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汉字9

 建华1968 2016-10-20

那些变“姓”后就变音的汉字,你念对了吗?
会用不会读音的44个汉字的部首
100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
汉语生僻字
27组极易混淆的词语
400组“形近字”-中华奇书
最容易写错的200个成语
中国34个省市名字新设计,太惊艳了!


那些变“姓”后就变音的汉字,你念对了吗?


好好个字,咋一当姓氏用就变音了呢?


朴,读piáo,不读pǔ;任,读rén,不读rèn;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


下面这些难缠的姓氏,你念对了吗?



会用不会读音的44个汉字的部首

      (读补):卜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

(读窘):冂部、同字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区域有关的事物。

(读包):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读方):匚部、左方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方形容器或各种其他容器有关的事物。

(读头):亠部、点横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读冰):冫部、两点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的事物。

(读密):冖部、秃宝盖,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遮盖、覆盖有关的事物。

( ,读决):卩部、硬耳朵,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

(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

(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

(读坎):凵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凹陷有关的事物。

(读私):厶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作组字部件时可以表示和“私”有关的事物。

(读引):廴部、建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有关的事物。

(读草):艹部、草字头,作部首时通常表示和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有关的事物。

(在下,读巩):廾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双手拿东西有关的事物。

(读网):尢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残废、残缺有关的事物。

(读义):弋部,作部首时,一般不表意。

口:口部、口字旁、口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嘴巴、语言或嘴巴的动作有关的事物,还可以表示一些其他方形的东西。

(读韦):囗部、大口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包围、环绕、圆圈等有关的事物。

(读赤):彳部、双人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道路、距离、脚的动作或人的行为有关的事物。

(读山):彡部、三撇儿,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图画、形象、装饰有关的事物,有时又表示胡须。

(读岁):夊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脚的动作有关的事物。和“止”部相通。

(读棉):宀部、宝盖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房屋或在屋里做事有关的事物。和“广”、“厂”部相通。

(读绰):辶部、走之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行走、路程或脚的动作有关的事物。

(彑,读计):彐部、雪字底、寻字头,作部首时通常只表示笔画。

(读彻):屮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草有关的事物。

(读妖):幺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丝线或微小有关的事物。

(攵,读扑):攴部、“攵”叫反文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敲、打、击等手的动作及干、做等行为动作有关的事物。和“殳”部相通 。

(读川):巛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河流有关的事物。

罒:罒部、四字头,其实是“网”字的变形,也叫网字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网或网的功能有关的事物,并经常引申为法网或触犯法网的罪人。

(ne):疒部、病字头,作部首时可表示和疾病有关的事物。

(读书):疋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脚或脚的动作有关的事物。

(读垒):耒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农具或农活有关的事物。

(读乎):虍部、虎字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虎有关的事物。

(读否):缶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瓦器、容器有关的事物。

(肀,读玉):聿部,作部首时可表示和笔或书写有关的事物。

(读亘):艮部,作部首时,通常不表意。

(读史):豕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猪有关的事物。

(读变):釆部,作部首时可表示和分辨、辨别有关的事物。

(读至):豸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野兽有关的事物。

(黽,读闵):黾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蛙、龟等两栖动物有关的事物。

(读追):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飞禽有关的事物。

佳(家):不作部首用。

(读飘或标):髟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毛发或与毛发有关的事物。






100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0个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看完这些,绝对让你心生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


  4.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


  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


  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不读lìu。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 tái,不错的读音为xū yí。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


  19.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


  20.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ī

 

  21.江苏栟茶的栟,读bēn;栟榈即为棕树,栟榈的栟读bīng。


  22.江苏浒墅关的浒,读音为,不读hǔ。


  23.上海莘庄的莘,读音为xīn,不读shēn。而山东莘县的莘,读为shēn,不读xīn。莘莘学子。


  24.福建长汀的汀,读tīnɡ,不读dīng。


  25.黑龙江穆棱的棱,多音字,应读líng,不读léng。


  26.吉林珲春的珲,应读hún


  27.吉林桦甸的桦,应读huà


  28.辽宁阜新的阜,应读,易误读为“bù”以及“fǔ”。


  29.辽宁桓仁的桓,不读héng,应读huán。如齐桓(huán)公。


  30.辽宁岫岩的岫,读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产岫玉。


  31.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彦应读yàn;淖应读nào,不读lào。汪曾祺小说《大淖纪事》。


