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怎样才读得完reading啊?

 朱血糕 2016-10-20

读书
翻完也是读完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缘起于和大罗以及另一位好朋友的两次深入交谈。发现无论是在平时阅读,还是留学之后完成阅读材料,大家对读书方法都有一定的困惑。

 
以留学为例,大家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不信大家就读得完”的阅读材料。拿小罗为例,每学期三门课,每门课平均一周阅读量最保守估计100-200页,有时一本书,有时甚至两本书(例如宪法课最近一周的reading是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以及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
 
怎么才读得完reading呢?小罗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分享给同样在阅读材料中奋战的同伴。当然,读书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亲身体会与经验。我想分享出来,一是如果有朋友也是有着同样的感受,彼此交流发现,“原来你也是这样想的”,增强肯定;二是如果能够帮助到需要一些小技巧的朋友,就是额外的收获了。


几个需要破除的印象

reading是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来的? ?



读书常常容易陷入“知识摄入焦虑症”,就是想要彻底弄懂文章和书目提到的所

有陌生名词——


“这个人不认识,要查。”
“这个事件不知道,要查。”

“这个流派不熟悉,要查。”


所以我们容易倾向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但是由于reading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加上本科生或研究生本身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一篇文章、一本书下来会遇到无数个陌生的关卡。如果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查,那么不仅书读不完,还往往读下来云里雾里,连作者主要观点都说不明白。


如何解决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教授布置这篇reading的目的,以及reading的结构。

以美国的学校和人文社科大类为例,一个学期通常是16周,每一周教授会布置1-5篇不等的reading。教授开设一门课,可以认为是介绍一个大的知识点(一个流派、一段历史、一种方法,等等),如“政治神学”、“宪法与革命”。那么每一篇reading在这门课中,就代表一个小知识点,或是一个小观点。那么我们读这篇reading,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一句话总结出这个小知识点或是小观点。

如果每一周的reading你都能总结出来这个小论点,那么16周下来,你就起码积累了16个论点,它们之间如何发展联系、如何传承摒弃,就是你理解教授整个学期大知识点的关键所在。

那么,某篇reading里介绍的主要作者A与不认识陌生人B在某某年就某某事的争论有没有必要知道呢?如果你连A都不认识,那么B就不用再费力去查了,把A的观点搞懂、记住都不错了。

所以,读reading的目的一定要想明白,把一门课整体综合地来看。如果在15周的时候还能把第2周材料的观点源引出来,前后对比,比花半小时搞懂一个两三天就会忘记的花哨词汇,来得扎实有用得多。


其次,一篇reading的结构,无论是以议论、散文、甚至意识流的形式呈现,永远都是“观点+事例”。就算是纯粹的文学形式的阅读材料,它的语言风格与文章结构,或者是历史背景与当代影响,都可以是它的观点,也是为什么教授会选入他/她的教学大纲里的原因。


所以,当阅读一篇reading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找到那个最重要的观点。

我通常的阅读方法是,进入一本书时,先慢读,后快读。

因为熟悉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与文章情境需要时间,所以开始的两三页可以一字一句地读,就像约会最开始时培养感情。

等到对文章熟悉起来了,就可以加快速度。这时,我的惯用方法是——

1)  寻找关键句。这时,GRE阅读的方法可以用上了,首尾句重点看,文章明显转折词后的句子重点看。只有读懂了关键句,才能够帮助我们顺利总结出我们需要的“小观点”。

2)  跳过不需要的段落。我常常觉得,reading多有多的读法,少有少的读法。如果一周布置的reading超过100页,教授期待我们字斟句酌地精读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我的常用方法是在“自以为”明白作者的观点之后,发现观点重复的地方跳过,作者的举例也是喜欢的就读,不喜欢的直接跳过。

