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崇玉:医药销售真正的幸福来自底气

 昵称37463562 2016-10-20

授权作者/仲崇玉

思谟医药咨询首席顾问兼总经理,专注优势思维训练;创办优势销售人连接社;提供销售战略咨询。著有《做自己的教练》系列图书。


如果一个人可以自由设计自己的幸福状态,最理想的条件是什么?我们要留意的,是自由设计,就是随心所欲,没有任何障碍和限制的意思。

 

这是一个困扰的提问,因为很多人已经不习惯于没有限制和障碍的状态。有了障碍和限制,就省事多了,可以完全不用面对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难点是构成幸福最理想的条件,这意味着选择,而选择意味着舍弃,取舍很难。

 

有的人觉得最能保障幸福的是财富,有的人觉得是权力,有的人选择技能,有的选名气,有人选人脉,等等。我选择底气,有人会说不对,因为有底气的前提正是那些条件。这正是对底气的最大误解,也是倒置了因果。


 1 
底气,正本清源?


提到底气,容易让人联想到趾高气昂的模样,所以有人就会疑虑:底气与幸福有什么关系?有底气的人,并不需要张扬;有底气的人恰恰是安静平和的;有底气的人内外一致的,不需要装;而且,底气是马上可以拥有,不是靠外在的条件支撑的。

 

有人问,没有足够的条件,底气从哪里来?底气,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内在。底气,是原因,而不是结果。如果有人认为底气需要等待,那就是把底气当成了结果,就是等待外在的条件。

 

怎么才能让自己有底气呢?答案就是:就是接纳完整的自己。听起来很玄?是的,因为不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有人觉得接纳自己,就等于安于现状,担心自己会破罐破摔。所以,不愿意接纳自己,相反,苛责自己才是有志气的表现,才是想要成功的人应有的态度。那是挣扎,没有底气才会挣扎。

 

有人觉得接纳自己,就是让自己待在舒服区。可是信念告诉自己,只有让自己脱离舒服区,才能进步才能成功。这种信念,不会让自己接纳自己,否则会产生内疚感。

 

我们再把这种思路延伸一点:戒烟之前,就一定要痛恨吸烟;想要戒毒,就一定要痛恨吸毒。认为这才是戒烟解毒的前提,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效果如何?如果我说,接纳自己的习惯,才能戒掉这个习惯,会不会遇到反驳?可是想要摆脱一个习惯,最大的盟友就是自己。为什么要把盟友往外推呢?只是要最后的结果,为什么非要苦大仇深不可呢?

 

平和的,才拥有改变的力量。


 2 
没有底气,如何识别?


到达底气之前,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分别是:自卑者,伪装者,自负者。邀请你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一个来。

 

(一)自卑者


自卑的人和有底气的人在一起,刚开始往往区分不出来,因为他们都不着急刻意表现自己。

 

自卑的人,善于把自己缩小,把别人放大。缩小和放大,都是一种扭曲。既不是客观地看待自己,也不是客观地看待周围人。

 

自卑者感觉别人处处占优,自己处处不是。人群里沉默,被动,小心翼翼地聚光灯,躲在角落里,不被人注意的状态,才是舒服的状态。

 

有些销售人,想到要见大客户时,觉得自己捉襟见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同时,觉得大客户无欲无求,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想到要去见他们,心里感觉沉甸甸的,而且没招没落的,觉得空气都是凝固的。

 

自卑者,有时表现的很平和,给人一种没有什么欲求的表象,实际上是一种怯懦,是不敢要,也不敢想要。

 

究其根源,自卑者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

 

(二)伪装者


伪装者是自卑者的一种变体,也是把别人变大,把自己变小。所不同的是,自己明明觉得自己很小,却偏偏要呈现很大,和放大的“别人”一样大,是本能地自我保护。

 

伪装者在伪装中感觉很好,只能装下去。装的时间长了,连自己都觉得是真的。所以,说大话,炫耀,嘚瑟,有时会表现的反复征求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与真正的征求意见不同的是,伪装者希望正式自己装的效果。所以,在得到证实的时候,反而更累。

 