  32.内蒙古磴口县的磴,读音为dèng


  33.天津蓟县的蓟,读音为,蓟为一种草本植物。


  34.河北蔚县的蔚,多音字,应读,不读wèi。新疆尉犁,也应读yù lí。


  35.河北井陉的陉,应读xíng,不读jing。


  36.河北蠡县的蠡,应读,不读lí。春秋时有范蠡;今陕西礼泉,古为醴泉,也读lǐ。


  37.河北藁城的藁,读gǎo


  38.河北涿州的涿,读为zhuō。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


  39.河北乐亭的乐,读lào。唐山当地的发音。李大钊的故乡。但山东乐陵音le。


  40.河北大城的大,读dài,不读dà。


  41.河北冉庄的冉,读rǎn


  42.河北邯郸的邯,读hán


  43.山西隰县的隰,读为。隰指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处所。


  44.山西洪洞的洞,读为tóng,不读dòng。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那句闻名的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45.山西临汾的汾、汾水、汾酒的汾,统读fén,不读fēn或者fěn。


  46.山西解池的解,读xiè


  47.山西忻州的忻,读xīn


  48.山东莒县的莒,读音为,不读lǔ。


  49.山东茌平的茌,读音为chí


  50.山东临沂的沂,读音为。江苏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也读yí。山东省南部有临沂,北部有临邑,容易混淆,山东人多称北临邑南临沂。


  51.山东临朐的朐,读音为


  52.山东郯城的郯,读音为tán


  53.山东无棣的棣,读音为


  54.山东兖州的兖,读音为yǎn,不读yǔn。


  55.山东淄博的淄,读音为。淄河,在山东境内。


  56.山东东阿的阿,读音为ē


  57.山东曲阜正确的读音qū fù。曲阜得名于地形。《尔雅 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今之曲阜城东,还残存有一条委曲长八九华里的大阜,即土山。


  58.山东单县的单与姓氏单同音shàn,不能念dān。


  59.山东鄄城的鄄,读音为juān,不读yān。


  60.山东芝罘的罘,读音为


  61.江西铅山的铅,读为yán,不读qiān。地名专用字音。


  62.江西婺源的婺,读音为


  63.江西弋阳的弋,读音为


  64.湖南耒阳的耒,读为lěi


  65.湖南郴州的郴,读为chēn


  66.湖南汨罗的汨,读


  67.湖南芷江的芷,读zhǐ


  68.湖北黄陂的陂,有三个读音:bēi、pí以及bō。黄陂的陂应读为:


  69.湖北郧县的郧,读为yún


  70.湖北秭归的秭,读为


  71.湖北监利的监,读为jiàn,不读jiān。


  72.湖北猇亭的猇,读为xiāo


  73.湖北蕲春的蕲,读为


  74.河南浚县的浚,多音字,应读xùn,不读jùn。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动词;在地名中念作xùn。


  75.河南柘城的柘,读为zhè


  76.河南武陟的陟,读为zhì,陟登高、晋升的意思。


  77.河南泌阳的泌,读为,不读mì。


  78.河南渑池的渑,读mián;当作古水名渑水时,读shéng


  79.河南荥阳的荥,读为xíng,不读yíng。而四川荥经的荥,读音为yíng,不读xíng。


  80.河南长垣的垣,读为yuán


  81.河南中牟的牟,读为,不读móu。


  82.广东东莞的莞,读音为guǎn


  83.广东番禺的番,读音有两个:fān以及pān。番禺应读为:pān yú


  84.湖南筻口的筻,应读gàng


  85.海南儋县的儋,读dān,不读zhān或shàn。


  86.四川郫县的郫,读音为


  87.四川珙县的珙,读音为gǒng


  88.四川犍为的犍,读音为qián,不读jiān;犍牛的犍读jiān。


  89.四川邛崃读音为qióng lái。


  90.四川筠连的筠,读音为jūn,不读yún。


  91.四川阆中的阆,读làng


  92.重庆涪陵的涪,读音为,涪陵榨菜让涪陵出了名。易误读为péi以及fù。


  93.重庆綦江的綦,读音为


  94.重庆北碚的碚,读音为bèi


  95.云南勐海的勐,读音为měng


  96.陕西栎阳的栎,读音为yuè,不读lè。


  97.陕西柞水的柞,读音为zhà


  98.陕西吴堡的堡,读


  99.新疆巴音郭楞的楞,应读léng,不读lèng。


  100.湖南枨冲的枨,应读chéng




    汉语生僻字


    图片

     
     
