件事太重要的时候,对于失败的恐惧加深,就很有可能导致失败,以及失败后的压力和创伤。


如果是我的孩子这么问我,我会告诉他:“你放松点,你的实力足够了。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考多好的分数,但是考得还不错。而且我相信你肯定考的比马云的成绩好一点,他还中考考了三次,高考考了两次呢。”


让他放松,不惧怕失败,哪怕真的没有考好,也不等于人生没有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