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A预告】求道金陵

 杨关桥 2016-10-20



 点击上方 蓝字 5A画廊 加入我们





沈鹏题展签





开展时间2016年10月26日(周三)下午14∶30


主办单位:荣宝斋、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徐州文化产业集团


协办单位:江苏省苏铁建设集团、海南深蓝之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3号厅(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座谈会时间:2016年10月26日(周三)下午15∶30


座谈会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二层会议室(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作品欣赏二



崔伟书法习作汇报展


筑基楷法


筑基曾是道教内丹修炼中的一个词语,是修炼过程的第一关。如同建造房屋,必先奠基,基础稳定,结构扎实,才能盖起高楼大厦。


在书法史上,行书、草书并非由楷书演变而来,三者的产生都源于隶书,之后三种字体各自发展、流行、成熟,成为最为通用的字体。特别是楷书,由于识读和实用之便,一直作为童蒙习字之始的首选字体。以楷书筑基,主要是针对行书、草书而言,然并非简单地出于识字的考虑,也并不表示排除篆分字体的筑基作用。只有在楷书上打下深厚的根基,才能有望攀登书法之高峰。

楷书同篆分一样,属于静态的字体,一笔一画,不作连笔,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书写节奏相对容易把握。行书、草书在字形上加以减省,或形成新的笔画写法,连带明显,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情性,书写性更加流畅。苏轼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之说,从体势上较形象地说明了楷书的筑基作用。


初学书法必须掌握各种笔法,诸如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轻重、快慢、曲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笔法基本上涵盖于楷书中,“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因此,筑基楷法为掌握各种笔法提供了方便与可能。苏轼曾论道:“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楷书的难度可从行草中化来,行草书的难度也恰恰可以从楷书中求得。行书、草书虽潇洒纵横,给人以强烈的动感,但它行笔的过程贵在清楚、明白,不轻浮、不慌乱,贵在动中寓静,有不激不厉之魏晋风度。因此,筑基楷法,筑的不仅仅是形和法,更是一种内在的修为与涵养,一种对虚极和静笃的感悟与体认。


楷书扇面  黄省曾《咏金陵》  27㎝×48㎝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钟繇《荐季直表》 30.5㎝×102㎝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钟繇《贺捷表》 45㎝×86㎝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黄庭经》 45㎝×206㎝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钟繇《墓田丙舍帖》 40㎝×53㎝ 2016年



楷书条屏 朱柏庐《治家格言》  64㎝×26㎝×8  2014年



楷书横幅 临钟繇《宣示帖》 37㎝×91㎝ 2016年



楷书册页  临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34㎝×23㎝×36 2016年



楷书册页  临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局部



楷书册页  临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局部



楷书中堂 陶渊明《桃花源记》 114㎝×64㎝ 2016年



楷书横幅 宋词三首 37.5㎝×83.5㎝ 2015年



楷书斗方 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42㎝×42㎝ 2016年



楷书横幅 范仲淹《岳阳楼记》 48㎝×116㎝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38.5㎝×95㎝ 2016年



楷书册页 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31cm×26cm×25 2016年



楷书册页 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局部



楷书册页 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局部



楷书斗方 临褚遂良《小字阴符经》  46㎝×43㎝  2016年



楷书斗方 临褚遂良《小字阴符经》 局部



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乐毅论》  40㎝×148㎝ 2016年



楷书条屏  诸葛亮《前出师表》 169.5㎝×30.5㎝×4 2016年



楷书横幅  心经 44㎝×146㎝ 2015年



楷书横幅  欧阳修《醉翁亭记》  45㎝×87㎝  2016年



楷书条屏  千字文 226㎝×53㎝×6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汝帖》 34㎝×62㎝ 2015年



楷书长卷 临赵孟頫《老子〈道德经〉》 46.5㎝×1134㎝ 2016年



楷书长卷 临赵孟頫《老子〈道德经〉》局部




楷书扇面 王维五律二首 27㎝×48㎝ 2016年


楷书横幅  临宋克《七姬志》 47㎝×156㎝  2016年



楷书横幅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8.5㎝×69㎝  2016年



楷书横幅 王宗岳《太极拳论》 34.5㎝×118.5㎝ 2015年




崔伟书法习作


目录释文



筑基

 


1楷书  黄省曾咏金陵》  27㎝×48㎝  2016

释文:

旧辟天为府,新看锦作州。草芳非晋苑,淮曲是秦流。国有千秋壮,云皆五色浮。六龙衔晓日,常吐凤凰楼。省曾咏金陵》一首。崔伟书。

 

 

