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roger:成功转型的百年老店

 欧森0吴 2016-10-19

2016年9月



Kroger历史股价走势。自2009年到2012年的13年间,Kroger的股价几无表现。2012年后,Kroger的股价开始腾飞


经常有人问我零售行业内某个公司的壁垒,我的回答历来就是,零售行业的公司很难谈及壁垒,根本没有壁垒。在零售行业,你无法禁止竞争对手在临近区域开出新店,就好比星巴克无法禁止Panera Bread或者Peet’s Coffee或者其他任何新进入者在附近开出门店一样,就如同Lululemon无法禁止Gap在它的附近开店销售瑜伽服一样。但是,零售行业的优秀公司却有门槛,其中之一便是规模,其中之二便是销售价廉物美的产品。便宜是硬道理,这是全世界通行的最简单道理。正因为此,TJX成功了;也正因为此,Costco成功了;也正因为此,沃尔玛也成功了。


然而,如果你关注沃尔玛,却会发现,2000年以来,沃尔玛的股价根本没有上涨。甚至在2015年以来,沃尔玛的股价大幅下跌,有人归结为亚马逊的进攻。不可否认,诚然有亚马逊的因素,但更多却不是亚马逊的因素。那些做多亚马逊,做空沃尔玛的成功者,却是凭借了一个错误的理由,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果。在我们看来,沃尔玛2000年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经营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同行的竞争以及美国消费大环境的因素。如果要寻找过去十多年中给沃尔玛的美国扩张造成困扰的,一定有Kroger(以前简称:KR)这家公司。



沃尔玛2000年至今的股价表现,相对于2000年初,股价仅上涨5.41%。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沃尔玛已经背离了它的成功之道:productivity loop



2000年以来,沃尔玛和Kroger的股价表现对比。Kroger在这一时期的表现完胜沃尔玛。背后对应的是Kroger极其罕见的将客户第一置于首要位置的策略



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以来沃尔玛和Kroger的股价表现


Kroger是美国最大的食品副食品(以下简称:grocery)连锁零售店,也是美国国内仅次于沃尔玛的食品零售商。Kroger在35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运营有2778家grocery门店,旗下有23个grocery品牌,其中包括Kroger、City Market, Dillons, Food 4 Less, Fred Meyer, Fry’s, Harris Teeter, Jay-C, King Soopers, QFC, Ralphs, and Smith’s等。Kroger还运营有781家便利店,旗下品牌包括Kwik Shop, Quick Stop, Loaf ‘N Jug, Tom Thumb, and Turkey Hill Minit Markets等。同时,Kroger还运营有327家珠宝首饰店,如Fred Meyer Jewelers和Littman Jewelers等。Kroger成立于1883年,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Kroger的2015财年收入中,有910亿来自于超市门店销售,148亿汽油销售,以及37亿美元的其他销售,包括制造、珠宝、便利店、店内诊所等。


Grocery在美国是一个近2万亿年销售金额(包括近9000亿的食品和饮料)的大行业,但却是一个极其分散的行业,即便是经历过多次重组和行业整合之后。1999年,行业前10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3%。2015年,行业前10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9%,依然十分分散。这其中,以天天低价著称的沃尔玛是市场领导者,占有10%的市场份额。自1999年以来,沃尔玛通过其超级中心的扩张这一战略,市场份额上升6个百分点。从1999年到2015年,沃尔玛的超级中心(supercenter)从721家增长到3465家,增加了2744家,尽管2009年之后,沃尔玛的市场份额基本见顶。沃尔玛从其他家零售那里抢到了6个百分点的份额,这包括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超市连锁公司,也包括独立的grocery。然而,沃尔玛基本没有影响到两家公司,那就是Kroger和Costco。行业的分散,也促使并购不断发生。过去10年来,至少11起大的行业并购发生在grocery行业。同时,还有大量的grocery公司破产,退出市场。


Grocery行业的很多大型连锁公司破产


Grocery行业的收购历史



grocery行业持续被新的业态如大型仓储超市和超级中心等取代



沃尔玛自1999年后的超级中心的成功扩张,市占率大幅上升。但并不是以Kroger为代价。同时期成功的还有Costco


Grocery行业是一个重度“商品化”的行业,无论经营不善的grocery公司,还是经营非常好的grocery公司,无不如此,因为本质上大家销售的都是无差别的商品。这一行业的竞争无比残酷,只有非常强大的竞争者才能够从中胜出。


回看Kroger的股价走势,自1999年到2011年,Kroger的股价基本没有突出的表现。竞争是很主要的因素,这其中主要包括沃尔玛的崛起,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由此导致的grocery行业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尽管KR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依然属于被市场惩罚的类别中,这一阶段,KR的估值(以EV/EBITDA)来看,持续下降。同时,这一阶段的KR的EBITDA并未有明显变化。也正是这一时期中,Kroger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孕育了新生。



Kroger的EBITDA历史。2000年到2012年,Kroger的EBITDA变化不大,这是公司重要的转型期



Kroger2000年至今的EV/EBITDA


从2004年,Kroger开始学习沃尔玛的“生产率圆环”(Productivity Loop)战略,改变原有的定价策略等经营策略,将顾客至上放在所有经营目标之上,将顾客至上作为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之前的第一目标。沃尔玛的“生产率圆环”(Productivity Loop)战略指的是,更低的采购价格,更低的销售价格,更高的销售收入,更低的运营成本,继而通过规模经济继续投入到更低的采购价格,开始新的循环。零售业的无门槛,再次体现,Kroger的管理层完美复制这一策略,并可能比沃尔玛做的更好。