3)  “小观点”的总结就是打腹稿,不断地修正完善。在进入一本书的情境之后,也就是对这篇reading的观点形成初步印象时,我们要找的“小观点”就已经成型。接下来的阅读也就是不断地对这个观点进行修正而已。就像拿着一把木尺,如果接下来的关键句和这把尺子相符,表明理解正确,可以快速通过。如果突然出现一个这把尺子不同的观点,就需要放慢速度,仔细阅读接下来的论证:是不是之前的理解有偏差?是不是作者自己出现了矛盾?(绝大部分是第一种情况)那么就需要将这把木尺再次修整。如此以来,心中总是拿捏着那个“小观点”,不断完善体会,直到阅读结束,定会留下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


这样总结起来,每一周的reading不过是总结“小观点”而已。明白了阅读的目的,掌握了材料的结构,就不需要在细枝末节处纠结了。



读不懂reading是我的问题?   ?



第二个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把reading当成“圣经”。


“看不懂,是我的问题。”
“这么多不认识的专有名词,是我还没有到达一定水平。”

但其实,并不是每一篇reading,都是完美的阅读材料。Reading被教授选入书单,并不是基于它们展现了惊人的语言能力,而是它们传达了一个重点观点,或是代表某一重要流派。它们风格不一,不全是“海明威式”清晰、准确、直接的文风。有时可能专好长难句,一句话恨不得十行;有时一句话里面充斥着GRE词汇与专业“黑话”。如果面对“脑袋都疼了”的句子,就有种自卑与畏惧的心理,觉得“它强我弱”,那么读书该是多痛苦的事。

我的体会是,常常一句简单明了的句子,包含着作者最直接最直观的立场。找到它,读懂它,比花5分钟纠结焦虑自己水平不够,再花10分钟分析完句子成分,对理解reading的重要观点要有用得多。

一句题外话,学术写作本身就是长期训练的过程,也不是所有研究者的作品都是值得大家学习模仿的对象。出于个人偏好,我觉得作为初学者,将观点清楚准确地表达比追求高难度要重要很多。所以在阅读时,也不要被某些风格“费脑”的reading所震慑住,要有“读不懂不是我的问题”的“(或许傻气的)自信”。


reading读完了就是成功? ?



第三个误区是,一字一句读完了reading,任务就结束了。


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从前言到结尾(from cover to cover),似乎每句话都理解了,这本书就读完了。读完书自然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的你,如何看待这篇reading。

在我看来,读reading有两个目的。

第一,   收集好那16周当中每一周的“小观点”,放到自己的学术积累中去,作为知识储备起来。

第二,   利用每周的“小观点”,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前者是为了积累,后者是为了自己。

第一点,作为上课学习的学生,积累自然是重要的。第二点,说简单点就是训练自己问问题的能力与“同意不同意”的能力。

读reading,甚至是读其他任何形式的材料,其实都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喜欢不喜欢,同意不同意,你怎么看作者提出的问题,就是最关键的。可以觉得作者观点很荒谬,可以觉得论证不够有力,可以觉得作者长篇大论的观点根本不值得谈,如果能够说出“为什么”,任何一种对文章或者书籍的解读都是成立的。

只有寻找到了自己的观点,才能够在课堂讨论中提出问题,或是针对教授或同学的观点发表看法。


那么如何寻找自己的观点呢?


在读书过程中和课堂提问中,我喜欢问的问题有几个——

“我喜不喜欢这篇reading?”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我一直觉得,读书也讲眼缘。有的时候害怕一本书读不懂是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不敢说自己不喜欢。但读书本身就是为了自己,喜不喜欢作为读者的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

“它的观点是什么?”

其实阅读之后总结的自己认为的作者的观点,是最好的在上课的时候和大家交流的话题。如果教授在讲课时总结出的作者观点,和自己的理解不一致,就是最好的问问题时刻。或许是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或许是作者的观点有几层,都是非常好的可以拿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的问题。

“我同意这篇reading的观点吗?”

“同意”是个很模糊的词,其实可以细问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作者的论证我是否信服?一般能够选入教授书单的,都是具有说服力的作品,当然也不排除例外。私下自己选择的书目可能问这个问题更加关键。以及,跟前几周的作者比,我更倾向谁的论证?让大师与大师PK,往往比大师与自己PK,要更合理。

 “作者A与作者B之间的观点有何异同?”