    (1)纛(音“道“)两种解释:一、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二、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2)恚(音“会”)   意思为怨恨、愤怒。
    (3)彖(音“团”、四声)《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
    (4)掾(音“院”)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5)旒(音“留”)两种解释:一、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二、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6)旱魃(音“拔”)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7)杨思勖(音“序”)唐玄宗时期宦官。
    (8)妫(音“归”)姓氏。
    (9)姒(音“四”)姓氏。
    (10)敕(音“赤”)帝王的
    诏书、命令。
    (11)薨(音“轰”)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2)虿(音“拆”四声)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
    (13)貔貅(音“皮休”)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14)彘(音“至”)猪的意思。
    (15)豸(音“至”)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
    (16)铉(音“眩”)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也用来比喻三公等重臣。(17)毓(音“玉”)生育、孕育。
    (18)彧(音“玉”)意思为: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文采,有教养,或用于人名,如荀彧。(19)昱(音“玉”)意思为:明天、照耀。
    (20)矟(音“硕”)长矛的意思,同“槊”。
      (21)斛(音“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22)笏(音“户”)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23)鹄,两种发音,其一音“胡”,意思是:期望,等待,恭候,如鹄立、鹄望。其二音“古”,意思是:箭靶的中心,例如中鹄。也有目标的意思。
    (24)毂(音“姑”)毂辘,同轱辘。音“古”。
    (25)瞽(音“古”)虽瞎但有眼珠。
    (26)匦(音“鬼”)箱子、小匣子。
    (27)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28)晷(音“鬼”)日影,比喻时光,如余晷,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
    (29)旰(音“干”)晚、天色晚。如宵衣旰食。
    (30)缗(音“民”)古代穿铜线用的绳子。古代计量单位:钱十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31)愆(音”千“)罪过的意思,例如绳愆纠谬。
    (32)黥(音”晴“)刺字,又如: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黥布(英布,汉高祖的大将、功臣。因犯罪被黥面);黥首(汉代刑法之一。其法在罪人额上刻字染墨);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黥徒(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33)郃(音“和”)张郃,字儁乂(音“义”)。
    (34)万俟卨(音“莫齐谢”)万俟,出自
    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有十大贵族,“万俟”为其中之一。(35)炅(音“鬼”、音“炯”)光、明亮、热的意思。
    (36)邽(音“归”)姓氏、地名。上邽,古县名。本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
    (37)骠骑(音“飘其”)古代将军的名号。
    (38)飨(音“想”)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祭祀;同“”。
    (39)伏惟尚飨,“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旧时写奠草的格式,在结尾部分。祭文中结尾经常用这个词,大概意思是伏在地上恭敬的请被祭者享用供品。【出处】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40)谒(音“夜”)拜见;说明,陈述,告发;请求;名帖;掌管晋见的近待。
    (41)黼(音“府’)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42)黻(音”伏“)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黻。
    (43)頫(音”府“)同“俯”,低头,面向下;用于人名,如:
    赵孟頫頫。
    (44)簠(音”府“)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45)阃(音“捆”)门槛,门限;特指城郭的门槛;统兵在外的将军,委以腹心、寄以专阃;内室,借指妇女。
    (46)堃(音“坤”)  同“
    ”(多用于人名)。
    (47)髡(音“坤”)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
    (48)囷(音“群”一声)古代一种圆形谷仓。
      (49)箧(音“且”)
    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
    (50)罴(音“皮”)熊。
    (51)鬯(音“唱”)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点,表示酒糟。本义:古代祭祀、宴饮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
    (52)鬻(音“玉“)卖、出售。
    (53)贲(音”奔“)通“
    ”。急走、逃亡。虎贲之士。