2楷书横幅 临钟繇《荐季直表》 30.5㎝×102㎝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表。岁次丙申年三月上浣,崔伟书于寂庐。

 

3楷书横幅 临钟繇《贺捷表》 45㎝×86㎝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武亭侯臣繇上。岁次丙申春仲,崔伟书于寂庐南窗。

 

 

4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黄庭经》 45㎝×206㎝ 2016年

正文略。

落款:释文: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五山阴县写。王羲之书《黄庭经》,丙申之春,崔伟。

 

5楷书横幅 临钟繇《墓田丙舍帖》 40㎝×53㎝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钟繇《墓田丙舍帖》传为右军临本,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曾论此帖与《兰亭》绝相似。岁次丙申春月,崔伟书。

 

6楷书条屏 朱柏庐《治家格言》  64㎝×26㎝×8  2014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时在甲午年冬月,崔伟书。

 

7楷书横幅 临钟繇《宣示帖》 37㎝×91㎝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右临钟繇《宣示表》。丙申崔伟于寂庐。

 

8楷书册页  临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34㎝×23㎝×36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岁次丙申年三月廿六日,崔伟书于寂庐。

 

9楷书中堂 陶渊明《桃花源记》 114㎝×64㎝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陶渊明文。岁次丙申年四月十日,崔伟书于寂庐。

 

 

10楷书横幅 宋词三首 37.5㎝×83.5㎝ 2015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引录三首词句,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之三种境界。乙未深夜书此以勉,崔伟。

 

11楷书斗方 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42㎝×42㎝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子敬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岁次丙申年二月廿六日,崔伟于寂庐。

 

12楷书横幅 范仲淹《岳阳楼记》 48㎝×116㎝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岁次丙申之春,崔伟书。

 

13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38.5㎝×95㎝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王羲之《孝女曹娥碑》。丙申之春,崔伟临书。

 

14楷书册页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31cm×26cm×25 2016

释文略

 

15楷书斗方 临褚遂良《小字阴符经  46×43  2016

释文:

正文略。落款:大唐永徽五年,岁次甲寅正月初五日奉旨造。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上柱国河南郡,臣褚遂良奉旨书一百廿卷。丙申之春,崔伟模于寂庐。

 

16楷书横幅 临王羲之《乐毅论》  40㎝×148㎝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岁次丙申年春月,崔伟模古。

 

17楷书条屏  诸葛亮《前出师表》 169.5㎝×30.5㎝×4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此文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至深。岁次丙申春月,崔伟书。

 

18楷书横幅  心经 44㎝×146㎝ 2015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崔伟沐手敬书。

 

19楷书横幅  欧阳修《醉翁亭记》  45×87  2016

释文:

正文略。落款:右为欧阳修《醉翁亭记》。岁次丙申四月十九日,寂庐崔伟书。

 

20楷书条屏  千字文 226×53×6  2016

释文:

正文略。落款:岁次丙申年四月八日,彭城崔伟书于京华寂庐南窗。

 

21楷书横幅 临《帖》 34㎝×62㎝ 2015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时在乙未暮春,幸于友人处拜观《汝帖》数行,甚为叹服,爱不释手,归后依所拍图片临之。崔伟于寂庐。

 

22楷书长卷 临赵孟頫《老子〈道德经〉》 46.5㎝×1134㎝ 2016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老子《道德经》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述之一,博大精深,富含哲理,历为世人所宝。岁次丙申之春,崔伟书。

 

23楷书扇面 王维五律二首 27㎝×48㎝ 2016

释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右为王维五律二首。丙申之春,崔伟书。

 

24楷书横幅  临宋克《七姬志》 47㎝×156㎝  2016

释文:

正文略。落款:宋克书《七姬志》,深得魏晋钟王之法,醇和古雅,略存隶意,字形大小奇正,富于变化,诚冠绝一时。丙申,崔伟于寂庐。

 

25楷书横幅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8.5㎝×69㎝  2016

释文:

正文略。落款:陶潜《五柳先生传》。岁次丙申年四月廿三日,夜深人静之时,崔伟书。

 

26楷书横幅 王宗岳太极拳论34.5㎝×118.5㎝2015年

释文:

正文略。落款:右为王宗岳《太极拳论》。时在乙未秋月,崔伟书。




名家点评



自然天放得逍遥


——崔伟书法艺术之“道”与“技”


独立评论人:颜以虎


苏轼在《宝绘堂记》一文中有这样的话:“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这种说法与欧阳修“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的主张相类似。对于荣宝斋的崔伟来说,这样的语段真实地写照了其繁忙编务之外的书艺余事——寄情翰墨,寓心忘忧,乐在其中,适意逍遥。然对他来说书法还不仅仅是寓意排遣的幽径,更是其修身悟道探秘寻根的载体。悟道一途,在乎技进,道从未置于物外存在,总是隐藏在物理之中,一物一道。崔伟忘情追求笔墨的高致,在日积月累的临习创作中熟谙笔墨机理,进而求道,实现内心的高迈期许。


