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amond Foods:一场游戏一场梦

 欧森0吴 2016-10-19

2016年10月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Diamond Foods(钻石食品公司,下同),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各种休闲食品,比如薯片、坚果零食、爆米花等。在零售终端,公司的烹饪坚果系列的品牌是Diamond of California;坚果零食系列的品牌为Emerald;爆米花系列的品牌为Pop Secret;薯片的品牌为Kettle。


钻石食品公司自1912年起开始经营,最早是核桃种植者的合作社组织,销售Diamond品牌的核桃。在1919年,钻石食品公司成为全美唯一一家做坚果的全国广告的公司。在1930年左右,钻石食品公司开始在国际市场销售它的产品。1956年,公司从加州核桃种植户联合会更名为Diamond Walnut Growers(钻石核桃种植者)。1997年,钻石食品公司推举Michael Mendes为公司CEO,自此公司开始了新的转变。1990年代,通过一系列创新,钻石食品公司将自己定位在高端烹饪坚果系列。2004年,钻石食品公司推出Emerald品牌系列。2005年,Diamond加州官方正式更名为Diamond Foods,并在2005年6月IPO上市。2006年5月,钻石食品公司从一家小型坚果公司Harmony Foods手中收购了位于印第安纳的生产包装工厂,这使得钻石食品公司可以更好在东部市场扩张。2008年9月,钻石食品公司从通用磨坊手中受够了Pop Secret爆米花。


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间,钻石食品公司悄然变身,从一家简单的原料混合公司转变成为一家品牌包装食品公司。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经营策略:

1、提高坚果系列的种类,从单一的核桃到多品类的杏仁、山核桃、花生、澳洲坚果等;

2、改变坚果形状,丰富产品系列,比如推出切片装;

3、推出多种外包装形式,包括可以再次封装的袋子,各种容量的包装;

4、更加重视零售渠道,从食品服务的渠道转型到终端零售渠道;

5、加大广告宣传支出,提升品牌。钻石食品公司是该类品类中,第一家这样做的公司。2003年公司的广告费支出仅为870万美元,而2010年公司的广告费已经超过3000万美元。


应该说,钻石食品公司的上述策略是奏效的。公司在核心的坚果、爆米花和薯片三大休闲食品领域的市占率迅速提升。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在上市后也屡次超过市场预期。



钻石食品自07年到2011年间的季度业绩经常大超预期


2006--2011年间,钻石食品的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走势。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竟是财务数据的故意粉饰


于是,钻石食品公司的管理层开始有了更大的野心,要进行一个更大的并购,做大做强!在2009年,钻石食品公司就开始接触宝洁公司,希望收购品客薯片。在2010年2月,宝洁董事会批准可以剥离品客薯片时,钻石食品公司更加积极介入其中。宝洁尝试拍卖的方式卖掉品客,但是钻石食品公司最终无法接受高达23.5亿美元的要价,因此,双方于2010年9月终止谈判。到2011年1月,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又上涨了20%,这使得钻石食品公司可以使用公司股票换股的方式达成这项交易,所以双方于2011年2月又开始重新谈判,并于2011年4月5号宣布了这项交易。


伴随着业绩的持续超预期和品客薯片的并购谈判,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扶摇直上。公司自挂牌后,股价从2006年的20美元一路攀升至2011年下半年的90美元以上。钻石食品公司是那个时期仅次于绿山咖啡的食品饮料类的明星公司。



2006--2011年间,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表现


然而,这一切似乎太完美。不是吗?钻石食品公司从未就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项拆分,从未给出各个分业务部门的毛利率变动情况。这一切难逃猎食者的捕杀。


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做空者的逻辑都正确,恰恰相反,很多做空者的逻辑极其混乱,甚至连事实依据都是捕风捉影。但是,这一次,钻石食品公司却被做空者逮个正着。2011年9月下旬,一家专门发表做空报告为主的机构Off Wall Street Consulting Group的分析师Mark Roberts在巴伦周刊上发表研究报告,对钻石食品公司提出质疑。Mark Roberts在报告中宣称,钻石食品公司虚增了2011财年的业绩。Mark Roberts认为问题出在钻石食品公司的传统核桃加工部门。Mark Roberts通过研究发现,钻石食品公司在财年结束后(7月底为财年结束期)的9月份向种植者推出了新的支付方式momentum payment。Mark Roberts认为这是钻石食品公司将本该归属于2011财年的核桃成本推后到2012财年计入,这严重虚增了公司的2011财年的净利润。如果将成本计回,钻石食品公司2011财年的EPS将由2.61美元下降至1.14美元。


对此质疑,钻石食品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彻底的否认,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认为Mark Roberts是做空者的枪手,造谣生事。然而,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开始了雪崩,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股价从90美元下跌至10月底的67美元左右。


给钻石食品公司致命一击的是11月15日公司董事Joseph Silveira在家自杀身亡的消息。11月初,Joseph Silveira由于可能的利益冲突而从公司审计委员会辞职。Joseph Silveira在钻石食品公司担任董事一职由来已久。Joseph Silveira的自杀身亡,在外界看来是公司造假的又一个力证。到11月底,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至27美元左右。



财务丑闻被揭露后,钻石食品的股价暴跌至最低的13美元


2011年12月12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文章Diamond Payments Questioned By Growers,再次对钻石食品公司的财务造假提出质疑。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采访了核桃种植户,基本从微观角度验证了钻石食品公司的财务造假操作。有意思的插曲是,自从做空者发布报告以来,卖方分析师基本都是采取否认和震惊的做法,一直未公司管理层辩护,不少分析师甚至分析认为公司的CEO和CFO没有任何造假的动机。在2011年12月,KeyBanc的分析师Akshay Jagdale撰写报告认为钻石食品公司的财务风波很快过去。该分析师宣称自己走访了很多核桃种植户,认为付款方式是恰当的,公司没有虚增净利润。这份报告导致公司股价从27美元暴涨50%至40美元左右。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公司的自查以及美国证监会和司法部的调查。到2012年2月初,钻石食品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宣布了内部调查结果。该调查结果显示,在2010年和2011财年公司不恰当的计入了核桃的成本,其中2010年的2000万美元的核桃成本被推后到2011财年才计入;而2011财年高达6000万美元的核桃成本被推后到2012财年。公司的财务报表需要重新发布。同时,公司董事会宣布,公司CEO和CFO被辞退。这宣告了钻石食品公司的财务造假完全属实!整个2012年,钻石食品公司的股价一直低迷,到2012年底,公司股价跌至13美元!


当然,伴随着财务丑闻的爆发,公司股价的持续暴跌,钻石食品公司收购品客薯片的计划也落空了。2012年2月,钻石食品宣布终止收购品客的计划。同时,宝洁公司宣布以26.9亿美元的价格将品客薯片出售给Kellogg。


经历财务造假风波的钻石食品在2015年10月28日Snyder’s Lance(代码:LNCE)以1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相当于近38美元的价格。而离职的CEO Mendes和CFO Steven Neil在2014年也遭受了来自SEC的相应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