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嘴上喊着做趋势,但手里却做着短线?

 自由自在雒惠军 2016-10-20

相信很多人交易时张口闭口都在'顺势而为、趋势交易',似乎顺势成为了一个主流,似乎人人都在做趋势,实际中,都是黄粱一梦。为什么我们嘴上喊着做趋势,但手里却做着短线?


经常有股民说:'从今天起先定个小目标,我要开始做趋势,坚持做趋势,趋势才是王道'但是过了没多久,你会发现,他仍继续做着短线。


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做趋势的时候,把单子放进去,入了仓,然后行情一路上涨,利润不断膨胀,账户数字越滚越大,做趋势是躺着赚钱,不劳神,一觉醒来,就是数钱,数到脚抽筋。你尝试到了做趋势的满满的甜头,在下一笔交易中,你当然愿意做趋势,你情不自禁地会做趋势。


当你享受到了做趋势的甜头,白白捡钱,做短线意味都思考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每天胆战心惊。那为何还要去选择短线?经过一对比,大家都知道做趋势的好处,大家自然就做趋势。


但实际上,大趋势行情是很少出现。一个品种中出现大的趋势行情大约只是占到总时间的10%,大约2/3时间是震荡行情,剩余1/3时间虽然是趋势行情,但大趋势行情很少。


大趋势走一段就没了,就掉头了,等你发现后,去做,还没赚多大利润,屁股还没坐热,利润就可能没了;还有一部分趋势行情,是走三步退两步,反复震荡前进,刚有了利润,结果行情正常逆向震荡,变为亏损,一波三折,让你总是胆战心惊,账户一会儿红,一会儿绿。


其实,来钱最快的大趋势行情是非常少出现,1年可能有1个月的这种行情,做趋势最舒服,而另外的11个月或接近11个月的时间内,做趋势就会比较难受,痛苦。


从趋势行情的走势轨迹来讲,行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走三步退两步再走三步的节奏是非常正常的,呈现波浪上升或震荡上升的态势;只有在行情的主升或主跌浪中,行情才可能表现得比较流畅,但是快速流畅的时间很短,所以非常少出现,只是占到10%左右。


于是,当你准备做趋势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就会遇到震荡或小趋势,或者震荡式、反复式的趋势行情;你会遇到多次止损,或连续多次利润回吐。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内心极容易动摇,因为面临着利润从手中白白溜走、本可以落袋为安的那些钱,却成了黄粱一梦。


做趋势止损一般会比短线大,你遇到几次止损,亏损不小,本想在趋势中能补回这些损失,但可惜的是,遇到的趋势行情,大概率上,就是小趋势或者震荡式的趋势,等到出现离场信号,利润基本会回吐差不多了,或者剩余利润可怜,相比回吐的利润不足挂齿。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有了利润后,不止盈,非得等到利润吐完才撤,或者说有了利润不撤,非得等到行情回撤,打到止损后,才撤,也就是有了盈利不止盈,有了亏损却要撤的奇怪现象,结果赚的可怜的利润,远不足弥补止损。这种情况,连续出现几次,你就会骂自己SB,骂自己愚蠢,于是就会怀疑做趋势不适合自己,还是有了利润就撤吧,就无意中步入了短线的行业!


当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做趋势的时候,结果连续多次盈利回吐,心里自然会暗想'如果做短线就都盈利了,加起来也有不少利润',于是会对趋势是否真能赚钱,持有怀疑,因为连续多次利润回吐,自己肯定会怀疑趋势是否适合自己,在怀疑中,自己刚刚下决心做趋势的心态就开始矛盾,逐步被否决,于是又都抛弃了趋势。


但是,当他们抛弃了趋势,选择做短线的时候,频繁进出,也没赚到几个钱,还会亏钱,而且也很辛苦、劳累,持续了较长时间,而此时,一段时间内某个大行情发生,大行情一路前进。


此时,他们眼馋,又开始后悔,就又会想'如果此时做趋势,进去后,不动,就能赚多少多少的钱了',做短线又老亏钱,于是他们又觉得,还是做趋势好,再做趋势吧。


于是当他们再次下定决心做趋势的时候,此时他们所看到的大行情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即使没结束,他们也不敢进,他们就去做别的品种,想在别的品种上去实践做趋势的诺言,于是又开始止损、利润回吐等现象,又开始对趋势产生怀疑步入了下一个循环。


因为受不了连续多次的利润回吐或止损的趋势尴尬。因此,做趋势并非容易的事情,并非你想做趋势就能做趋势,实则很难,要比做短线难的多,因为你要忍受连续多次利润回吐或连续多次止损的煎熬和伤痛,要克服层层的心理压力,所以如果想做趋势,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你想做好趋势,就需要尝到做趋势的甜头,其实来两三次的甜头,你就会坚信趋势,但是,想尝到做趋势的甜头,就需要扎实的趋势基本功,例如如何判断趋势出来,如何判断是否大行情,如何进仓等等,另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运气好,恰好赶上了大行情,才能尝到甜头。所以做趋势,并非易事。


来源:京城操盘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