崔伟是一位有境界的书家,高格自出,他不但勤勉博学,而且机警识悟,在他诸多论著和文章里精妙绝伦的解读和阐幽抉微的论断俯拾即是。笔者留意其乙未岁杪的几则书论,他用精彩的妙偈,诗意且简练地表达了他对技道、参悟之理的会心。书理即禅理,作为语言的视觉形式,书法寄寓着中国文化的原型,一开始便并轨了易卦“立象见义”的本质,作为民族文化的表征,与禅宗的极简应答、顿悟本心有极其相似的共通之处。当然,体现在崔伟书论中的禅宗思想绝非佛教意义的禅宗,而是融会了老庄和佛教且濡染着儒学出世入世思想的禅宗,这种思想一直以来,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崔伟也不例外,以其简约质朴的语句和自然天放的笔墨,探悟书艺之道的本真。


“论书如论拳,文武本无偏,黑白刚柔意,阴阳动静缘。笔挥贯江海,剑舞薄云天。形去神犹在,无弦胜有弦。”(崔伟诗)张旭观公主担夫争路、怀素观夏云奇峰而悟笔法,雷简夫的闻江瀑涨声、文与可的见蛇斗而觉书艺精进,这些从自然物象中妙悟书道的事实便是分明的禅宗思想。崔伟以拳道参悟书道,从太极拳的一动一静中体察书法的黑白、刚柔、阴阳之内涵,以剑道参悟书道,从太极剑的神、意、气、力的完美融合来悟透书道的形、神、虚、实之内涵。


“抱一心无动,守元神寂然。落笔虚灵处,萧萧纳万千。”(崔伟诗)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苏轼以为艺术的创作需要“正”,这里的“正”和崔伟所指的“抱一”“守元”是一个层面的意思,继而在一种“寂然”无为的境况中实现无不为。刘勰也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绝佳地契合了崔伟所谓的“虚灵”之妙。“虚灵”的心态易于观照外界,易于容纳“万千”,于虚静之中达到心理的最佳状态和理想境界,进一步实现书法创作的绝对自由。


“虽言技可进乎道,灵府无程亦枉然,修得心无挂碍处,颠张醉素自相传。”(崔伟诗)书法之道首先要有“堆墙败笔如山丘”的深厚积学之功,这是由技进道的基础,唯其“了然于口与手”,才能够“了然于心”,才能达到心手相合的境界。然而道可致而不可求,如果没有必要的参悟之灵气,“灵府无程亦枉然”,崔伟诗中的“程”可以理解为“心无挂碍”,无挂无碍主张在寂然的淡泊和清静之中,于无我无欲的沉静里,通过欲望的泯灭,绝无牵挂地进入到自由王国,以一种纯美的观照和创造排除功利,进入一种精神绝对自由境界,以无为之境穷究书艺“无不为”之大道。唯其无为方可使万物归于自然,绝去造作;唯其无为,故笔墨精神可托有形于无形;唯其“无挂碍”,颠张醉素的萧然之致方可于腕间大放异彩。


“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有道而不艺,“操之未熟”,任何道理都是空谈。崔伟不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书法家,在书艺求进之路中,他从未懈怠过。无论是率意自然而又精妙绝伦的小楷,还是烂漫质朴而又散淡逍遥的行草,他都以其非比寻常的勤勉之技、积学之力表明其对手与心合艺道之理的深刻体悟。“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崔伟以其卓荦不凡而又清新脱俗的书法作品有力地诠释了炉火纯青、由技进道的真正内涵。


在众多让人赏心悦目、百味不厌的书法作品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其别具一格的楷书风姿。所以有关其楷书尤其是小楷,名家侪辈精评如潮,崔伟对此也足可自信。崔伟小楷自钟元常出,刚柔兼备,古雅别致,朴质自然,难能可贵的是,崔伟以极其自觉的创新意识和精能熟练的功力,高妙地糅进自己对笔法的体悟。他既能在作品中融入唐楷的端庄和遒劲,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化合之功尽削一般书家生硬羼入的取巧之致,也能在作品中融入魏碑的拙朴和骨力,取其夭矫蹁跹的灵动逸宕之姿。有些作品他以险绝的参差之意解构笔画,却又以超妙的手法进行重组;有些作品他紧收中宫,却又体势舒展,其字构和章法曲隐着趣味无穷的烂漫真醇之美,于一种平和的书卷况味中,让人体味到书艺欲飞欲仙的真醇灵气。