朋友圈里,会发一些代偿性的信息,即对自己没有的一种补偿;误导性的信息,看到真有人误解了,也默认不解释,还觉得自己无辜。所到之处,都是自己被“放大”的痕迹。

 

伪装者的情绪状态,忽而亢奋,忽而抑郁,在两个极端摇摆,不稳定。有时故作镇静,显示深沉,会表现出有底气的人特有的平和。当然,最终也逃不过连续的时间上的检验。

 

(三)自负者


自负的人,与自卑者相反,他们善于放大自己,缩小他人。

 

所谓放大或者缩小,也是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的。也就是说,对人和对自己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是一种扭曲,只不过与自卑者的方向相反而已,是另一个极端。

 

在周围人眼里,自负者的自信显得特别莫名其妙。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早已了然于胸,眼里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容不下别人,也没有耐心听别人说什么。

 

自负者也有表现像是在倾听的时候,也有表现平和的时候,那不是因为对你感兴趣,只是等你结束而已。是你结束了,他才好登场而已。他不在乎你说什么,最在意的是自己说了什么。

 

自负者和伪装者,因为有一个共同点,都把自己放大,所以行为上也会表现出共同点就是炫耀,常常证明自己。

 

对比一下,拥有底气的人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呢?有什么特点可以识别呢?


从不证明自己,而是善解人意。

既不狂妄,也不谦虚;既不压抑对方,也不委屈自己。

表里一致,不装着,也不端着。

没有客套,不急于讨好。

极少点评他人,也不会借着点评抬高自己。

没有羡慕嫉妒恨,更少攻击性言辞。

示弱,会毫不犹豫求助他人。

认错,有知错就改的坦荡。

角色清晰,份内之事,责无旁贷。

常常推荐,成人之美。

不着急,不拖延。

从不委屈自己。


仔细揣摩这个清单,会觉得不妥吗?对号入座的话,你会发现很多自卑的人,伪装的人,自负的人都可能会表现出以上的行为特点,那就说明拥有底气了吗?不能。

 

这里的关键,在于每个特点的背后,意图是不是清晰。说到底,真正底气十足的人,并没有固定的状态,但是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意图,甚至明确的多重意图。通俗地说,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再次总结下来,发现有底气的人,有两个条件:一,明确的目标;二,言行举止与目标完全一致。所以,这就要求,一个有底气的人,一定是一个随时随地在觉察自己,接纳自己,接纳完整的自己。

 

有底气的人,不迁怒。既不责怪别人,也不责怪自己。责怪,就表示没有负全责。

 

曾经有一句话,得到普遍的认同,即脾气大,是因为力气小。换句话说,能力与脾气成反比。所以,现在给出一个思考题:一个有底气的人,会不会生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回看文章的题目:幸福来自底气。我们走到这里,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底气的描述,还没有说为什么可以立即拥有底气。马上做到,又怎么可能?上面那十二个特点,哪些是短期就能做到的呢?反过来也一样:哪一条,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呢?

 

但是,就算知道自己可以立即变得有底气,毕竟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可我也要问一句,谁没有拥有过底气呢?谁都有过吧?那又怎么样,又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拥有底气。那么,什么场合让你为难呢?能描述那些场景吗?


 3 
底气训练,能见效果?

 

开始描述底气相连的场景,训练就算开始了。描述的前提,就是看得见。

 

另外,想要拿到训练的效果,就需要连续不断地训练,需要反复训练,需要系统地训练,需要不间断地练习。

 

当然,任何一个改变,都有代价,都需要投入成本,投入时间,会牺牲日常安排中的某些项目,你做好投入的准备了?

 

训练之前,想想:要拥有底气,是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三种回答:


成功学告诉你说,要改变自己。


世故的人告诉你,要适应环境。

 

我说都不对,要拥有底气,就要认识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让它变得与环境完全契合。所以,要训练就要训练如何接纳自己,如何接纳环境,如何让环境容纳新的自己。

 

这与接纳自己有什么关系?接纳是起点!没有起点,就从未开始,这才是真相!

 

做自己的教练。


MRCLUB原创作者招募中

数十万精准会员每日阅读,助您快速提升个人品牌,扩大在医药行业及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详情请访问网站http://)


医药代表 伴您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