沃尔玛的Productivity Loop


客户至上的经营战略包括四个支柱:人(店员)、商品(所售商品)、(门店的)购物体验和(所售商品的)价格。


自2004年开始,KR在价格方面的投资超过36亿美元,平均每年为3亿美元。这充分反映在KR和同行越来越大的毛利率差距上。KR的产品价格越来越有竞争力。自2004年到2015年间,KR的剔除加油站业务的毛利率下降了315个bp。这一时期,KR的SGA下降了201个bp。



Kroger的毛利率走势:Kroger持续在价格上进行投资,表现为毛利率持续走低



Kroger的毛利率持续走低,并且大幅低于同行。Kroger用了10年成功转型,成为最有竞争力的grocery


自2004年KR实施顾客至上的战略后,KR的SSS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3%。从生产率的角度看,KR的每平方英尺的销售这一时期增长了50%!也是在这一时期,KR的EBIT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4.9%,累计为178%,EPS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1.2%,累计增长了356%!KR的股价CAGR在13%,累计在334%。



Kroger的收入历史


Kroger投资于店员。Kroger的门店员工工资比行业平均高出10%。这保证了门店员工的素质,这对于营造好的门店购物体验至关重要。在沃尔玛美国门店购物的体验远不及在Kroger旗下grocery门店的购物体验。店员的形象以及素质,两家门店对比强烈。


在商品采购(merchandise)方面,Kroger有两大核心策略,第一是积极拥抱自然有机品类;第二是跟随趋势推出门店自有品牌的业务。


读者应该记得我们在介绍Whole Foods Market时提及的竞争,事实上,最大的竞争来自于Kroger!Kroger的自然有机品类销售金额目前超过120亿美元,在其grocery业务中占比超过13%。Kroger的自然有机品类的销售规模是Costco的3倍以上,也是Whole Foods Market的3倍以上!



2012年以来,KR的表现大幅优于WFM。在我们看来,WFM的生意,未来是一个broken business


在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方面,Kroger的自有品牌占销售金额比重高达25.5%,销售数量占比高达27.1%。Kroger的自有品牌中,高达40%的是Kroger自有的38家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综合一体化的优势让Kroger可以保持毛利率的稳定并实现运营杠杆。


Kroger不仅投资于店员,投资于价格,还投资于门店的翻新。Kroger的门店,总是非常干净、整洁,甚至洗手间都让顾客极其满意。


提升门店购物体验的方式还包括更快的收银程序。Kroger在部分门店推行的最新收银方式只需要30秒甚至20秒,这大大低于传统门店普遍等候3-4分钟的状态。


复合门店(combo)是Kroger的另一大优势。Kroger的门店普遍距离社区较近,服务半径普遍在2--2.5英里的半径范围内,这大大近于沃尔玛的距离。便利,是grocery的一直优势所在。当价格更有竞争力时,grocery的便利优势便更加被消费者认可。复合门店提供加油站和药房服务,部分门店甚至有坐诊的医师。一站式服务,让Kroger门店的购物体验更加卓越。


积极拥抱新技术,是Kroger的另一大优势。Kroger或许是整个行业中始终重视技术的grocery公司。Kroger一直以来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预测客户的购买品类和客户在门店的支出。最新的技术应用就是Kroger在部分门店推出的网上预订,到店不下车取货的服务。未来同样会可能推出送货到家的服务。目前,grocery行业的电商渗透率极低,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瞄准了这一行业,无论亚马逊还是沃尔玛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Kroger同样在做。在我们看来,由于距离社区距离近,grocery连锁店在生鲜电商领域具有天生的优势。





Kroger的增长,一部分来自于上述种种努力带来的SSS增长,另一部分来自于谨慎的对外收购。过去数年,Kroger有过两起大的收购,包括2013年的Harris Teeter和2015年收购Roundy’s。KR的对外收购策略主要是集中在其现有市场的竞争者,以此可以提升其市场份额,并且提升规模经济。



Kroger的对外收购


Kroger的极其罕见的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得到了回报。自2004年起,Kroger的SSS一直为正。然而,这在早期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回报。投资者对于Kroger的未来依然充满怀疑,直到2012年,当Kroger的EBIT停止下降,并反转向上,市场开始重视Kroger的种种努力,股价开始了大幅上涨。



Kroger的单店增长趋势



2012年,Kroger的EBIT开始正增长,股价开始表现。Kroger持续投入到新战略,终于获得了回报


Kroger拥有老练的管理层。不单是采取几乎完全忽略短期的经营举措,还包括有纪律的投资。Kroger严控下的资本分配方法是,内部测算的IRR必须高于11.3%。这使得KR的现金回报率始终比较稳定。



Kroger的现金回报率(COC)



Kroger的董事会构成:11名董事,其中有9名独立董事。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早已社会化,职业经理人阶层完全“控制”美国的企业。那些叫嚣所谓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的言论,实在是太浅薄


和众多优秀的公司一样,Kroger的管理层的经营目标还包括自由现金流的控制。过去数年,Kroger的自由现金流始终比较稳定。同时,管理层对于现金流的应用,除了逐步增加股息之外,就是不断回购股份。并且,Kroger将债务规模维持在EBITDA的2到2.1之间,持续融资回购股份。



Kroger的自由现金流(FCF)以及股息和回购股份与FCF的关系


在南加州,如果你去Ralphs门店逛一逛,你一定会对门店内的生鲜类印象深刻。如果这个门店的周围社区有华人,那么这个门店的生鲜一定有各种中国式的蔬菜在货架上,这在美国的超市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就是Kroger的数据分析和灵活经营的最佳体现。



【本文章授权公众号“caymangmi”和“GMInvest”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