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作品,崔伟都追求自然天放和萧散质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积年累月地浸淫书香,其书法作品便在一种或淡或浓的书卷况味之中透露出高贵的神来之气。崔伟作品的书卷况味,没有拘执,也没有教条,有的则是真气弥漫的笔意活性,这种笔意活性既预示了他于书法求进之路的无限可能和无上高度上,也使书卷况味获得了一个新的阐释象限,在这个阐释象限里的书卷况味让人耳目一新。这种书卷况味还表现在其对碑对帖的选择态度,和何绍基一样,崔伟崇尚书法的中和之美,中和旨趣源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在碑与帖的融合一路。崔伟着力回避了霸悍恣肆的风格,从整体审美倾向上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于碑的雄强一路作了必要的改造,保留了帖的神韵,选取了碑的气息,在创作中又以其自觉的创新思想,突破其浓厚学问气息和学理秩序的笼罩,实现夭矫天真的烂漫之致。他是成功的,无论是字表还是字里,莫不透露出其不凡的清俊和高迈。他既未舍其俊秀,也未堕入俗态,北碑的骨力使他的书法有效地避开了俗媚,内里没有矛盾,也没有挣扎,于一种安静和平淡之中以礼乐之美和人道之文实现了自然天放和适意逍遥。


崔伟的书艺启发更多地来自于何绍基。他于何绍基的研究很深,有多种著作和论文问世。他拜服何绍基,私淑何绍基,多年来心向往之,研之习之,百味不厌。于何绍基,他重在取神,临习用功都沿着何绍基的学书之途作了必要的回顾,他能够真切领会其在临摹和创新中所做的取舍。篆分意度是崔伟对何绍基玩味至深之处,为了探究其真实面貌,他在篆书和隶书临习和创作上做了大量的尝试,用心体味篆意和隶意的真实内涵;同时他也能够灵活化用,将自己对篆分意度的理解在楷、行、草诸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予以融会。何绍基开拓了碑帖融合的新途,其“颜面魏底”实际上是在颜书中羼入一些篆分意度和碑法。崔伟在创作中极其冷静地洞察到这一点,以何绍基为基点,参照赵之谦、吴昌硕、于右任等的视角,立足自己独特的审美祈尚,选择了一种更为清晰有力且活性更强的碑帖兼融的语言方向。当然,这种笔法语言还不成熟,然臻于混化无间的境界,对他来说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在当下的书法语境里,崔伟完全可以且应该作为一种独特现象被提示和关注,虽然这并不是他所期望的,甚至可能是他所极力否定的。作为一个认真而自由的读书人,崔伟一路浸淫着传统文化,虔诚地吮吸着儒家的甘露,同时又极其敏感地触摸着生命的本真,于道于佛找寻着契合心意的思考方法,在禅宗的静谧里沉沉地寝馈,会心地体悟。他以朝圣般的静笃纯粹投入临习,以朗透的只眼洞见书法的来龙去脉,于书史的积淀中自觉地爬梳剔抉、博稽广取。在荣宝斋这一顶级的编读平台,谦虚地切磋,诚恳地接纳,专心地积累,他在编辑的审核与接纳中积累自己丰赡的学养,他在编读的沟通和交游中成就自己高祈的见识。他以其睥睨不群的追求,勤勉地实践,大胆地创新求索,并以其低调谦逊的为人和处事风格,赢得了前辈和侪辈书家的一致好评。对崔伟来说,这些精评实至而名归!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联盟:


5A画廊、艺术公社、艺术前沿、鸿宇轩画廊、北山公书画院、中国画馆、国画艺术网、艺术头条、河图动漫文化有限公司、琉璃厂在线、仰山楼、延安当代美术馆、中华墨宝联盟、演旭囯画研究会、中国水墨、红色南梁中国画研究院、望岱堂文化艺术馆、徐州翰林画苑、千远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东方书画网艺术门户网站、书画威海、收藏之声、《艺术天成》杂志社、《中国美术报》、新时代艺术名家、当代书画档案、中国画坛联盟、艺术传承媒体联盟、金玺斋书画院、天易和堂、环球文化艺术网、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启润美术馆、铸山



如您喜欢!!!



请加入 5A画廊 微信号 Gallery_5A


固话:010-51369375

手机:18910375940


合作请加微信:5A画廊(g5aaaaa)


投稿邮箱:1661578793@qq.com (由于投稿人数过多,投稿时请核实您所留下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联系到您。)




微信扫描

长按(码)也可以加入我们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