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皮尔伯格的创作心迹<BR/> 仍然无从猜测

 圆角望 2016-10-20

    韩浩月

    从《辛德勒的名单》到《圆梦巨人》,我们无从猜测这位电影老人的心理变化,也不能依据《圆梦巨人》这部电影,就草率地作出斯皮尔伯格开始“糊弄观众”的论断。

    因为《圆梦巨人》,斯皮尔伯格再次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线。如果要选出中国人最喜欢的外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绝对有实力争夺第一名的位置。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斯皮尔伯格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但他的作品,也和东方审美有着互联互通之处。整体来说,斯皮尔伯格骨子里的传统,以及通过他作品传达出来的稳重、慎重和大视野、宽广的胸怀等,正是中国人最欣赏的品质。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观众喜欢称呼他为“斯大爷”。

    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也最受全世界观众钟爱的电影当属《辛德勒的名单》。不少影迷重复观看过这部电影许多遍,每当想要重温经典的时候,《辛德勒的名单》总会成为必备片单中的一部。在《辛德勒的名单》拍摄之前,讲述“二战”时期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的影片已有不少,但以这部电影出现为标志,更改了纳粹题材电影的拍摄思路。《辛德勒的名单》在确定纳粹残忍、屠杀血腥的同时,也分别描述出人性复杂与简单的一面。在冰冷的黑暗时代,人性中的善良如同一道温暖雪亮的光芒,驱逐邪恶,带来希望……斯皮尔伯格以这部电影,真正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辛德勒的名单》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帮助斯皮尔伯格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是他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拯救大兵瑞恩》。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佳作,电影无比真实地还原了诺曼底登陆的激烈场景,八人穿越枪林弹雨寻找大兵瑞恩的情节,更是牵动人心。只要人还活着,就不放弃寻找的希望,《拯救大兵瑞恩》所传递出的人文关怀,隽永而厚重。

    在人文历史领域,斯皮尔伯格是大师级的导演,而在转向纯粹商业片的拍摄后,斯皮尔伯格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系列电影《侏罗纪公园》,现在看来仍然是美国商业片的典范之作。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于1993年在全球上映时,是不折不扣的话题电影,人们惊异于斯皮尔伯格在大银幕上创造出如此有想象力又如此真实的恐龙图腾,远古恐龙与现代人“亲密接触”所带来的惊险与刺激,忍不住令人血脉偾张。稍稍令人遗憾的是,《侏罗纪公园》的续作,没能持续巨大的影响,这使得该系列电影,没能像《变形金刚》《碟中谍》等系列大片那样具有持续的话题性。这也显现出斯皮尔伯格的一个局限性——他可以实现自己的商业诉求,但却在商业片中丢失了他最为擅长的穿透性眼光,以及源自心灵深处的反思能力。

    斯皮尔伯格纵横影坛,每每出手必有所得,他的经典之作实在太多,极少被舆论批评。近几年,斯皮尔伯格又拍出《林肯》《间谍之桥》这两部分别获得奥斯卡奖项的佳作,证实了自己宝刀未老。不过,这两部电影的题材,是斯皮尔伯格最熟悉的历史与人文领域。在拍完这两部电影之后,斯皮尔伯格或许是想玩闹一下,于是有了这部《圆梦巨人》。

    童话多是儿童视角的,但《圆梦巨人》在更多时候却是老人视角,令人产生这样的错觉,“好心眼儿巨人”就是斯皮尔伯格,他吓唬小孩们,又带着小孩玩,给小孩制作玩具,用美梦守护孩子的睡眠……《圆梦巨人》可能是斯皮尔伯格的一部低分电影,但却是他独一无二的电影。

    从《辛德勒的名单》到《圆梦巨人》,我们无从猜测这位电影老人的心理变化,也不能依据《圆梦巨人》这部电影,就草率地作出斯皮尔伯格开始“糊弄观众”的论断。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斯皮尔伯格的第五部《夺宝奇兵》和翻拍的经典电影《西区故事》,斯大爷晚年创作水准到底如何,恐怕还要等待后面更多影片面世。

    对比斯皮尔伯格的从影生涯和作品阵容,中国电影导演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比如他对电影的那种极致精神,决定拍摄一个故事,就一定要把它拍好,虽然个别电影因为选题原因,导致斯皮尔伯格没法在影片中融入更深沉的思考,但在娱乐层面上,分量却给得很足。 另外,许多中国导演在年龄大了之后,就放弃了拍高质量电影的追求,没有把人生阅历和拍片积累,应用到新作中去。一些著名的中国导演,其早期影片可以进入经典行列,但在五六十岁正是拍片最佳年龄段的时候,却降低了艺术追求,拍出了一堆烂片。我们渴望出现中国的“斯皮尔伯格”,但前提是,中国的导演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得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永不厌倦,持之以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