    (54)卮(音“之“)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
    (55)贽(音”志“)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56)赜(音”责“)深奥。
    (57)羑(音”有“)里,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汤阴县北。西伯(即文王)拘羑里而演
    周易。(58)匏(音”袍“)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59)厝(音”错“)安置:厝火积薪;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磨刀石。
    (60)詈(音“立”)责骂。
    (61)嫠(音“离”)寡妇(上古时期,寡可指寡妇和寡夫,而嫠只指寡妇)。
    (62)剺(音“离”)割、划开。
    (63)磔(音“哲”)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64)奭(音“是”)盛大的样子;红色;恼怒;消散的样子;姓。
      (65)淦(音“干”)水入船中。河工称起伏很大的激浪。
    (66)霁(音“季”)雨雪停止,天放晴;怒气消除。
    (67)赉(音“赖”)赐予,给予。
    (68)赍(音“鸡”)怀抱着,带着;把东西送给别人;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
    (69)垕(音“后”)古同“后”
    (70)堃(音“坤”)同“坤”。
    (71)玦(音“绝”)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戴于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俗称“扳指”。
    (72)铎(音“夺”)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73)郗(音“西”)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沁阳县;姓。
    (74)觐(音“晋”)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75)田穰苴(音“嚷居”)
    (76)芈(音“米”)姓。
    芈姓。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
    (77)镒(音“亦”)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78)剡(音“眼”)尖,锐利;削,刮。(音“善”)〔剡溪〕水名,在中国浙江省。
    (79)隰(音“习“)低湿的地方;新开垦的田。
    (80)钺(音”月“)是中国先秦时代武器,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
      (81)弇(音“眼”)覆盖,遮蔽;承袭;深;狭。
    (82)罅(音“下”)缝隙、裂缝。
    (83)傕(音“绝”)古人用名字,李傕。
    (84)郤(音“细”)姓。
    (85)缇(音“题”)橘红色。缇骑(音“其”):秦设中尉,汉武帝更名
    执金吾。以其为著橘红色衣装的骑兵,故称之。是帝王出巡时护卫的骑兵,后指逮捕犯人的骑兵(锦衣卫)。
    (86)谶(音“趁”)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87)垕(音“后”)古同“厚”,明神宗叫朱载垕。
    (88)仝(音“同”)古同“同”,姓氏。
    (89)髯(音“然”)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90)寔(音“时”)同“实”、放置、此。
    (91)斋醮(音“叫”),在道教官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   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92)醢(音“海”)用肉、鱼等做成的酱;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93)渊薮(音“渊馊”)渊:深水,鱼住的地方;薮:水边的草地,兽住的地方。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94)
    耒耜(音“磊四”)古代农具名。
    (95)兕(音“四”)〔~觥〕古代一种酒器;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
      (96)畏葸(音“为喜”)葸,畏惧。畏葸,畏惧,害怕。
    (97)褫(音“尺”)剥夺;脱去,解下。
    (98)乩(音“几”)占卜问疑,扶乩。
    (99)麈(音“主”)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麈尾(即“拂尘”)。
    (100)蠲(音“捐”)除去,免除:~除。~免。显示,昭明。




    27组极易混淆的词语
     

     

        付“定金”还是“订金”?该用“预定”还是“预订”?别小看一字之差,有时可能会出大笑话。27组极易混淆的词语,赶快给自己补课吧!
     

      

      

      

      

      

      

      

      

      


          “人情世故”还是“人情事故”?“世外桃源”还是“世外桃园”?“甘败下风”还是“甘拜下风”?“迫不及待”还是“迫不急待”?“趋之若鹜”还是“趋之若骛”……每天敲键盘,提笔忘字是常事。

           写错频率最高的100个别字↓↓赶紧来自测一下,你错了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人民日报最新公布100易错字,目测你错几个?

           你都写对了吗?


    400组“形近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容易写错的200个成语
     













    1,繁华地带入(如)厕难 

    2,甘败(拜)下风 

    3,路上的猪被车压(轧)死了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

    中国34个省市名字新设计,太惊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