如果能够熟悉每周reading里的“小观点”,那么观点之间的对比,也是提问题非常好的着力点。谁和谁的观点是相同的,谁和谁的观点是对立的,谁和谁的观点是传承的。这样几个问题下来,对这个科目的知识点大框架其实也就搭建起来了。

“这个话题在中国的情况怎样?”

New School是个学生背景非常多元的地方,所有在课堂上大家关注很多的话题便是,阅读材料和理论是否可以,以及如何能够应用到各个国家。大家在读reading时,可以试着和中国相联系。比如,同样历史下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况?中国有类似的现象/流派/理论吗?这个理论为什么可以/不可以解释中国?我们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实际上是我们阅读时很好的工具与宝藏,应该珍视。


一些小的感想

计时阅读对完成reading或许效率更高  ?



Reading与闲时阅读不同之处在于,上课之前是要读完的啊。所以这里会提到“效率”,并不是想传达,读书越快越好,只是目的使然。对于我而言,阅读效率最高的是在纽约地铁上。我想了想,一是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事情打扰。地下没有信号,听歌地铁太噪杂,看书刚好。二是,也是更重要的是,地铁是有倒计时限的。由于熟悉车站,每停一站就知道大概花了多少时间,要想在到站之前完成规定地方的reading就必须集中精力,加快速度寻找作者观点。这时,旁枝末节的小岔路不具吸引力,速度也就变快了。所以,和“一整天”的奢侈但没有节制的阅读时间,有时或许没有3小时、1小时要来得催促人。


有条件的话,勾划重点句,可以帮助回忆  ?

在寻找“小观点”的过程中,如果处在当下的情境时,或许会印象深刻。但如果几天之后的课堂上再次回忆,有时记忆会变得模糊。这时,快速浏览阅读时划下的重点句,寻找关键名词,可以很快地唤起回忆。如果跟小罗一样,不舍得买书,图书馆的书又不能勾划,可以简要摘录下重点词句和页码,方便课前快速返工“唤醒记忆”。但若是整本书都勾满了,或是摘抄整整七八页的读书笔记往往让人找不到重点。如果是单就reading而言,读书笔记少而精更能够帮助人抓到作者观点。

目录/摘要是个好东西    ?

阅读之前,我习惯先仔细阅读目录或是摘要。一是知道这本书/文章的大概框架,看每一章/节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读到什么地方了,下文会有什么。二是了解书/文章的大概内容,涉及到了哪些话题,哪些关键词,有助于阅读时总结书/文章的核心观点。

经典作品也可以跳读   ?

作为学生,我们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往往相当“虔诚”。大家可能在阅读二手文献时,可以做到该跳读跳读,该批判批判,但面对一手文献时,往往心存敬畏。把握经典原意肯定是需要的,但若不是一个学期只读一本作品的情况(比如New School这学期相当火爆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学期只解读一部作品,的一半),想在一周之内逐字逐句看完,是不可能的。所以,经典作品也是可以——有时还必须——有技巧地阅读的。


一手文献就算读不完也应该先读   ?

有时因为时间紧张,有同学可能会选择相关二手分析文献,而放弃一手文献的阅读。我的经验是,二手文献最好放在一手文献之后,没有时间甚至可以不读。哪怕读不完全,也要先阅读一手文献。和经典直接面对面对话,可以破除对经典的畏惧心理。因为语言风格与论述手法,也是书或文章非常重要的特点。如果只是阅读二手文献,就不会知道原作的语言风格是怎样,阅读时会产生怎样直观的感受,也不会萌生属于自己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是完全的损失。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一手文献比二手文献要有趣得多。




总结起来,读完reading就是1)需要跳读时跳读,2)把握全书最核心的观点,3)带着问题与反思读书。其实,无论是读课堂reading,还是读任何一本闲书,这些或许都是比较好用的读书方法。

最后就是,读书最终是为了自己,任性一点是可以的。



图片来自tumblr,搜索bookish

文章为公众号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谢谢

--F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