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清凉油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物件。抹在蚊虫叮咬处可以止痛止痒,抹在头上可以提神醒脑,抹在不可描述的地方还可以体验空穴来风。总之,这种固态小药膏的功能,跟前一段时间大火的“风油精”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神物,怎可能只有中国人喜欢?千里之外的埃及人民就跟我们一样爱的深沉。以至于,中国游客去埃及旅游的时候,不带几十盒清凉油都不好意思过去...... 清凉油在埃及,说是神器并不过分:你不仅可以作为感谢的小礼品馈赠给埃及人民,还可以作为零钱打发要饭的,甚至可以在餐厅当小费满足服务人员。 埃及人对游客甚至会有选择性:遇到其他国家的人就要小费,而碰到中国人就要清凉油...... 在埃及,人们也会主动用大拇摩擦过额头来问你索要清凉油。反正,清凉油这东西在埃及,比国内的钢蹦都好用。 25岁的中国游客老叶就对记者说道:
而且老叶在旅途结束的时候,在赫尔格达国际机场的安检口还有海关人员主动索要清凉油。在被告知带来的清凉油都被分完了之后,还很不甘心的把叶先生的包检查了一遍才放走了叶先生...... 那么问题来了,一瓶某宝上只卖几毛钱一盒的药膏,是如何拉进两种古老文明之间关系的呢?就此问题,埃及人表示: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跟你们一样懵逼...... 34岁的尤尼斯·穆罕默德是红海海岸的一名清洁工。他说:
而另一位会汉语的埃及导游则表示:
既然埃及人民都懵逼,中国专家便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的埃及古物学家李晓东认为中国游客最初带清凉油是为了己用,后来发现埃及人喜欢这种东西。
而《罗辑思维》的罗胖子的解释则更为不可描述一点:
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除此之外,关于埃及人民对清凉油的热忱,网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经济还没腾飞,所以外交部出访是能省就省。但出国访问不带点中国特色的小礼品脸上也不好看,挑来挑去,清凉油就成了中国外交使团的必备之物。 虽然现在大家富裕了,但这个习惯却一直在埃及保留了下来...... 其实,关于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可不止埃及兄弟,西方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对这个中华智慧结晶窥视已久。 比如在美国某购物网站,我们就看到了销量不错的清凉油和风油精,而且其售价还是中国的几十倍——8到10美元不等...... 朋友们出门在外如果想拿这个当礼品的,奉劝你们老老实实的选择固态的清凉油。便于携带,造型惹人怜爱只是一方面,拿液态的清凉油过不了安检你就很尴尬了...... 文章来源: wsj 译:游侠儿 |
|